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薩特、波伏娃一起,喝著雞尾酒,聊聊人類最重要的兩大問題

閉“觀”計劃19 | 與薩特、波伏娃一起,喝著雞尾酒,聊聊人類最重要的兩大問題

庚子伊始,肺炎爆發,舉國上下,閉門在家。

關注疫情,心繫武漢的同時,我們將迎來一段漫長假期,很多人百無聊賴,宅出了藝術(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點擊查看)。亞里士多德曾把“閒暇(shule)作為哲學的必要條件,而此刻的閒暇正是我們沉澱學養、研精覃思、牛角掛書、韋編三絕的大好時機。

鑑於此,思廬哲學在30天內,每天精選“10部書單+2部影片”。考慮到物流不便、查找資源繁瑣等因素,思廬小編們除了精選書單、影單外,還會鑽頭覓縫、覓跡尋蹤,去各網站幫讀者朋友們蒐羅資源,書單的電子版和電影資源獲取方式會附於文末。為了照顧不同讀者,書單會按照入門、初級、高級來推薦,影單以哲學、心理學、高智商燒腦電影為主。

封“”不是把自己“”起來,而是讓自己“”起來,“閉關”即是“閉觀”。

閉門在家,觀盡天下;

哲學之思,始於閒暇。

歡迎大家積極參加思廬哲學發起的閉觀人文計劃,今年寒假,厚積薄發!

閉觀人文計劃往期內容

(點擊查看)

<table><tbody>01期02期03期04期05期06期07期08期09期10期11期12期
13期14期15期16期
17期18期
/<tbody>/<table>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閉觀人文計劃19

入門

01 《玻璃球遊戲》黑塞黑塞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赫爾曼·黑塞,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其代表作《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一個未來的世界裡,玻璃球遊戲成了音樂和數學演變而成的符號系統,是人類所有的知識和精神財富。由於紛繁的政治和戰爭,人類文明正面臨毀滅的威脅。為拯救和宣揚人類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團體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個孤兒,由該宗教團體撫養成人,他天資聰穎,憑藉自己出眾的才華和優越的組織才能,在這個精英群體裡不斷上升,直至團體的最高頂端,成為玻璃球遊戲大師。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不滿足這個與世隔絕的精神王國,覺得在這種象牙塔裡是不可能為民眾做出貢獻的。於是他來到現實世界,試圖用教育來改善整個世界。然而他事業未竟,卻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02 《惡棍列傳

博爾赫斯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博爾赫斯,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作品涵蓋多個文學範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

本書集中講述世界各地“惡棍”的故事,既有美國南方的奴隸販子、紐約黑幫頭目,也有冒名頂替望族子弟的英國流浪漢,甚至包括日本江戶幕府時期侮辱赤穗藩主而最終被複仇的禮官吉良上野介、中國清朝時期著名的女海盜鄭寡婦。真實的歷史背景,與作家的想象交織在一起,刻畫出蕪雜的社會角落裡生長出來的一個個“反英雄”形象。奇絕荒誕的情節、稀奇古怪的人物、精妙幽默的語言共同構成巴羅克的浮飾風格,作者說:“書裡有絞刑架和海盜,標題上有‘惡棍’當道,但是混亂之下空無一物。它只是外表,形象的外表;正因為這一點,也許給人以歡樂。”

03 《存在主義咖啡館

莎拉·貝克韋爾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莎拉·貝克韋爾,1963年出生於英國的伯恩茅斯,後隨父母在亞洲旅行多年,最終在澳大利亞悉尼定居、長大。返回英國後,她考入埃塞克斯大學,攻讀哲學專業,畢業後在倫敦的一家圖書館做了十年圖書管理員。

巴黎,1933年。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納斯大道上的煤氣燈酒吧裡喝著杏子雞尾酒。其中一個叫雷蒙·阿隆的年輕哲學家,正在向同為哲學家的讓-保羅·薩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讚一種他在德國發現的新鮮哲學——現象學。“你看,”他說,“如果你是一個現象學家,你可以談論這杯雞尾酒,然後從中研究出哲學來!”就這樣,20世紀影響最廣泛也最深遠的哲學運動發端了。受到啟發的薩特,將現象學與他那種法式的人文主義情感結合在一起,創立了一門全新的哲學思想——現代存在主義。

04 《旅行人信札陳嘉映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陳嘉映,男,1952年生於上海,後隨父母遷居北京。1990年以《論名稱》一文獲博士學位,其後赴歐洲工作一年,1993年5月回國,重返北大任教。2002年轉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被華東師範大學聘為終身教授、紫江學者。

