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张组长,我今天这个班里的患者,有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也有年轻人,看到他们我真心痛。”“范老板,请保护好自己,别忘记回到南京后,我们的火锅之约!”……这是南京市第一医院援湖北医疗队护士姐妹花范晶晶和张秋岩的日志摘录。

两人同在抗疫一线,还在一个组工作,可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见面,却说不上话。走出隔离病房,两人相隔距离要在1米以上,便每天记日志鼓励对方,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姐妹情感。扬子晚报声临“疫”境栏目邀请了南京姑娘、演员海清一人分饰两角色朗读两姐妹的日记,海清说,姐妹俩性格不同,一个沉稳一个活泼,但一样的是坚持在一线抗“疫”的决心和救人的勇气。

是“美食之友”

也是“生死之交”

范晶晶和张秋岩早在南京市卫生学校时便是同学,2012年毕业后一起进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工作,分在不同的科室。范晶晶在外科,张秋岩是急诊科护士。最亲密的闺蜜团常常从“饭团”开始的,范晶晶和张秋岩也不例外。在张秋岩眼中,性格开朗的范晶晶是“美食达人”,拖着她吃遍了南京美食。火锅、日料……哪有好吃的,范晶晶总会立刻知晓。2017年范晶晶结婚,张秋岩是她的伴娘。两个南京姑娘一起工作、一起玩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的昵称是‘范老板’。”张秋岩笑言,这么多年她一直叫范晶晶“范老板”,不记得叫了多少年了。而范晶晶对秋岩的称呼则五花八门,比如最近喊张秋岩“张组长”。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生活中的张秋岩和范晶晶

2月8日元宵夜,张秋岩和范晶晶一同出现在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的名单上。“报名前我们俩没有交流,这应该就是默契吧。”张秋岩说。两姐妹以“战友”的身份同时出现在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分在同一个护理组,并肩作战共同抗疫。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两人同一所学校毕业 也在一起工作

一起工作

隔着防护服靠眼神交流

记者联系上范晶晶时,她刚刚结束了一轮三小时的值班。“我今天管的是39到50床,都是重症患者。”来到武汉之前,范晶晶从来没有穿过防护服,“我只穿过隔离衣,防护服是第一次穿,所以还不是很熟练,穿一次大约要半小时左右。”穿防护服需要两人一组相互帮忙。范晶晶和张秋岩是搭档。脱下防护服的过程更是漫长,防护服小心翼翼地脱下后,范晶晶需要用酒精清洁眼睛、鼻腔和外耳道,防止被感染。每个步骤,姐妹俩相互监督。“摘下护目镜时,房间里消毒液的刺激一度让我们睁不开眼睛。”回到酒店后,大堂还会再用消毒剂喷洒一遍医护人员的外套。“我们的外套是不穿进房间的。洗澡之前还会再对鼻腔等进行一次消毒,保护自身。”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被称为“张组长”的张秋岩

张秋岩担任这个护理组的组长,最近范晶晶对她的称呼是“张组长”。虽说在一个组,日常用语言交流的机会很少。在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彼此间说话听不太清楚。穿上防护服密不透风,为了节省体力,医护人员间尽可能减少语言交流的机会,“我们在操作间碰到了,可能用一个眼神鼓励对方,不知道她有没有感受到。”张秋岩笑言,戴着护目镜,有时看对方是模糊的。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穿着防护服的两人

宿舍就在隔壁

说话要隔开一米

护理组的工作采用轮班制,每天的工作时间都不一样。2月13日,姐妹俩的工作是从早晨6点开始到9点结束。凌晨3点多她们就起床开始准备,赶4点多的班车去医院。虽说宿舍就挨在一起,两个人却不能直面交流。“按照防护要求,医护人员走出隔离病房后至少相隔1米。”张秋岩说,来到武汉,她不能和范晶晶一起吃饭。碰上面时只能远远地喊一声,日常工作通过微信和电话来沟通。两人便相约用写日志的方式记录心情,鼓励对方。

