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營養祕籍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很多民眾自覺宅在家中利用網絡工作、學習,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肥胖怎麼辦?老人孕婦等特殊人群飲食要注意些什麼?如何合理膳食來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此,在官方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基礎上,中國營養學會組織專家通過網絡接受媒體採訪,科普解讀針對疫情的飲食策略,為公眾宅家戰疫提供科學、合理的膳食秘籍。
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
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竇攀指出,主食、蔬果、瘦肉、雞蛋、牛奶等都要攝入均衡,這是維持日常營養和免疫的基礎。戰“疫”時期,尤其要注意增加優質蛋白以及新鮮蔬果的攝入,優質蛋白食物來源主要包含牛奶、雞蛋、瘦肉、魚蝦、豆腐等;蔬果應儘量新鮮,顏色越深越好,蔬菜、水果每天分別要達到500克、300克以上。
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劉曉軍主任醫師說,疫情非常時期,平衡膳食保健康,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每天應進食谷薯類、蔬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建議平均每人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不挑食偏食。
他還提醒注意: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足量飲水,少飲酒;清淡飲食,合理烹調;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規律作息,合理安排三餐,做到“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

竇攀強調,“宅”在家裡並不意味著可以毫無節制的飲食,反而一定要防止體重增加,她建議每天保證至少1小時的運動,但儘量避免去空氣流通不暢的健身房以及人流密集的大型場所。
老年人合理補充營養
疫情特殊時期,年老體弱、孕期婦女、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膳食更需要特別關注。劉曉軍認為,首先要按照平衡膳食原則保證飯菜質量,保證富含蛋白質食物攝入,適當增加進餐次數。其次,也可到醫院營養科諮詢營養師,獲得專業化、個體化的飲食指導,以滿足他們的營養需要,保持良好的機體免疫力。
竇攀表示,老年人要通過合理的營養補充,來適當提高營養儲備,尤其是增加肌肉含量,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她特別提醒,公眾可通過適合各自家庭和經濟能力的方式,給老人盡一份孝心,但不能盲目、瘋狂地購買保健品,為老人選購營養補充劑,也要在醫生和註冊營養師指導下使用。
劉曉軍說,疫情期間孕婦膳食重點要做好“吃動平衡,保持體重適宜增加”“保證重點食物的攝入”“規律作息,避免焦慮”,孕吐嚴重者,可少食多餐,保證攝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相對封閉的居家生活中,孕婦要保持愉悅心情,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去醫院產檢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他還指出,免疫力相對低下的上億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合理飲食,吃動平衡,控制血糖”“規律進餐和作息”“注重自我管理,定期監測血糖”,合理飲食方面包括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適當增加魚、禽,蛋類和瘦肉的攝入量;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選擇;清淡飲食,足量飲水,不飲酒;適量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闢謠“吸菸喝酒提高抵抗力”
針對疫情期間出現“吸菸、喝酒可以提高抵抗力”等說法,竇攀指出,這些謠言如果被沒有辨別能力的人相信了,那會比病毒還可怕。
她闢謠說,“吸菸可以提高抵抗力”這種說法,不僅錯誤而且荒唐。煙霧中的尼古丁可造成全身血管痙攣,導致心血管意外發生,也會因為全身氧供下降,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吸菸不僅不會提高免疫力,反而會傷害身體的免疫力。
酒精消毒上,是指75%的醫用酒精在體外使用(沖洗、擦拭)可直接抑制病毒繁殖,但是,這並不代表喝酒可以抗病毒。
至於“維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對人類來說,除非有明確的維生素C缺乏,否則長期大劑量補充維生素C,容易造成維生素C過量和尿酸代謝異常。

“吃大蒜可以抗病毒”方面,大蒜素在動物實驗當中的確有抑制病毒繁殖作用,但要讓人類達到動物身上的大蒜素濃度,需要一天中食用非常多的大蒜,這很難實現,而且對胃腸道功能減弱的老年人,容易引起腹部不適。
劉曉軍還對有些市民為宅家應對疫情而大量囤菜的做法提出建議:特殊時期食品安全也不能放鬆,採購各種食物、食材時,一定要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接近保質期的食物要謹慎採購,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一定不要再食用;對於一些容易腐爛變質的綠葉蔬菜、水果等,不宜大量採購,以2到3天用量為宜,要注意低溫或冰箱保存;水分含量高的食材,要做好冷藏或冷凍保存。

防疫營養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