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疫情防控“全家總動員”——老張和3個小張的抗疫故事

今年68歲的張政治,是沙河市橋東辦事處葛村村民,也是沙河市青田物業一名工作人員。疫情發生以來,老張首當其衝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線,馬不停蹄逐樓逐戶開展排查登記、疫情防控知識宣傳、設立檢查點、辦理出入卡、測溫登記、消毒等工作,年過六旬的他樣樣不輸給年輕人。而讓他最為驕傲的是,他的三個孩子都是共產黨員,此時此刻都奔赴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沙河:疫情防控“全家總動員”——老張和3個小張的抗疫故事

圖為老張在為進出車輛消毒。

  大兒子張傑,一名退伍軍人,2005年部隊復員後成為沙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一名職工。參加工作以來,他時刻不忘軍人本色,發揚自己吃苦奉獻的精神,苦活累活搶著幹,每一年的春節他都自告奮勇要求把年三十、年初一安排給自己值班,今年也不例外。唯一例外是,今年他的班一直從年初一值到了今天。疫情就是命令,按照工作安排他第一時間趕赴沙河市火車站進行值守,開展登記測溫等工作。疫情形勢嚴峻,武漢返鄉人員集中隔離觀察需要人手,“讓我去吧!”,其實都知道那裡可能是這座城市裡目前最危險的地方,但是總有人要前線拼搏,我是軍人讓我來!

沙河:疫情防控“全家總動員”——老張和3個小張的抗疫故事

圖為張傑(右一)在沙河市火車站值守。

  閨女張娟,沙河市綦村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為了彌補自己平日工作忙碌對家人的虧欠,她特意早早準備了一桌年夜飯,卻因發佈的疫情信息而草草結束,各自準備明日返崗。大年初一她就和哥哥各自奔赴了工作崗位。開會、宣傳、排查、設立監測點……第一時間趕赴自己負責的村裡安排各項防疫工作。十孔線的村莊裡多了一個手裡拿著小喇叭在村裡大街小巷來回走動的胖丫頭。“大家注意了,一定不要聚集,沒事儘量不要出門,更不要串門和聚餐,必須得出來就必須要戴口罩。”白天在村裡排查人員,監督值守,晚上回來後兼任鎮宣傳委員的她又立刻投入到文字工作中。致綦村鎮黨員幹部的倡議書、告全鎮人民書、疫情防控怎麼做……只要多一個人看到我寫的這些字,多一個人重視起來,多一個人轉告家人,我的辛苦就沒有白費。

沙河:疫情防控“全家總動員”——老張和3個小張的抗疫故事

圖為張娟在村開展工作。

  小兒子張恆,是村裡的一名普通黨員。疫情發生以來,看到父親、哥哥、姐姐都在一線忙碌,他主動承擔了家裡的一切事情,你們在前線,家裡的事情有我在,你們放心吧。同時他也不忘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報名參加村裡的志願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也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娘,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嬸子,你們不要聚集在一起。”“叔,不要覺得疫情離我們很遠,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全家人。”“小朋友們,不要聚集在門口玩,回家一定把手洗乾淨。”……就這樣,他成了這條街上最絮叨的人。

沙河:疫情防控“全家總動員”——老張和3個小張的抗疫故事

圖為張恆在葛村值守點開展工作。

  問一下老張有什麼想說的話,他露出憨憨的笑,“最希望這疫情趕緊結束,孩子們幹活時也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更多的人,大家都平平安安的,這比什麼都強。”老張一家人從大年初一到今天,十幾天了家人沒有再聚齊過,不是你在黑夜值守,就是我在清晨出發。等疫情過去了,我們一定團團圓圓把那頓年夜飯好好吃完,共敬一杯“祖國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