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2月12日,採訪劉妮時已經晚上8時了。電話那頭,“咕咚咕咚”喝了兩口水。她說,剛從執勤點回來,口渴得不行。
  劉妮是韓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隊法制督察中隊一名民警。當日,是她奮戰“疫”線的第二十天。“每天都在馬不停蹄,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她說。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把時間都用在刀刃上!連日來,劉妮和中隊6名民(輔)警做到事前有準備,事中少折騰,儘量減少重複工作,真正把關愛送到一線執勤民(輔)警心裡,把鏡頭對準防疫線上的“最美逆行者”。
  當天上午9時,劉妮和同事任婧、薛亞妮、張換萍、徐海燕分成兩個宣傳勸導組,沿著黃河大街和楨州大街給過往駕駛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高市民防控意識。劉妮說,多數駕駛員很支持理解,遇到“不聽話”的,我們就下功夫耐心勸導,直到“聽話”為止。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這次疫情防控工作是劉妮從警12年來體力消耗最大的一次,她說:“每天都是七點到崗,晚上十一點以後才能下班,中間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吃飯也沒有點,餓了,泡麵、麵包、涼皮等對付一下。”截至當晚10時,她的微信運動數據顯示,18769步。
  “咔咔咔……”下午2時,劉妮和同事李萍先後來到了西禹高速韓城入口和龍門工業園高速出口,用鏡頭記錄一線民警最真實的樣子。每到一個點,劉妮都反覆叮囑執勤民(輔)警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劉妮說:“我們一線的執勤民警更辛苦,他們晝夜堅守崗位,風雨無阻,常常一站就是八九個小時。他們站一天班下來,口乾舌燥,嗓子沙啞,有時連上廁所都得擠時間。吃飯更是沒有規律,熱飯吃成涼飯是常事。”
  “不好意思,我一會給你回過去。”三分鐘後,她給記者回了電話。她說兒子發來視頻說方便麵吃夠了,問她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做頓飯吃。突然間,她的聲音有些發顫。緩了片刻,劉妮才說,今天是十歲兒子獨自在家的第18天。
  今年春節前,劉妮的公公因腦出血送進重症監護室至今還未出院,婆婆和老公要整日守在醫院照料,只能委屈兒子獨自在家。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你現在可以回家陪兒子了嗎?”記者問道。
  “不行。今天採訪的稿子還沒有寫,還有一個視頻要剪輯。”劉妮說道
  兩個小時後,劉妮和李萍合作完成的稿件《堅守在戰“疫”一線的90後女輔警杜瑩》和《愛心慰問暖警心攜手同行共戰“疫”》被髮布出來。她們還製作一條名為《韓城交警24小時值守!》的抖音和一篇題為《堅守“疫”線守護平安》的美篇。


  時針指向晚上10時30分,她撥通了丈夫的電話,問了公公的身體情況,叮嚀丈夫照顧好公公和婆婆。
  “我們大隊全體民(輔)警哪一個沒有家庭,沒有父母妻兒?哪一家沒有家事?我們不累嗎?累!但是依然不講條件上‘戰場’,為的是什麼?不就是要對得起這身警服!”過了一會,劉妮補了一句:“其實我也沒做啥,就是盡了自己的本職。”
  此時,已是晚上11時,劉妮起身回家。
  11時52分,她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配圖是仍然堅守在韓城市9個疫情檢查點的同事們。(渭南日報記者 王小敏)

渭南日報·文明交通|“疫”線上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