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每當《歌唱祖國》這首歌在人們的耳邊響起,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哼唱,深藏在內心的愛國情懷也會油然而生。因為愛這個國家,愛這片土地,所以在祖國有需要的時候,每個行業領域總是有一群奮不顧身的人們挺身而出,奔向祖國的懷抱。

就像古代有女中豪傑花木蘭替父從軍屢立戰功,而今有女華裔科學家突破美國阻攔,回中國效力,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這位女性科學家就是顏寧。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從小就與眾不同

顏寧1977年出生于山東濟南,她從小就與眾不同超越了同齡人,她不僅僅只是比他們優秀,還比他們更加努力,她從小就有一種不服輸勇於拼搏的精神。而顏寧的父母也比較與眾不同,他們不像別人的爸媽,天天帶著焦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催促著孩子學習,糾結孩子分數。

顏寧的父母會在顏寧捧著書埋頭學習的時候,常常讓顏寧多外出走動多去玩耍。顏寧的童年過的很幸福很快樂,因為她愛主動學習,又有一對充滿愛不逼迫她的父母。

顏寧很喜歡文學,曾經以考進北京大學中文系為第一志願。但是最終在老師的建議下,顏寧放棄了中文系而最終轉去讀理科。事實證明,她的老師眼光很好,沒有看錯顏寧。

顏寧讀理科也能考出好成績,最終考進了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很多人都會以為像就讀這種專研性很強但是很枯燥的專業的人,一定也會像專業名字一樣充滿乏味,也許會天天待在實驗室裡研究,寫報告。

但是沒想到顏寧突破了人們的固有思想,她除了在專業領域裡學業成績數一數二,在和朋友外界社交的存在感也很強。除了在學生會里擔任主席,在許多的校園社交活動也有她活躍的身影。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畢業後更廣闊的天空

一般人畢業前都會忙著參加校園或者校外各式各樣的招聘會,想著趕緊找到合適的工資高的工作實習然後轉正式,一步一步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而顏寧並不喜歡這種沒有挑戰的又乏味的人生設定,好像從這一頭就能看到最終的結果並不能讓她感覺到開心快樂。

人的這一輩子總要創造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總要給後人留下些什麼才有意義,才不會辜負自己學習這麼多年,也不辜負學校老師對自己辛勤的栽培。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顏寧有了人生的下一個目標。彼時施一公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應邀到清華大學做演講報告。顏寧一下子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吸引了,愛因斯坦,馮•諾依曼曾在那裡從事過研究。

華羅庚,楊振寧等人曾在普林斯頓大學附近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擔任過研究員,這所大學孕育出了一大批的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要是能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感受那裡的學習氛圍,在裡面學習研究對顏寧來說就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只是進入普林斯頓大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總之自信滿滿的顏寧將自薦信放到施一公助理教授的辦公室桌子上。

顏寧自薦信的言語之中除了自信還夾雜著一種傲慢的語氣。不得不說,她走了一步險棋。如果挑起了看信人的興趣那麼就能得到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看信人很厭惡這種傲慢的態度也許這封自薦信就會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幸運的是,施一公對這個自信的小姑娘興趣滿滿。他想看看到底這個小姑娘肚子裡到底裝了多少墨水。

他撥通了顏寧留下的電話,在交談中他感受到了顏寧自信的底氣來自於她的天資聰明,來自於她的十分努力,因此他做了一個決定,當場錄取顏寧,給了她一張去普寧斯頓大學的通行證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回國不是一件容易的小事

顏寧在施一公的門下學習研究,沒想到顏寧剛來到美國的時候挫敗感滿滿,優秀的人太多了,有的已經在頂級的期刊發表論文了,而自己連最基本的實驗都做不好。俗話說勤能補拙,顏寧最終通過四年艱苦的學習追求科學探求真理,經常做實驗研究。

終於讓她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博士學位,顏寧也因此獲得了美國博士後工作站的工作。

原本顏寧在美國的學術界裡還毫不起眼,畢竟美國學術界裡多的是人才,多的是學霸。但是顏寧從來都不甘於平凡,因此她開始參與到當時世界上公認的難題——膜蛋白的實驗項目。也許顏寧天生就是喜歡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喜歡去做別人認為困難的事情。也許那樣才有挑戰,才能證明自己

最終顏寧成功將膜蛋白實驗的研究完成,被大家所認可。顏寧在美國科學界裡算得上功成名就了,顏寧又開始了另一場華麗的冒險。她要回到祖國,這個決定震驚了當時美國學術界。

美國方面當然是不願意放手讓顏寧回國的,畢竟花了許多的精力和金錢培養,好不容易培養成了一個科學家,就讓中國得到便宜這口氣可咽不下。美國方面開出了高薪並且還有很多豐厚的條件希望能讓顏寧動心選擇留在美國。當時的美國還設重重阻攔不讓顏寧回國。

可是顏寧是一個不服輸不容易說放棄的人,因此美國也沒辦法撼動一顆愛國想要回家的心。顏寧經過多方面努力後如她所願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回國後再創輝煌破解難題

07年的國內科研條件比起美國還不夠先進,但是顏寧卻堅決要回來報效祖國。她認為外在的科研條件都能創造,她應邀回到了母校,成為了清華最年輕的教授。

2015年,顏寧37歲,她帶著她的團隊攻克了科學界世界級的難題,要知道半個世紀都沒有人解決這個難題,而顏寧和她的團隊只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就成功解析了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具體結構。鑑於她在生物學研究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科學界內給她頒發了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

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歸國之後又離國,她把自己活成了俠女

顏寧的現狀

2017年,40歲的顏寧再一次跌破眾人的眼鏡選擇跳開舒適圈,離開清華回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選擇重新開始。顏寧回應說自己離開祖國並不是因為自己不愛國,如果祖國有需要她還是會回來。

她只是為了能夠在科研事業上能有更好的突破,她喜歡新的壓力新的靈感,不喜歡在一個不變的環境裡呆的太久。

顏寧從一開始就註定像個金庸小說裡特立獨行的俠女,意氣風發仗劍走天涯,而顏寧從小到大都不服輸力爭上游都是源於她有一個超級閨蜜李一諾。李一諾非常厲害有主見,而顏寧就一直跟隨著李一諾的腳步,她們都害怕泯然眾人,所以只能不停的勇往往前,也因此造就了兩人都成為各自領域裡的人物。

據悉顏寧至今未婚,她也給廣大女性樹立了很正面的形象,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女性可以一直單身在職場裡拼搏奮鬥,也可以迴歸家庭做個賢妻良母,還可以平衡工作和家庭之間做個職場媽媽。

人生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敢想就勇敢去做。如果不夠聰明那麼就比別人努力,聰明是加分項,但不能一直只靠聰明,努力奮鬥才能讓人生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