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書法題匾的水平如何?

張紫煒zz


沈鵬先生的書法題匾在當今屬於頂尖水平。當然與古代前人大書法家相比有差距,但在書法逐漸衰落的今天已屬不易。

沈先生書法以草書見長,題匾作品亦多以行楷為主,並滲以草意,既以草書寫楷書。此舉于右任算是大家,於先生以魏碑入草,又以草意寫楷。沈鵬先生應當取法於公甚多。沈與於相比,骨力稍弱,但靈動過之;章法上是一個模子出來,一脈相承:險絕中求平正。

對比如下圖:


沈鵬題匾

沈鵬先生的書法我大都是在網上看到,實物看的不多。十一屆國展時看過一件,作為嘉賓作品展出,那幅作品筆力很纖弱,或許是應酬之作吧。但這一點也被網友詬病很多。沈鵬先生書法點畫極力追求變化,絕不平直。“變起伏於峰杪,殊衄挫於毫芒“,應當說沈鵬先生做到這一點,但有些作品還是給人纖弱的感覺,是什麼原因呢?大傢伙都來說一說。

這種筆力特徵挺複雜的感覺,像是兩個極端。

除了這個之外,行筆遲澀也是沈鵬特點之一。沒見過沈先生寫字,不知道是不是寫的特別慢,顫顫巍巍的那種。有知道的不妨說一下。

總的來說,沈鵬先生的書法題匾,有藝術性,水平高。


書法顏二


我認為,沈鵬先生書法題匾水平一般般。儘管他曾當過書協主席。

上圖為沈鵬先生書法題匾作品。

書法創作,大字看氣勢,小字看精道。沈鵬先生的草書作品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沈鵬先生書法題匾的水平卻不咋地。一個人名氣大了,找他題字的人就多了,人家要的一個人的名氣,並不是要一個人的字。

上圖為沈鵬先生為一書屋題的匾額。“書”的重心在哪?立不住,站不穩啊!說實話,這個“書”字就是一個敗筆之字。為了證明沈鵬寫的這個“書”字是敗筆之字,我專門查閱了《書法大字典》,找出了九個“書”字草書的寫法,請各位朋友看下圖:


上圖為古代書法大家們寫的草書“書”字,古代書法家寫的“書”字,都是符合草法的,而沈鵬先生寫的“書”字,在法帖上根本就找不到。這說明什麼呢?


上圖為沈鵬先生的書法作品。

我的觀點是,書法題匾應以隸書、楷書和行書為宜,書法草書題匾的效果不好,顯示不出來大氣勢。多年來,沈鵬先生的草書題匾的確不少,但理想的不多。




上圖為沈鵬先生書法題字。這幾個字章法處理就有問題,主要是重心不穩啊!正文總共四個字,其中“中”字的主筆處理就欠妥,主筆立不起來,還叫“中”嗎?


上圖為沈鵬先生書法題匾作品。線條軟綿綿的,無力度,無精打采似的,有的字草法還不精準,實屬一般般咯!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評一下這個字好嗎?作者張百成








萍蹤不定隨風飄


沈鵬說:“書法之美,不在於漂亮”,因為壓根寫不出漂亮。普通百姓,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只讚賞端莊厚重瀟灑飄逸書法。請朋友們欣賞中國道教學會原會長趙樸初的書法,與“醜書鼻祖”沈鵬先生東倒西歪的字對比。











侯老武


性情中人,講究平和心態,隨意自然,隨心所欲,不拘一格,不為世俗所動,我手寫吾口。有聯雲,我書臆造夲無法,此老心中常有詩,亦然!

沈鵬先生是當今書壇領袖,他的書法初源於王義之、米芾諸家筆法,繼得懷素、王鐸、傅山等歷代草書大家之靈變多姿、揮灑自如的精髓,並致力於漢魏碑銘及唐宋百家名跡的研習,筆耕不綴,孜孜以求終成"沈鵬體貌",在當代當壇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作為書法家,沈鵬先生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風貌與個人風格。他的行草書和隸書"剛柔相濟,搖曳多姿",以氣勢恢宏、點劃精到、格調高逸、韻味深長而富有現代感,成為當今書壇最具代表性的書風典型,在中國近現代書法史上佔有突出地位。






平定山人


沈鵬先生題匾的水平在當代是非常高的水準了……先生字法上深得古法,筆法上更有古意!看了一些評論者對沈先生書法的評論,真讓人啼笑皆非!在這些人眼裡,俗不可耐即為好……整齊排列即為好……規範有序即為好……把寫字等同於書法,不是抬舉了書法,而是侮辱了書法!

先生的書法不僅是古意盎然,更重要的是創造性地在楷行裡融入了篆隸意味!寫出來的匾額,字字有雅韻,幅幅見格調……悲哀的是,一幫又一幫書法門外人硬是充當門內人在那指指點點!你不評還好,一評就完了,一句話就暴露了你的無知!

千萬不要用你的業餘去點評人家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業鑽研業務……你的恥笑背後是無知,有識者的微微一笑其實已經穿透了你的全部內涵!





