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現新大陸後,為何水手們卻驚恐逃離?巨人國,草高7米

他發現新大陸後,為何水手們卻驚恐逃離?巨人國,草高7米

第一章

也許我將終生勞碌,這是命中註定的。這次回家,才待了十個月,我又離開了祖國。一七〇二年六月二日,於唐茲啟程,登上約翰·尼古拉斯船長開往蘇拉特的“冒險號”航船。約翰·尼古拉斯船長是一位康沃爾郡[1]長官。我們的航程一帆風順,直至抵達好望角,我們停船靠岸,為船隻補給淡水。然而,由於發現船身上有漏洞,我們只好卸載貨物,在那裡過冬。其間,船長感染了瘧疾,所以次年三月底以前,我們都沒法離開好望角。當條件允許,我們才重新出海,一路前行,直到馬達加斯加海峽。我們的旅途都順利而平安,可是行至本島北部大約南緯5度方位處,我們遭遇該海域西北恆風。通常這一帶海上,自當年十二月初起,颳起風勢穩定的恆風,持續不停直到次年五月初。但是,當時的日期是四月十九日,風勢開始大幅度加強,風向也相較平時偏西。大風就這樣一連颳了二十天,據船長五月二日觀測,我們被吹到了摩鹿加群島[2]的東北部,位置大約在北緯3度。此時,海風平息了下來,海面出奇地平靜,可我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憑著在這一帶海域航行積累的豐富經驗,船長吩咐我們做好迎接強勁風暴的準備。第二天,果然颳起南風,該海域開始進入南季候風季節。

狂風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刮來,為此,我們收起了斜桅上的船帆,同時,準備收起前桅的大帆。可是天氣變得比我們估計的更加惡劣,狂風大作,我們就又收起了尾帆。船早已偏航,我們認為與其迎風而行或下帆隨波漂游,倒不如上帆在海面暢行。所以,我們捲起前桅帆,把它收起來,並把前桅帆的帆索拖向船尾。船舵艱難引航,船隻抵禦著海浪衝擊。我們把前桅落帆索拴在套索樁上,可是帆撕裂了,我們又卸下帆腳杆,把船帆收進船艙,並且解下所有系在帆上的物件。風暴異常兇猛,伴著前所未見的滔天巨浪襲來,情形十分兇險。我們用力拖住垂直舵柄的索繩協助掌舵海員工作。我們不準備降下中桅,讓它迎著潮湧挺立,因為這樣駛帆,我們的航船將乘風破浪。航行還算順利。再說中桅高舉的情形下,對操縱船隻有利,船也比較安全,我們就能獲得較大的海上活動餘地。當風暴停息,我們掛起前桅帆和主帆,把船停下來。接著,我們撐起尾帆、中桅主帆和中桅前帆。目前航向東北偏東,風向西南。我們把帆索扣在右弦上,迎風轉帆索並放鬆杋桁掛索了,背風捲帆索收起來了。我們拉緊了上風轉帆索,並把它在套索樁上固定得結結實實。我們又把尾帆上的下角索拉過來,調整方向,滿帆勁舟,順風而行。

西南偏西風伴隨這場風暴來臨。據我估計,我們在海上向東漂流了大約五百里格,以至於船上最年長的水手也說不出我們當時置身何處。船上的儲備尚可維持,船也還算堅固,水手們也都健康狀況良好,然而我們面臨嚴重缺少淡水的危難處境。比起掉轉方向朝更北方向行駛,我們認為還是沿著當前航線行駛更好,那樣的話,我們可能會到達韃靼[3]的西北部,駛入冰凍的海洋。

一七〇三年六月十六日,中桅杆上的一個水手發現了陸地。十七日,廣闊的陸地,或是某大洲(這是我們前所未知的地帶)盡現眼前,在這陸地南邊,一座狹窄小島,延伸入海,可供航船停靠的港灣水卻太淺了,一百噸以上的船隻都不能停泊。我們的船在距離小港灣不到一里格處拋錨靠岸,船長派十二名武裝水手攜帶水桶,乘著長舢板船上岸找淡水。我請求船長許可,與他們同去,上岸觀光,看看是否會有所發現。登陸以後我們發現:岸上既沒有河流,也沒有泉眼,更無人跡可循。水手們沿著海岸找尋,希望在海邊發現淡水。我獨自一人往另一方向走出一英里多,只見島上土壤貧瘠,到處是光禿禿的岩石,我看不出有什麼玩意兒能引起我的好奇心,覺得有些乏味,就慢悠悠地轉身返回小港灣去。我向大海眺望,海面盡收眼底,我看見水手們已經上了舢板,拼命向大船劃去。我徒勞地大聲呼喊,向他們求助,儘管這完全無濟於事,因為我察覺到,一個巨人正在海里邁著大步,蹚水竭力追趕著他們。水深不及他的膝蓋,他勁步如飛。但是我們的水手搶佔了半里格先機,而且海底滿是尖錐形岩石,巨人也就沒能追上那條船。這些是我後來知道的,當時我可無心觀望這驚險的時刻,只顧著沿著剛才走過的那條路拼命逃跑,並爬上一座陡峭的小山,從這裡才大致如我所願瞭解了這地方的情況。我發現,這裡原來全是耕地,但首先讓我吃驚的是,看起來像是種植牧草的田地裡,草長得真高,至少二十英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