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什麼行業最賺錢?

戰兲謸刄


一、在線教育

因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各機構線下教學活動暫停,但學生的學習需求仍在,在“避免人群聚集+停課不停學”要求的推動下,不受時空限制的在線教育再次被推上發展風口。

疫情期間用戶對在線教育產品的嘗試,將加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的擴張。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9-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

但突然暴增的用戶需求,也為在線教育平臺帶來挑戰,平臺的穩定性、師資力量以及課程品質將成為疫情過後,在線教育平臺能否真正實現暴增新用戶的留存與轉化的重點。

二、遠程辦公

疫情期間由於不能復工,多數企業都選擇了在家運程辦公,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20年中國新春遠程辦公行業熱點專題報告》中顯示,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採用了線上遠程辦公模式,共計超過3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

相信在疫情過後,為企業提供即時通訊、在線協同系統、合同電子簽約、視頻會議平臺等各種商業服務的企業將迎來業務的增長。

目前中國遠程辦公普及率相對較低,遠程辦公仍為藍海市場,面臨著較大發展機會。隨著華為、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佈局遠程辦公產品,遠程視訊、文檔協作等垂直細分領域繼續深耕,企業協作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除此之外,疫情過後,企業將會更加註重自身抗風險能力的提升以及業務轉型,而為提供戰略管理、風險管理等諮詢服務的相關企業也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三、醫療健康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要屬醫療健康行業,除了一些專業醫療用品之外,大眾層面的健康衛生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激發。

1、互聯網醫療平臺邁上發展新臺階

疫情期間,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春雨等互聯網醫療平臺,紛紛推出在線義診,通過APP或是小程序就可實現線上診療、在線醫生開藥等流程,一方面緩解了當下線下醫療機構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提高了互聯網醫療用戶的整體規模和滲透率。

疫情背景下,人們的就醫需求從線下向線上的轉移,訪問量、用戶數量、問診次數的激增,都為互聯網醫療平臺的發展孕育著新的商業機會。但在疫情後,如何讓用戶流量長期存留,並持續變現,將成為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最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一些常規藥品的購買上,或將衍生出一批諸如叮噹快藥、1號藥網等新的醫藥電商平臺。

2、增加免疫力類的保健品將成為新的需求

因為疫情,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又再次升級。疫情過後,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在保健品上進行投資,而一些增強身體免疫力,提高提抗力的保健品,在成為暢銷品。

3、消毒用品將迎來消費增長期

在疫情之下,人們養成的勤洗手、定期消毒等好習慣將會得到保留,如免洗洗手液、免洗手消毒液、便攜消毒劑等消毒產品,不管是現階段還是在疫情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消毒液需求都會呈現增長趨勢。

四、雲遊戲

春節期間,出門娛樂的項目被取消,在線遊戲成為人們消遣的一大娛樂項目。《和平精英》一度因為用戶量暴增服務器奔潰衝上微博熱搜,有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億之間,創下歷史新高。此外,在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三五互聯、崑崙萬維、電魂網絡多支遊戲股表現堅定,一路上漲。國內A股眾多股票跌停的時候,除了醫藥股版塊,遊戲板塊中仍有幾支個股表現堅挺,三五互聯漲停,崑崙萬維漲超5%,電魂網絡上漲3.07%。由此可見疫情影響帶給遊戲行業的商機。

從長遠來看,此次疫情的爆發將加速雲遊戲產業鏈的落地,此外,在5G商用加速落地的背景下,雲遊戲作為重要細分應用領域,也將成為2020年多方廠商拓展增量市場的重要賽道。

五、短視頻、直播

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成為新京報、央視新聞等傳統媒體的第一發布渠道,為各大短視頻平臺帶來大量新增用戶及流量,推動了短視頻行業的加速普及,也將進一步推動2020年網紅經濟、流量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隨著湖南、河南等鄉村硬核防疫方式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轉發並贏得大量關注,收到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以及廣大農村地區的普通人生活出現在短視頻內容中,這也意味著在疫情推動下,短視頻對下沉市場的滲透速度明顯加快。

此外,火起來的還有慢直播的概念。在央視上線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建設過程的慢視頻直播的首日,“雲監工”人數突破5000萬。此前,“慢直播”早已應用在會澤黑頸鶴、廣州塔、青海湖景區等景區,而今的慢直播“造醫院”,又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未來隨著5G直播技術的成熟,將能在更多特定的場景發揮出宣傳作用。

六、保險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無一不受到了負面影響,而在疫情之下,也會喚醒居民和企業的保險意識。對於個人來說,會有更多人增加健康險、商業保險等相關險種的支出,以減免類似突發以外造成的傷害。而一些中小企業也會增加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等來增加自身抗風險的能力,以保證企業能正常持續經營。

七、健身器材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健身環一躍成為疫情隔離期的居家健身設備,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的報價接連上漲。而KEEP、小喬科技等健身APP免費開放各類健身課程以及各類網上體育課的上線,為人們拉開了“網絡健身時代”的序幕。

