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俗話說“胃是喇叭”,一旦胃出現了問題,就容易出現胃脹、胃痛、反酸等不適,除非是忍無可忍,不然誰都不會去檢查,大多數人會選擇吃些胃藥。

如果吃了胃藥後,症狀得到了緩解,就更不會在意胃了。所以,胃部發生癌變的可能性會增加。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臨床上,早期胃癌沒有什麼特異性的症狀,更多是與普通胃病,如胃炎、胃潰瘍等症狀相似,所以,容易誤診。

數據顯示,早期胃癌者的檢出率大約在5-10%左右。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時,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一下!

表現一: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明顯消瘦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如果近期莫名的出現食慾減退的情況,或出現消化不良性腹瀉,尤其是食用肉類食物後,腹瀉隨之加重,且伴有噁心、嘔吐、吐隔宿食或暗紅色食物,說明身體對食物出現了消化吸收障礙。

這種狀態出現後,營養供應不足,會出現明顯消瘦,體重驟減的情況,要小心,可能是胃病癌變了。

表現二:反酸、噯氣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若在飽飯後,出現飽腹感,伴有反覆的噯氣,同時經常出現反酸、燒心的情況,最好去查一下,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可能是胃部病變了。

表現三:上腹部不適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多數胃病都會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如果疼痛持續加重,並伴有沉重感,就要謹慎了。

對胃潰瘍者來說,若在心窩處能摸到包塊,質硬,表面不光滑,按壓有疼痛,甚至會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等處,隨包塊增大,嘔吐會隨之加重,這時,最好去查一下胃鏡。

表現四:出現黑便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飲食上,沒有吃過大量的動物血,或沒有服用某種藥物,莫名出現糞便呈暗黑色,就要警惕了,尤其是胃潰瘍患者。

若出現了黑便,最好去檢查一下,若大便潛血呈陽性,或許是胃部、腸道內出現了癌變,儘快去查一下。

保護好胃,預防病變,謹記:3樣食物少吃,做好3件事!

  • “3樣食物少吃”:

1,高鹽類食物

生活中,高鹽類食物中多含有一種成分——亞硝酸鹽,這種物質進入體內會轉化為亞硝胺,這種成分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若攝入過多,會增加胃部癌變的可能,所以儘量少吃。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2,太燙的食物

食物溫度太高,吃到嘴裡,容易燙傷消化系統黏膜,包括口腔黏膜、食道黏膜,甚至是胃黏膜。

一般來說,食物超過60℃就會燙傷胃黏膜,時間久了,反反覆覆的,會使黏膜發生炎症、增生、潰瘍,甚至會誘發癌症。

所以,平時不要吃太燙的食物,食物剛出鍋最好先涼一涼。

3,含酒精類飲品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臨床上,經常喝酒的人胃病發病率比較高。

喝酒不利於養胃,眾所周知。如果胃不好的人經常喝酒,會直接損失胃黏膜,引發胃病發作。

記住,低度酒會抑制胃酸的分泌,而高度酒會刺激胃酸的分泌。

不管是什麼酒,最好少喝,不利於養胃。

  • 做好3件事:

1,戒菸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養胃,最好趁早戒菸。

香菸中有很多有害物質,吸菸時會隨消化道進入胃部,這樣就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刺激黏膜下血管,促使血管收縮、痙攣,甚至使胃黏膜出現缺血、缺氧症狀。

所以,胃不好的人,想養好胃,戒菸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2,多喝溫水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飲用65°C 以上的熱飲,有致癌風險。

所以,平時養胃,最好喝些溫白開水,利於保護胃黏膜,還有暖胃的作用。

喝水時,還可放些花草茶,利於暖胃、消炎,如玫瑰花、蒲公英等。

3,三餐規律

胃病初期“不痛不癢”,出現4種表現,或是胃部病變了,儘早去查

飲食上,保證三餐規律,利於胃酸、胃蛋白酶的規律的分泌,有助於保護胃黏膜。

此外,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嚥的習慣,將食物咀嚼得碎一些,可減輕胃的消化負擔。

吃飯的量也要控制,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過度飢餓,控制在八分飽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