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印度擁有14億人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對全球能源市場的未來至關重要。印度政府近年來在增加公民用電和清潔烹飪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它還成功實施了一系列能源市場改革,並進行了大量的可再生電力部署,特別是在太陽能領域。

展望未來,政府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願景,為所有公民提供安全、負擔得起和可持續的能源。這次深入審查的目的是協助政府實現其能源政策目標,在每個領域提出一系列建議,重點是能源系統轉型、能源安全和能源承受能力。審查還強調了印度能源部門快速發展的一些重要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有助於為世界其他國家的計劃提供信息。

印度對全球能源市場的未來至關重要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2000年至2018年期間,印度約有7億人獲得了電力供應,反映出政策的有力和有效執行。國際能源機構高度讚揚印度政府取得的這一傑出成果,並支持印度政府努力將重點轉移到偏遠地區,確保電力供應的全天候可靠性。

印度政府還在減少烹飪中使用傳統生物量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是造成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特別影響到婦女和兒童。政府鼓勵使用液化石油氣進行清潔烹飪。印度繼續推廣更清潔的烹飪和離網電氣化解決方案,包括轉向使用太陽能光伏(PV)烹飪和充電電池。

印度正在向負擔得起、安全和清潔的能源邁進

國際能源機構讚揚印度通過雄心勃勃的能源部門改革,不斷追求市場開放,更多地採用市場化解決方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案。獲得負擔得起的能源的機會增加,提高了各階層人口的生活水平。

印度現在已經具備了吸引更多投資以滿足其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所需的體制框架。國際能源機構歡迎政府決定允許私營部門投資於煤礦開採,並開放該國的石油和天然氣零售市場。

印度還面臨著確保其電力部門財務健康的挑戰,該部門正在處理過剩的產能、較低的煤炭和天然氣工廠利用率以及不斷增加的可變可再生能源份額。政府正在努力提高電力部門的財政活力。面對煤炭和天然氣發電部分"壓力資產"的挑戰,政府一直在實施一攬子措施,以提高發電用煤和天然氣供應的經濟效率和資金的可獲得性。建立一個有競爭力的批發電力市場對於提高印度發電能力的利用率至關重要。

重大能源改革提高了效率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通過建立一個單一的國家電力系統,並在熱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印度的電力安全明顯改善。印度的電力系統目前正在經歷一個重大轉變,以更高的可變可再生能源份額,這是使系統集成和靈活性的優先事項。印度政府支持全國範圍內更多的互聯互通,現在要求現有的煤炭船隊更靈活地運作。它也在推廣價格合理的電池存儲。

國際經驗表明,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系統的成功集成需要靈活多樣的靈活性投資組合。這種靈活性不僅來自於煤炭席,還可以來自天然氣容量、可變可再生能源本身、能源儲存、需求側響應和電網。印度還沒有充分利用其中的許多解決方案。為了充分激活多樣化的靈活性選項,政府必須實施適當的價格信號並建立健全的監管框架,從而進行電力市場改革。

自本世紀初以來,印度的煤炭供應迅速增加,煤炭仍然是國內最大的能源供應和發電來源。在更嚴格的空氣汙染法規中,更高效、靈活和相對較低排放量的新煤電廠將更好地定位其經濟可行性。相比之下,那些需要昂貴的改造才能符合環保標準的老舊低效工廠處境艱難。政府正在識別那些能夠而且需要在系統中更靈活地運行的工廠。它還正在審查市場設計的變化,以提高它們所能提供的系統服務的報酬。高效的煤炭部門不僅對發電,而且對鋼鐵、水泥和化肥等領域的工業發展都至關重要。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費國、第四大煉油國和成品油淨出口國。預計本世紀20年代中期,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使印度成為煉油投資極具吸引力的市場。為了保持印度作為煉油中心的地位,印度政府正在推行一個非常雄心勃勃的長期路線圖,以根據該國預計到2040年的需求增長,擴大其煉油能力。由於探明石油儲量與國內需求相比有限,印度的進口依存度(2018年將超過80%)在未來幾十年將顯著增加。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為了改善石油安全,印度政府優先減少石油進口,增加國內上游活動,使供應來源多樣化,並增加印度在中東和非洲海外油田的投資。值得稱讚的是,印度正在通過重大的上游改革、油氣勘探和許可證政策(HELP)促進國內生產,並正在逐步建立專門的應急石油儲備。印度的戰略石油儲備補充了煉油廠的商業儲備。印度目前4000萬桶的戰略儲備能力僅能滿足目前10天以上的淨進口。然而,考慮到石油消費的預期增長,同樣的數量可能只涵蓋2040年4天的淨進口。因此,重要的是,政府應推行其戰略庫存政策的第二階段,即增加5000萬桶,併為隨後的階段做好準備。國際能源機構歡迎印度政府努力加強與潛在投資者的討論,並支持印度與在股票持有和應對能力方面具有豐富和全面經驗的國家進行合作。

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從目前的6%提高到15%。國際能源機構歡迎這一雄心壯志,這將使印度能夠改善其能源系統的環境可持續性和靈活性。增加國內天然氣產量一直是政府的一個重要優先事項,因為過去幾年,天然氣產量出乎意料地低於預測水平。印度有五個液化天然氣操作終端。在建項目可能在未來7年內增加11個碼頭。