或許,疫情期間出現的“網絡健身”將成為健身行業的新戰場,而居家健身器材有望迎來爆發機遇。

八、人工智能

近年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很快,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年度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起全球人工智能市場收入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約為6560億美元,同比增長26.5%;預計2024年將突破30000億美元。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也保持高增長趨勢,預計至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0億元。

但現實中,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度卻不是很高,而在此次疫情的爆發,智能客服、無人便利店、智能服機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的應用,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人工智能的普及度,激活人們的消費需求。

九、家禽消費市場

在新型冠狀病毒、豬瘟、禽流感的多重刺激下,消費者將會更加重視禽肉的來源及品質,在此背景下,家禽養殖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將會加快,標準化養殖、集中屠宰等將成為家禽養殖業轉型的重點。

與此同時,疫情也將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人們的生鮮食品消費結構,冷凍、冰鮮禽肉產品的需求將會被激發,為最大程度降低食品的流通腐損率、減少物流環節的消耗,將帶動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

十、物流

疫情期間,出行受限,使得線上購物需求激增,快遞攬收率大幅上漲。據國家郵政局披露,2020年1月24日至29日的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8,125萬件,同比增長76.6%。

而由於部分小區限制出入,導致快遞無法送貨上門,驛站、智能快遞櫃、無人配送車等發揮了巨大效用。相信疫情過後,隨著消費者逐步養成自取快件的習慣以及順豐、美團、蘇寧、京東等龍頭企業相繼佈局“無接觸配送”業務,智能快遞快櫃、無人配送車等“無接觸配送”有望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快遞新常態。


艾媒網


老實講,我覺得這個疫情對於我們全國人民來說,心理打擊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個疫情是襲擊了我們整個國家,讓各個地區的人民幾個月內生活在擔心受怕中,這種被病毒支配的心理,不可能一下子就變好,至少今年一年內大家談到這個疫情,絕對心有餘悸,像旅遊,酒店這方面一時半載好不了,影響不大的就是線上行業了,電子商務這塊還是會在長時間內堅挺的!


jiehuazh2020


普通人幾乎永遠都趕不上風口,其實說白了,有錢人幹啥你幹啥,你就能賺點兒錢的。

我一直在堅持做支付,當副業來做,但是付出的比給老闆打工付出的多多了。

疫情期間對於我來說幾乎沒啥影響,支付行業只要交易不止分潤不止。


拼命的Li先生


樓主跟你說一下自己的去年的親身感受,我今年30了,去年八月份也是在一家公司裡幹了接近五年的我離職了,當時一是因為自己感覺實在待夠了那裡,二是感覺薪酬太少,在離職以後得時間裡,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也給別人安裝過空調,去跟著別人伐樹,說實話累,但是沒辦法,房貸要還,家人要養,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中學時期的一個同學,在這十年多的時間裡,一直在做支付行業。對於沒有信用卡的人來說。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夕陽產業了。根本沒搞頭,說實話在這之前,我也是這樣認為得,聽到幹這個第一感受就是很反感,可是在我慢慢接觸這個行業的時候,感覺還是可以的,只要肯鑽研,下功夫。敢於動嘴,(當然我平時也是一個不怎麼會說話的人)漸漸地也有了一點起色,例如這次疫情很多工廠,商店都關門了,很多人員,都沒辦法復工,都在用以前的存款度日,可是銀行,信用卡不會等你吧,所以有了一個詞叫做被動收入,雖然現在我也做的不是很大,但是每天在家裡待著的時間裡,我的被動收入,也是可以購一天日常花銷的,所以我覺得不管你接下來的路想怎麼走,選好了,就要努力一下,不管成功與否,在有限的時間裡不要留遺憾,至少你努力了,奮鬥了,純手打,感謝頭條讓我看到你的提問。在今後的路上讓你我共勉吧!


環迅快付刷


首先我是全職寶媽,以前在私立學校任教兩年,期間帶過許多培訓班,在這期間我發展現在農村許多孩子也想像城裡孩子一樣上特長班,補習班(原因農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文化程度有限)但是農村缺乏很多這種特長的老師,我以前學過繪畫,準備疫情過後自己開個培訓班。

首先,我們最好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其次,我們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

最後,我們要學會理財,管好家裡的錢。


樂濤濤園濤濤


我覺得做點小吃類的買賣能成功,畢竟疫情讓大家宅了這麼久,憋得這麼狠,口腹之慾最難滿足。

之前我去廈門鼓浪嶼旅遊的時候,就為了一份烤冷麵,一份手抓餅,我溜達了3、4圈,才找到“碩果僅存”的一家。店家說過年不回去了,給爸媽接過來過年。我一問才知道,人家一年就能掙50萬!

