重慶:智能化改造,減少人員扎堆,助力九龍坡區企業安全生產

“在確保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我們已於2月10日開工,生產線和數字化車間運行正常。”2月17日,中鋁薩帕特種鋁材重慶有限公司行政人員趙功名一直沒有休息,此時他正在制定智能生產線排班計劃。

趙功名說,雖然企業生產受到疫情影響,但隨著產業鏈上游企業逐漸開工,目前情況正在好轉,“還好現在實施智能化生產,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在可控範圍。換作以前,生產線上人員扎堆,風險更大。”

同樣運用智能化生產的企業,還有位於重慶九龍坡區九龍園區的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公司通過智能化機器人進行產品的搬運疊放工作,省去了一半的人力,每天生產量可達到近400噸。

近年來,九龍坡區大力推動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隨之而變的是生產線人數減少、自動化生產和產出效率高等優勢。

智能製造重點領域,成生產重要力量

位於九龍坡區西彭園區的中鋁薩帕重慶公司,主要為軌道交通市場提供鋁製產品,為西部地區地鐵列車、汽車輕量化等項目進行配套。

該公司採取國外引進和國內製造相結合的方式,建成了全球領先的12000噸鋁合金擠壓生產線、世界最大的實現雙面焊接的超長摩擦攪拌焊生產線,其高端鋁合金材料薄壁擠壓及智能製造項目——40MN擠壓生產線已投入使用。

重慶:智能化改造,減少人員扎堆,助力九龍坡區企業安全生產

中鋁薩帕工作人員操作數字化生產線。


筆者在車間內看到,工人無需像以前那樣在生產運轉的機器設備之間穿梭,只需操作生產管理軟件系統,即可完成生產任務命令下達。“以前沒有這套智能系統,每臺設備需1人值守。實行自動化生產後,整個車間只需5名工人在線操作,就能完成以前近100人的工作量。”中鋁薩帕相關負責人說,春節以來,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堅持生產,目前基本能滿足訂單需求。

據區經信委規劃投資科科長徐輝介紹,我區引導企業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建設起一批具備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能力的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重慶:智能化改造,減少人員扎堆,助力九龍坡區企業安全生產

中鋁薩帕數字化生產線。


“這些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產業,也成為我區首輪開工生產中的重要力量。”徐輝說,目前,我區已培育戴卡捷力節能汽車鋁合金輪轂生產智能工廠等市級智能工廠3家,其中隆鑫通用是首批市級智能工廠。培育中鋁薩帕寬幅薄壁鋁擠壓及深加工數字化車間等市級數字化車間16個,鐵馬工業、格力電器等12家企業獲評兩化融合國家和市級貫標試點企業,數量全市領先。

智能化助力傳統產業,降低疫情影響

重慶:智能化改造,減少人員扎堆,助力九龍坡區企業安全生產

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機械手裝運飼料。


抓取、提升、疊放整齊……短短3、4秒鐘,智能機器人就完成了一袋40公斤飼料的搬運疊放工作。日前,筆者在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一個智能機器人正在車間勞動強度最大的崗位上,左右開弓地幹著自動疊放飼料的活。

“機器人一抓一包,比人工堆碼省時近一半,也更加標準,至少可以代替8個人疊放近400噸飼料的工作量。”該公司負責人胡運才說,引進工業智能機器人替代人工碼垛,不僅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更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據悉,受疫情影響,全市各區都陸續出現了飼料缺貨現象,該公司作為保供企業,從1月31日開工。由於智能化設備,投入生產的員工僅需要20餘人,這為疫情防控下恢復生產提供了相對比較好的條件。

同時,每名員工進入車間前必須進行體溫檢測,篩查人員接觸史,做全面消毒,洗手戴口罩,並建立登記臺賬等防護措施,只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儘量滿足市場需求。”

筆者在生產車間看到一個其貌不揚的小盒子,據瞭解,這是一臺近紅外分析儀,丹麥進口的,售價50多萬元。作用是對原料、飼料成品中的水分、蛋白質、纖維、脂肪等200多項指標量化分析,只需要短短1分鐘。

而同樣的工作量,需要2名化驗員用一整天時間去完成。胡運才表示,公司多年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沒想到在特殊時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司年生產能力達15萬噸,月銷量突破1.4萬噸,去年實現銷售5億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