陳嘉映:“這些是1981年旅行時寄給北京親友的信。我哥哥嘉曜極喜歡這些信,說要發表。他不是出版家,說說罷了。1993年回國,住在嘉曜留給我的房子裡,收拾房間時發現了這些舊信,用心捆紮在一個盒子裡。有朋友讀了些片斷,願幫我出版,於是我請妹輸入電腦,作了些修整,刪除了純屬家務事的部分,給了這位朋友。不知怎麼就擱下了。此後幾年,有朋友約稿時,曾把其中的一些段落裁下來充數。”

初級

05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華叔本華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亞瑟·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

《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是叔本華的博士論文。本書定義了什麼是充足理由律,並且從研究對象的重要性、研究本身方法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獨創性方面討論了研究的價值。叔本華認為充足理由律有不止一個認知基礎,因而任何人使用充足理由律時,都應該指明他所依憑的是哪一個種先天基礎,這樣才能使論證更加清晰和可靠。

06 《倫理學原理》摩爾摩爾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摩爾,英國哲學家,屬於分析哲學學派,主要貢獻為倫理學。

本書中力圖將道德哲學家們解答的兩類問題清楚地加以區分。第一類問題為:哪種事物應該為它們本身而實存;第二類問題為:我們應該採取哪種行為?作者力求證明:當我們探討一事物是否應該為它本身而實存,一事物是否就其本身而言是善的;或者是否具有內在價值的時候,我們關於該事物究竟探討什麼;當我們探討我們是否應該採取某一行為,它是否是一正當行為或義務的時候,我們關於該行為究竟探討什麼。

07 《性經驗史福柯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家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表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首先,福柯寫這本書的動機與出發點是反對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因為後者從壓抑與解放的二元對立出發,認為性從來只是被否認和被壓抑的,但是,福柯卻發現,從16世紀末以來,性不僅被壓抑,而且被激活起來,不斷被生產和繁殖出來。這正是各種權力關係在性經驗的機制中運作的結果,簡言之,壓抑與解放恰恰是權力機制中互相關聯的兩個方面。它表現為肉體的懲戒權力和政府對人口的調節權力,即“我們大家都生活在‘性’社會里,或者說是生活中‘性’之中。權力機制告誡身體、生命、繁衍生命的東西、增強人種的東西注意自己的力量、控制能力或者供人使用的能力。權力‘向’ 性談論性……”總之,在“身體”與“人口”的連結點上,性變成了以管理生命為中心的權力的中心目標。

思廬哲編慧田別偷

高級

08 《弗雷格哲學論著選輯

弗雷格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弗雷格,現代邏輯的創始人,也是分析哲學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對羅素和維特根斯坦有直接的影響。

本書收錄了他關於哲學和邏輯學的文章共14篇。第一部分共兩篇:《概念文字,一種模仿算語言構造的純思維的形式語言》《論概念文字的科學根據》。對《概念文字》,沒有全譯,只選譯了《序》,第一章,還有第二章的一部分。這些內容基本反映出弗雷格構造概念文字的思想,他構造的邏輯演算系統,以及他這套符號的使用和推演方法。第二部分共四篇:《什麼是函數》《函數和概念》《論概念和對象》《論意義和意謂》。這四篇論文反映了弗雷格對函數、概念、對象、意義、意謂這些問題的以及圍繞這些問題的形成的理論,這些認識的理論對現代語言哲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第三部分共三篇:《思想》《否定》《思想結構》。這三篇論文是弗雷格連續發表的系列論文,被分別稱為“邏輯研究”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這是他用非形式語言描述和刻畫命題邏輯的重要論文,他還寫了第四篇論文《論邏輯的普遍性》,可惜沒有完成,因而未能在生前發表。第四部分共四篇:《邏輯》《邏輯導論》《數學中的邏輯》《論邏輯的普遍性》。這四篇均是弗雷格生前沒有發表的論文。它們探討了邏輯的對象,邏輯的性質,邏輯和數學的關係,充分地反映了弗雷格的邏輯觀。

09 《創造進化論》伯格森伯格森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亨利·柏格森,法國哲學家,文筆優美,思想富於吸引力,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反對科學上的機械論,心理學上的決定論與理想主義。其寫作風格獨特,表達方式充滿詩意。代表著作有《創造進化論》《直覺意識的研究》《物質與記憶》等。

《創造進化論》是一本闡釋柏格森哲學“本體論”的著作,探討了整個存在問題,即世界的真正本源是什麼的問題。

柏格森認為,世界的真正的實在和本源,既非精神,又非物質,而是一種“生命之流”、生命的創造進化;整個宇宙都是由一個“生命之流”即“生命的衝動”支配和派生的。他強調,“生命的衝動”是宇宙的真正本體,這個本體象“強大的火箭束似的進發出世界來”。因此。世界上萬物,無時不在流動,無時不在綿延,無時不在創造,無時不在進化。人們所見的宇宙中各種現象,不過是綿延的外表;人們的理智,不過是流轉途次所遺之餘滓。“事物和狀態只不過是我們心靈所採取的一種變的觀點。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動作。”既然如此,柏格森的創化論認為:“哲學的職責必是擺脫那種完全是理智的東西的形式和習慣,必是積極地研究和考察活的東西,而不顧及實際的使用,它的特殊對象就是明思慎辨。