天然氣在印度住宅和交通部門的作用有所增加,但在發電領域的作用有所下降,因為印度進口的天然氣仍然受到廉價可再生能源和煤炭的擠壓。政府致力於進一步開放該國的天然氣市場。加強對上游、中游和下游活動的監管應該是市場改革的一部分,因為這可能會提高效率,並推動對天然氣的需求和對天然氣運輸基礎設施的投資。一個流動性和運轉良好的國內天然氣市場將是印度天然氣供應安全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柱。

印度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關於提供能源的目標7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過去十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能源和排放強度都下降了20%以上。這代表了值得讚揚的進步,即使總的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繼續上升。印度今天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6噸,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4.4噸,而其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所佔的份額約為6.4%。

印度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論壇上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該國根據《巴黎協定》作出的由國家決定的貢獻提出了降低其經濟排放強度和提高非化石燃料在其發電能力中所佔份額的目標,同時也通過增加森林和樹木覆蓋率創造了額外的碳匯。儘管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排放強度已按照目標水平下降,但在實現低碳電力供應方面的進展仍然具有挑戰性。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據國際能源機構分析,印度已採取重大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在2000-18年期間,印度避免了額外的15%的年度能源需求和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方案以工業和商業為目標,依靠大規模公共採購LED等高效產品和使用可交易的能效證書。政府的LED項目從根本上壓低了全球市場的產品價格,並幫助創造了本地製造業就業機會,以滿足節能照明的需求。

根據目前的政策,到2040年,印度的能源需求可能翻一番,由於家電擁有量和冷卻需求的增加,電力需求可能翻兩番。如果能源效率得不到顯著提高,印度將需要增加大量的發電能力,以滿足到2050年印度預計擁有的10億臺空調機組的需求。通過提高能效目標,到2040年,印度每年可以節省約1900億美元的能源進口,避免每年875兆瓦時的發電量,幾乎是印度目前年發電量的一半。

國際能源機構最近的分析顯示,2018年,印度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投資超過了所有化石燃料發電來源的總和。大規模拍賣以迅速下降的價格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迅速發展。到2019年12月,印度共部署了84千兆瓦的併網可再生電力容量。相比之下,印度2019年的總髮電量達到366千兆瓦。印度正在朝著到2022年實現175千兆瓦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取得進展。

2019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Shri Narendra Modi)宣佈,印度的電力結構最終將包括450千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產能。對這些目標的進展將需要重點解鎖有效系統集成所需的靈活性。這有可能通過改進可再生能源拍賣的設計來實現,有明確的軌跡和標準來反映質量、位置和系統價值,以及促進印度電網擴張和需求側響應的措施。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印度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在解決與能源有關的環境汙染問題,包括空氣、水、土地和廢物問題。減少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是一個關鍵的優先事項。多年來,政府逐步加強了防治空氣汙染的規則,並通過了國家清潔空氣方案,重點是監測和執行。到目前為止,實際進展有限,火電廠嚴格空氣汙染標準的執行期限從2017年推遲到2021/22年。不過,國家行動綱領的實施有望有助於改善這一問題。

印度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並面臨日益嚴重的水壓力、風暴、洪水和其他極端天氣事件。能源系統對這些極端氣候條件的適應和恢復能力應是一個高度優先的政治問題。此外,能源部門是用水大戶。隨著印度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政府應確保能源規劃考慮到水-能源關係以及未來的空間冷卻需求。

能源研究、開發和部署(RD&D)可以成為印度能源政策目標的有力推動者,同時也有助於更廣泛的國家優先事項,如"印度製造"製造業倡議。通過這一舉措,印度政府正努力吸引全球企業在印度生產太陽能光伏、鋰電池、太陽能充電基礎設施和其他先進技術。政府正加強在包括製冷、電動汽車、智能電網和先進生物燃料在內的廣泛能源技術領域的創新努力。

印度針對創新的政策支持在推動能源技術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其氣候政策議程的一部分,政府在許多政策領域,包括太陽能、水和能源領域採取了基於任務的做法。印度在任務創新和其他多邊合作方面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包括國際能源機構的技術合作方案。近年來,清潔能源研發資金明顯增加,特別是印度在"使命創新"項目下,努力在5年內將支出翻一番。然而,在政府及其公共部門的公司中,融資努力的範圍很小,也很廣。

印度推行“印度製造”,2025年,印度石油消費增長率將超過中國?


印度可以從將研發優先事項與更廣泛的能源政策目標相結合中獲益。通過一項總體能源研發戰略,將為協調參與指導、執行和資助能源研發的各部委的廣泛活動提供一個框架,還將支持私營和公共行業行為者的參與。這種努力將得益於對能源研發數據的持續收集和監測。

能源技術和創新使"印度製造"成為可能

在總理領導下,NITI Aayog在國家能源政策方面發揮部際協調作用。一些不同的部委負責能源部門的不同組成部分。隨著能源政策越來越相互交織,加強協調併為政府的長期能源議程制定一個框架越來越可取。這對於為能源部門的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可見度尤為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