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苦的茶人,等甘苦的茶香

“有苦若茶”,茶之“苦”,有清苦,亦有甘苦,如人生。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茶的第一印象便是苦。至於清苦和甘苦,那是喝茶許久以後,才漸漸明白了茶之苦有“清”、“甘”之別。

“清苦”,若食黃蓮之苦,苦感單一無層次,苦感主要集中於舌面中前段,久而不散。

“甘苦”,苦感甚重且層次豐富,苦感主要集中於舌面中後段,甘苦易化,化後常伴有舌底及兩頰生津、喉生清涼回甘。  


做清苦的茶人,等甘苦的茶香


清苦與甘苦差別甚大,但清苦與甘苦常常共存。臺地茶之苦,多是清苦,苦而難化,回甘不顯。古樹茶之苦,多是甘苦,苦而易化,化而生津。當然,不是所有茶都很苦,古樹茶又被分為苦茶、甜茶和苦甜茶,故以苦之輕重斷茶氣之強弱、茶樹之古否,亦為謬論。  


做清苦的茶人,等甘苦的茶香


常聽人評茶,最常聽到的便是兩種與苦有關的評價:1,這茶好苦,不好喝;2,這茶不苦,茶氣不足。顯然,他們沒有喝明白苦。不良茶商聽到這兩種評價就知道,商機來了。茶要不苦,簡單;茶要苦,更簡單!建議剛入門之茶友,輕易莫評茶之苦。

做清苦的茶人,等甘苦的茶香

當下茶風日盛,可以喝苦茶的人很多,可喝明白茶之苦的人卻甚少。正是因此,不良商家剛好借風揚帆、趨機炒作,以謀暴利。故而我與茶友聊茶時常說:喝懂苦了,你就喝懂茶了。

 茶,又名”苦荼”,首先,它要苦,若你不幸愛上了它的苦,接著,它就要荼毒你一生了!

 2020年,堅守著,繼續做一個清苦的茶人……


做清苦的茶人,等甘苦的茶香


  常常行走於茶山的人便知道,最好的古樹茶,往往是更晚發芽的。甘苦的茶香,是需要耐心的等待的。我在等,你們呢?


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一片茶葉的故事】為您解答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問題,每天分享實用茶知識,歡迎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