10 《斜目而視齊澤克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齊澤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盧布爾雅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資深教授,歐美眾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客座教授,歐陸哲學家和批判理論家。深受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論影響,擅長以通俗文化產品解讀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並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論、黑格爾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解析最新的社會文化現象。

慾望的客體無法直視,拉康的理論亦需“斜目而視”。在《斜目而視:透過通俗文化看拉康》中,齊澤克一方面透過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論,揭示“無意識的邏輯”,勾勒“慾望的原理”;另一方面藉助拉康理論解讀通俗作品,這既包括希區柯克、安東尼奧尼、大衛·林奇、賽喬爾·萊昂、弗裡茨·朗、雷利·史考特、喬治.米勒等著名導演的電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婭·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說,以及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雷蒙·錢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馬婁等人物形象。作者對通俗作品的解讀,彰顯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維,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現代乃至後現代蘊味。

注:所贈電子書可能與上述封面版本不一,請讀者悉知

影單

01 《奧菲斯的遺囑》讓·科克託讓·科克託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奧菲斯的遺囑

Le testament d'Orphée,

ou ne me demandez pas pourquoi!

導演: 讓·科克託

主演: 讓·科克託

類型: 傳記 /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年份: 1960

一位18世紀的詩人通過時間隧道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他遇到了許多讓他死亡又讓他重生的事物。可是他還是必須面對死亡的洗禮,他還有什麼心願未了嗎? 本影片為科克託的銀幕絕唱,可視為他私人日記的公開,展現了藝術家、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夢想之間的互相作用,是他向電影藝術的道別。電影影像的隱喻,應該是開放性的,最優秀的場景與影像,都具有無比的多義性與開放性。

02 《人工智能》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布萊恩·奧爾迪斯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 Ian Watson

主演: 海利·喬·奧斯蒙 / 弗蘭西絲·奧康納 /

山姆·洛巴茲 / 傑克·托馬斯 / 裘德·洛

類型: 劇情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21世紀中期,由於溫室效應,南北極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沒。此時,人類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人工智能機器人就是人類發明出來用以應對惡劣自然環境的科技手段之一,而且,機器人制造技術已經高度發達,先進的機器人不但擁有可以亂真的人類外表,還能感知自身的存在。 莫妮卡的兒子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緩解傷痛的心情,她領養了機器人小孩大衛,大衛的生存使命就是愛她。馬丁甦醒,恢復健康,回到了家裡,一系列的事情使大衛“失寵”,最後被莫妮卡拋棄。 在躲過機器屠宰場的殘酷追殺後,大衛在機器情人喬的幫助下,開始尋找自己的生存價值:渴望變成真正的小孩,重新回到莫妮卡媽媽的身邊。誰也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心願,脫胎換骨成為真正的人,等待他們的只是兇吉難料的旅程……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活動詳情

1.後臺回覆“閉觀19”即可獲取今日資源

(注:不是留言回覆,也不是發送客服)

2.評論留言曬出你的讀書、觀影心得,或者其他書單影單推薦

活動結束後,我們會根據留言情況做出評選

一等獎 2名

持續30天留言,且留言獲贊數第1-2名

獎品:①三聯中讀限量版VIP金卡+思廬100元優惠券(優惠券全店通用)

②價值1088元的哲學茶壺1把

(手工拉胚,書法家刻字)

注:第1名優選獎品二等獎 3名

持續30天留言,且留言獲贊數第3-5名

獎品:①獲得思廬文創哲學T恤1件②哲學帆布袋1個三等獎 5名

持續30天留言,且留言獲贊數第6-10名

獎品:思廬文創哲學帆布袋1個

注:總獲贊數(30天)低於200無效。後來參與者可以補留言,望各位讀者每天堅持打卡!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思廬哲學所有

闭“观”计划19 | 与萨特、波伏娃一起,喝着鸡尾酒,聊聊人类最重要的两大问题
  • 什麼是政治性抑鬱

  • 疫情世界的19條定律

  • 中國人缺乏哲學教育嗎?

  • 名校400門免費人文社科公開課視頻合集!

  • 中世紀歐洲的大瘟疫如何改變了社會結構

  • 抗疫一個月,我們已經重複了11個非典時的錯誤

  • 面對變局、困境、衝突,在思想上我們該何去何從?

今天你領取資源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