現在真覺得餐飲業累是累一點,但是確實利潤豐厚,而且只要有回頭客,再掛上個旅遊景點,就根本不愁賣。

畢竟,“民以食為天”,我已經開始著手規劃我未來的“小食事業”了,哈哈,就從最愛的炸蘑菇開始~



雲一讀書


我是一個寶媽,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副業就好像過不下去是的,

自從懷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現在,做過的副業實在太多了,當然被騙過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一直嘗試,我感覺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結過婚的更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樣才有安全感,

雖然被騙過很多次,但是總算是找到了一份對我來說還算不錯的,聊天員,聊天嗎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別人聊天,別人只要回覆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賺到錢,一句一算,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做,因為畢竟這個工作非常簡單,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機就可以,所以就去嘗試一下,然後就去入職,學習,想象都是美好的,做兩天就不想做了,感覺賺不到錢,因為我不太會聊天,本來想退出,但是看別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幾百 上千的,心裡受不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這樣我就每天堅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實證明,努力的人都不會白費,現在每個月輕鬆也有六千的收入,雖然還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碼我自己滿足了。所以不管你無論做什麼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適合旋風


每一次災難過後,都會誕生新的機會。

從本次疫情的影響上來看,我覺得以下行業會迎來崛起:

1.新零售-生鮮配送

疫情期間,我們無法出門,大部分人習慣了用app點餐、買菜買米。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永輝、樸樸等做生鮮配送的企業迎來了高峰。

崗位參考:配送員、其他職能崗位人員

2.在線教育

受疫情影響,學校無法按時開課,做線下教育的機構也無法準時開工。上至政府,下至企業,都倡導"停課不停學",依據釘釘、企業微信等方式開啟線上辦公,線上教學。

另外,疫情還沒結束,這勢必對線下的培訓機構帶來災難,所以做線上教育的機構也將迎來春天。

崗位包括:講師、營銷推廣人員、其他職能崗位人員

3.健身行業

經歷本次疫情,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個人身心健康,對加強日常的健身也會引起重視。所以,健身行業,也會迎來新機。

崗位參考:健身顧問、教練

4.旅遊業

應該說,每年的節假日都是旅遊高峰。今年過年,大部分的人在家估計都快呆瘋了,所以,更加會想著出去走走。因此,旅遊業也勢必會迎來反彈。

崗位參考:導遊、旅遊顧問

5.遊戲行業

遊戲行業,近幾年一直處於上升狀態,今年的疫情則將該行業推向了高峰。根據王者榮耀的數據,過年期間,同時在線玩家超過1億,可見是如此可怕。

崗位參考:遊戲運營、遊戲策劃、角色設計師等。

以上行業和崗位供你參考,但願有所幫助。


壹玖捌伍


目前的經濟是全球化時代,同時也是科技創新發展的時代,這一次的疫情不僅給原有的經濟結構帶來衝擊,同時衍生了很多新的行業和行業領頭羊。

個人認為以下幾個行業會賺錢:

⭐️1.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平臺及平臺操作者。

由於疫情狀況,大部分都是在家,但又要維持食物供應,所以肯定會選擇這些平臺,每天只要稍微晚一點都會搶不到新鮮食材。

⭐️2.線上教育平臺。

這次疫情導致很多學校推遲開學,但又有每學期的課程安排,這時候線上教育就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在一個課題里老師只能面對幾十或幾百個學生,而現在,老師通過在線教育,可以同時面對幾萬甚至十幾萬人,而且不用擔心學生開小差而錯過關鍵知識點,學生可以選擇課程回放來進行課後複習。

線上教育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各種受限,也使教育更加全民化、平民化、普及化。

⭐️3.線上辦公軟件

由於疫情的爆發,年前回鄉和年後返程人員都要進行居家隔離,為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此時,線上辦公軟件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線上辦公代替了傳統辦公的寫字樓租金貴、業務所需人員工資高等一系列難題,線上辦公不再那麼需要傳統的辦公室,也讓工作者不再受時間或者空間地限制自由辦公。

同時,通過線上交流,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財物力,更加便利的同時也更加實惠。


藏於南山再與回


疫情過後什麼行業最賺錢?

疫情什麼時間能過去不好說,但是這個期間培養起來的習慣卻會被大眾保留下來,所以,接下來會有這麼兩種行業是會賺錢的,分為短期和長期:

1、短期:疫情過後,大家都憋在家裡的時間太長了,每個人心中都憋著一股勁,都憋著一股消費、出門、放肆的勁兒!所以疫情過後必然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那麼哪些行業會在報復性消費之列呢?首當其衝的就是服務業,比如餐飲、KTV、迪廳、商超等。可以片面的理解為現在什麼行業最慘,那時候就會報復的最恨。

2、長期:疫情期間,大家的消費習慣將被保留,我們發現外賣真好用,不用出門買菜買藥都可以;我們發現快遞真關鍵,沒有快遞怎麼也不舒服;我們發現線上辦公也不錯;我們發現在線教育也可以接受等等。同樣可以片面的理解為,現在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將繼續影響大家的行為。外賣、快遞業、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會繼續被髮倔。


歡迎一起討論,記得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