陳天哲


沈鵬的書法還是很不錯的,有自己的風格,但是題匾這個問題,不能只看一個人的名氣,還要看這個人的書法風格適不適合來題匾,或者這個人的書風適合什麼場合題匾。

沈鵬是幾屆書協主席,他的書法自然是有水平的,不過年輕的時候真看不出來他的書法好在哪裡,是我最不喜歡的現代書家之一。而近兩年隨著自己在書法方面下的功夫多了一些,看了書法史和歷代名家的各種書跡之後,對書法的認識也不太一樣了。這個時候回頭再看沈鵬的書法,跟之前的看法已經不一樣了。

沈鵬的書法以草書為主,看了一些他的日常手札,感覺顏真卿的行草書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他又將隸書和篆書的融合到自己的草書中去,追求一種古拙、率意、自然的風格。當然這種風格很多人不喜歡,甚至說是醜書,這確實有點過。但也正常,因為這個世上沒有完美的東西,書法風格更是如此,有人喜歡這種,有人喜歡那種,你不能以自己的喜好來做標準,去衡量其他人的書風,這個需要客觀看待的。

沈鵬因為自己的書法和身份、背景,很多地方和人找他題字、題匾,因此他的題匾可以說是遍及大江南北。看了一些他的匾額書法,有些不錯,但有些有點尷尬。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下面就事論事地說。

上面這個“東吳文化公園”是沈鵬先生的題字,我就覺得挺好的,用筆、結體既古雅又有一種拙趣,書法風格與這個地方的實際功能相得益彰、輝映成趣。

上面這幅“大明山”的題字,融入了隸篆,線條也比較渾厚、有力,三個字端莊之餘還有點自然、率意,這也是書法與地方的實際功能結合的非常完美。

上面這些題匾都還不錯,學校的、學院的等等,沈鵬的書法風格與這些地方搭配也沒太大的問題,而這些地方也藉助了沈鵬的名人效應,為自己臉上增光不少。

但是上面這幾個就值得商榷了,因為場合的問題。黃河樓和佛家的寶殿,這些地方找沈鵬題字的人就有問題,可以說根本不懂文化,純粹是衝著沈鵬先生的名人效應去的,根本沒有考慮過你這個地方的場合、功能和沈鵬的書法風格搭不搭配的問題。

這個不是沈鵬的問題,我也看過有些採訪沈鵬先生的文章,沈老說有的時候人家找你題字,你不給題吧,人家就說你架子大。

這些地方,特別是佛家大殿,是一個莊嚴、肅穆的地方,這些地方的題匾適合一些風格以雄強為主的書法題字。沈鵬先生的書法追求的拙趣、率意、天然,把他的字掛在大殿之上,似乎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跟這個地方的氣場不符,說句俗話就是有點鎮不住的感覺。

上圖是八十五歲高齡的沙孟海老先生為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題的字,再去和沈鵬的比一比,大家就應該能看出來了。沙老的字用筆渾強有力,真力彌滿,吐氣如虹,這樣的字才能和這個地方的氣場相搭配。

因此,匾額的題字不能只看書家的名氣,還要講究書法的風格的搭配,不知道各位書友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您認為沈鵬先生的題匾書法如何呢?

翰墨今香於嘉興。


翰墨今香


沈鵬,中國書協原主席,當代知名書法家,書法取法懷素,兼併二王,並將行草與漢隸熔於一爐,推陳出新,卻非大眾所能廣泛接受,譭譽參半,對於他的書法題匾水同樣有不同看法。

沈鵬先生,具有書法家、詩人、學者多重身份,書法創作成果豐碩,書法作品幾萬元一平方尺。不僅出作品集,他的書法作品還有另一種傳播方式就是題寫匾額,刻於名山大川、亭臺樓閣。

據說現已遍及亞、歐、美各大洲,刻於名勝古蹟者有杭州、蘇州、鎮江、上海、南京、濟南、鄭州、峨眉山、三峽、千山、嶗山、賀蘭山、海南、北京等地。

對於喜愛沈鵬書法的人來說,認為其作品具有深厚的傳統根底支撐,可謂出神入化,登峰造極,一手狂草無人可及,在當今書壇,是名副其實的草書大家,認為他的書法造詣可以俯視明清,直達宋四家!不過我也看過一些議論,認為當代醜書,始亂於沈鵬。

我個人看法,將沈鵬列為當代書法大家尚可,說他能俯視明清,是有點言過其實了,相比王鐸、傅山等前輩大儒,只能算小字輩!

對於藝術的欣賞,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眼光不同,立場不同,審美情趣不同,會有不同的評判結果,再自然不過了。

沈鵬書法題匾水平如何,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稱。歡迎讀者朋友們把你的真實想法寫在留言區。


麓風軒


也學寫字



閒雲陳挺


1、匾額並不是一般的書法創作,它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結合,不是書法寫得好,就能夠把匾額題寫得漂亮的,因為匾額一般會被掛在廳房之上,是非常正式的場合,端莊雅緻、有正大氣象的字更適合。

這就比如很多碑刻的正文無論是隸書,還是行草書,書法家都喜歡用篆書寫碑額一個道理,篆書具有正大氣象,同時端正典雅,適合寫在頭部位置。

2、題寫匾額一般是為了彰顯主人的志向,或者是表明建築的目的和用途,所以匾額最好是讓人能夠看懂,好識別,所以我們看故宮裡的匾額都是用的楷書或者行楷書,如養心殿、坤寧宮等等,很少見到用草書題寫匾額的。

3、沈鵬是當代著名書法家,他也題寫了很多匾額,雖然有一些不是用的草書,但也有草書筆法,所以很多網友並不喜歡,其書法在書法界頗受好評,在網上卻批評聲不斷。

當代書法家中,我最喜歡的書法家于右任也擅長題寫匾額,更喜歡他的風格,其魏碑書法大氣磅礴,同時又不失靈動,自然生動,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