工作时候的范晶晶

“秋岩是组长,要承受的压力会更大,但她特别厉害,有条不紊的。”说到闺蜜,范晶晶言语里流露出佩服。她告诉记者,通过记日志的方式相互鼓励,是想用这种普通的,记录点滴的方式来激励自己,鼓励对方,“能够让我们在面对疫情时不害怕,乐观去面对。”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全副武装的姐妹俩

“因为休息的时间很宝贵,我们不能及时更新当天的内容,只好在回到酒店,一切消毒卫生措施结束后的睡前,用日志的方式记录一点点。”范晶晶说,这种方式非常能够鼓舞士气,“想以此告诉我自己,还要加油,不辜负组织、同事姐妹和大家的期望。”

2月13日,范晶晶的工作是为患者抽血,有几位老人的血管非常细。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护目镜有时会水汽笼罩,想“一针见血”难度不小。在13日的日志中,张秋岩忍不住想叮嘱范晶晶,碰到存在暴露风险的操作时“务必仔细再仔细。”

演员海清:

一人分饰两角,精准演绎姐妹花互补性格

声临“疫”境|海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战疫姐妹花:近在咫尺,只能用眼神交流

朗读者 海清

范晶晶和张秋岩这对小姐妹,性格不同,有情有义并肩作战,她们的互动日记很特别,朗读时需要一人分饰二角很有挑战。南京姑娘、演员海清在接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邀请后欣然应邀为她们朗读。

记者看到在海清大量的经典代表作中,她也曾扮演过护士角色,在电视剧《心术》中,她饰演的美小护就是一位仗义、细心、善良的姑娘,不仅是特殊病房的一抹阳光,更是同事眼里永远保持乐观心态的最美护士。所以这篇护士互动日记,由她来朗读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年,海清对家乡的活动也非常支持。去年国庆时,“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江苏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音乐会”在江苏大剧院,海清也参加了朗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去年上线时,海清也为本报录制了祝福视频。

此次朗读中,一人挑战两个角色,海清演绎得特别精准。从文字来看,范晶晶显然更加活泼俏皮,张秋岩则稳重可靠,在海清的朗读中,姐妹花互补的性格非常清晰。

“战疫姐妹”的日志:

写给“范老板”

今天午饭吃得好吗?回到宿舍,忙着整理行李、洗衣服,忙活完这些,天竟然黑了,没睡午觉,困!

今天你辛苦了,隔离病房40床的爷爷血管很细,抽血不容易吧。抽血时,务必仔细再仔细,别戳破手指。我知道工作时,你是最仔细认真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叮嘱你。需要帮助时记得按铃,我就在你身后。

保护好自己!别忘记了,回到南京,我们的火锅之约。更别忘记,今年6月,你还要来参加我的婚礼。

——张秋岩

写给“张组长”

老爷子的血管还真不是一般的细啊!加上宝宝我护目镜上全是水汽,真不容易啊……你都快忙不过来了,我哪好再去喊你呀。幸好溧水的尹老师在我不远处,我只好不好意思地去求助下她啦。你忙好你手上的活。话说,护目镜起雾的事,看来有必要想下办法了。

还有,火锅不是吃过了嘛……等回去约个没吃过的地方撮一顿,喊你家那位和我老公买单。婚礼的事等回去后看来要抓紧准备咯,到时我帮你。

——范晶晶

写给“张组长”

今天看见杨博耳后被口罩勒出的红红的印痕,这是戴了多久啊……我今天这个班里的患者,有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也有年轻人,看到他们我真心痛。第一次给患者这么近距离地打针挂水,我还蛮紧张的。护目镜太容易起雾了,实在不行只能靠着感觉扎下去,现在想想,当初的基本功训练还真是管用。

我们这也算是生死之交了,我们一定会平安回去,相信我们一定行…我们是拯救宇宙的大白,必将最终战胜这场疫情。武汉加油!

——范晶晶

统筹|陈迪晨 冯秋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孔小平 蔡蕴琦

通讯员| 马敏星

剪辑 |戎毅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