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因“嘴碎”被殺的公主和太子,自古無情帝王家

“碎嘴子”討人嫌,嘮嘮叨叨,講話沒有節制,認不清自己的身份,分不清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普通人嘴碎,在職場不招人待見,在社會上沒有朋友,在家裡受累不討好。然而在古代,哪怕是千尊萬貴的帝王之家,嘴碎也是會惹來殺身之禍的。

“嘴碎”引發皇家殺戮


禍從口出,因“嘴碎”被殺的公主和太子,自古無情帝王家

唐代女皇帝武則天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張易之兄弟,邵王重潤與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竊議其事,易之訴於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迫自殺。——《資治通鑑·則天順聖皇后》

這段文字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太后(指唐朝女皇武則天)當政後期,由於年事已高,很多政務工作交給她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處理,邵王(李)重潤和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以及郡主的丈夫武延基偷偷議論此事,被張易之到武則天那裡告狀,農曆九月壬申日,太后逼迫三人自殺。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孫子、孫女以及孫女婿,背後議論當皇帝的親奶奶讓男寵干政,被男寵告發,奶奶讓孫子孫女孫女婿一起自殺的故事。

皇太孫、嫡公主和“皇侄孫”

倫理關係理清楚了, 然而這不是一般的孫子和孫女。

李重潤和李仙蕙都是唐中宗李顯和後來亂政的韋皇后所生,是安樂公主同父同母的哥哥和姐姐,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親孫子和孫女,也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堂兄和堂姐。

李重潤是嫡長子,一出生就被爺爺唐高宗李治親自立為“皇太孫”,身份尊貴無比,也是高宗欽點的二代繼承人。

公元684年,李重潤兩歲、李仙蕙剛出生(一年後安樂公主出生),中宗一家被廢為庶人,顛沛流離15年。899年還朝,中宗被重新立為太子,李重潤封邵王,李仙蕙封永泰郡主許配給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可謂李武兩家親上加親。

禍從口出,因“嘴碎”被殺的公主和太子,自古無情帝王家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安樂公主,是李重潤和李仙蕙的親妹妹

而永泰郡主的丈夫武延基的身份就更值得玩味了——權臣武承嗣的長子,武則天的侄孫。武承嗣是武則天異母哥哥武元爽的兒子,武則天母女幼年常受異母哥哥們的欺負,當權後為鞏固自己的勢力而重用武氏親屬,由於自己親姐姐一脈靠不住,只能啟用武承嗣一支。武承嗣曾官至宰相,無大才幹,只是善於為武家爭權,還提出讓武則天立自己為太子,後因眾臣反對,於692年鬱鬱而終。父親死時,武延基大約12歲左右。——劃重點,這位駙馬的爸爸想當太子沒當成。

禍從口出

公元701年,享了兩年尊貴,並沒有消弭這對年輕兄妹倆對奶奶的怨懟。也許是因為從小相依為命無話不談,一次年輕人私下的聚會,哥哥跟妹妹妹夫湊到一起,忍不住吐糟起二張憑藉男色把持權力:“他倆是什麼東西,竟敢不把咱李家人放在眼裡”……越說越起勁,甚至順著話題牽三扯四地點評起奶奶的私生活。長於鄉野間,還朝剛兩年的小兄妹,在政治上顯然過於天真了。

此刻,連他們當著太子的父親都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兩個不到二十歲孩子,竟在此大放厥詞。

張氏兄弟權勢在握,雖然沒有治國的本事但是也有自己的耳目。本不光彩的身份,尤其忌諱這個,必然添油加醋。果不其然,女皇奶奶知道後大怒。結果,三人都賜死。至於怎麼死的,有說自縊,有說被勒死,也有說公主驚懼難產而死……過程不重要,總之我們都知道是因為這件事,李重潤(19歲)、李仙蕙(17歲)、武延基(大約21歲左右)丟了性命。

後中宗復位,分別將二人追封為“懿德太子”、“永泰公主”。


禍從口出,因“嘴碎”被殺的公主和太子,自古無情帝王家

永泰公主墓


敲山震虎

皇子、公主背後嘴碎幾句就得死,是武則天怕人背後說嗎?

武則天當然不怕人議論。

做皇帝,最大的噩夢不是亡國滅種,更不是被人揹後說兩句閒話,而是最怕被逼宮退位。每個皇帝力不從心的晚年,都對權力戀戀不捨,所以對後輩覬覦皇位極其敏感。覬覦皇位的第一步就是僭越——享受了不該享受的待遇,說了沒權力說的話。所謂沒權力說的話,就是替皇上發號施令,或者對皇上的作為指指點點,表達不滿。

則天大帝確實有才能,但是到底皇位來得不正,上位後對李家好一頓“清洗”,對親兒子都是該殺殺,活著的都製得服服帖帖的,哪裡容得下孫輩忤逆?更何況一個曾經是高宗指定的二代繼承人皇太孫李重潤,還有一個是曾經吵著要當太子的武承嗣的兒子。兩個人的親爹分別是李武兩家的繼承人,一個是李唐太子,一個差點成了武周太子。

借“嘴碎”一事,殺了李唐二代頭號繼承人,殺了覬覦皇位的武家繼承人,同時打壓了李武兩家的爭皇位的野心,可謂敲山震虎,把皇權握緊在自己的手裡,警告李武兩家,只要我武則天還在,皇位你們誰都別急著惦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