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推薦你讀過的最好的十首禪詩?

喃譁經


一、插秧歌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萬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二、雲遊偈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三、不負如來不負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四、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五、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

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六、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七、

夢中光景醒時因,醒若真時夢亦真。

莫怪痴人頻做夢,怪它說夢亦痴人。

八、

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經書千萬篇。

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

九、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後頭。

十、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東昇西墜為誰功。

金也空,銀也空。死去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宅也空,田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

朝走西,暮朝東。人生猶如採花蜂。

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1,倉央嘉措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閒事。

2,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3,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

4,僧家亦有芳春興,自是禪心無滯境。君看池水湛然時,何曾不受花枝影?

5,雨前不見花間葉,雨後渾無葉底花。胡蝶紛紛過牆去,不知春色落誰家。

6,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7,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8,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9,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10,莫談生滅與無生,謾把心神與物爭。陶器—藏松樹下,綠苔芳草自縱橫。


飛天金鹿


1.《悟道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光封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河山萬朵。

詩義:人若對自我沒有足夠的清醒堅定的認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對自己的“比較優勢”的認識,心性便不能自主,經常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2.《六祖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詩義: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裡染上塵埃!菩提只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機?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3.《無門關》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詩義:如果能沒有閒事煩心,沒有憂思悲恐驚纏繞心田,那麼每年每季每天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4.《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詩義:超凡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5.《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詩義:聚散匆匆,感受到了人生與自然界有常與無常的恆久規律,流露出對時光流轉、流年暗換的淡淡傷感。

6.《西遊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

詩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本來佛、自性佛,卻在耳娛聲色裡追逐迷失自己,自己才是根基所在。

7.《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詩義: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8.《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義: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相對於汙濁的官場,清風明月,蓮舟浣女,牧童短笛,更有詩意。

9.《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義:這首詩不拘泥於“鹿”的字面,從空山不見人而聞人語,讓人想象這幽深冷僻之山林。

10.《神秀示法詩》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詩義: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鬍子哥書評


《頌平常心是道》宋代無門慧開禪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景。如果沒有閒事掛心,沒有憂思悲恐驚纏繞心頭,每年每季每月每日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時光。述說了人們渴望自由的心靈和對美好景色的嚮往。回答了什麼是人間幸福和美好,不是功名利祿,不是酒色財氣,而是看破紅塵的一顆禪心,只有有禪心的人,才能發現人間的美好,欣賞人間的美景,享受人間的幸福美好。





王西真


1.以退為進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時,低一低頭,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認為我們是退步的,不必動搖,堅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來是向前。)

2.山不轉水轉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從差別中來認識同一,從動亂中來認識寂靜,只要我們心中澄明寧靜,喧囂之地也有靜寂平安。)

3.迴歸自我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無盡藏

(南宋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4.淡定從容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唐·鳥窠

(身在紅塵,心在淨土,滾滾紅塵,只是浮生一夢。)

5.聚散隨緣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

(自然有陰陽消長,人生有成敗興衰,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謂“緣來則聚,緣盡則散”,還是一切隨緣!)

6.無是無非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

——唐·棲蟾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7.笑口常開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

(在短暫的人生中,應好好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應費盡心機,捨本逐末,把時間花在爭名奪利之上。)

8.閒雲野鶴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宋·慈受懷深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9.庸人多厚福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蘇東坡

(聰明多被聰明誤,傻人往往有傻福。)

10.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飢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凡事以平常心看待,無事小神仙。)



詩哥杜士成


1.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今茲而往,生分已盡。

——佛祖《誕生偈》

2.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神秀《無相偈》

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菩提偈》

4.水清澄澄瑩,徹底自然見。

心中無一事,水清眾獸現。

心若不妄起,永劫無改變。

若能如是知,是知無背面。

——寒山《寒山詩》

5.無來無去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出滿人天。

——拾得《無題》

6.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程顥《題淮南寺》

7.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羅隱《自遣》

8.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清江《小雪》

9.雨暗蒼江晚未晴,井梧翻葉動秋聲。

樓頭夜半風吹斷,月在浮雲淺處明。

——道潛《江上秋夜》

10.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牛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名氏《嗅梅》


應是長安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寒山

義公習禪處,結構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孟浩然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白雲守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無門慧開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無盡藏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龍牙禪師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新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張問陶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茶陵鬱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善慧大士






文軒宇豪12596906


作詩、弄文,無關於禪道,但如果從明心見性上自然地流露,能文的便文,能武的便武,各守本分也可。

說幾個幽默禪的故事,使你、我一笑之間,共悟理趣;

(故事一):“有人問藥山禪師:“怎麼樣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藥山說:任由外境來去;有什麼關係?”回答說。:“不會。”藥山就說:“什麼外境使你迷惑?”

故事雲:“有許多年輕人聚在一起喝酒,同時還請了幾位歌妓陪坐,其中在首座位置上坐有一位長者,垂眉閉眼,規規矩矩地正襟危坐,不理會周圍的嬉笑打鬧。酒席散去,歌妓向他索取酬賞錢,長者拂衣而起,生氣地說道:“我是連正眼都根本沒看你一眼!憑什麼索錢呢?”歌妓一聽,抓住他說:“眼睛看的算什麼呀?那個是沒事的;閉著眼睛想的,才是真正歷害的人。”

偈曰:

水澆鴨背風過樹,

佛子宜作如是觀。

何妨對境心數起,

閉目不窺一公案。”

(故事二):“有位比丘問大德:“什麼是我自己?”大德說:“就是我自己呀!”比丘又追問:“什麼是和尚您自己的呢?”答曰:“就是你自己。”

故事雲:“有一位少年喜歡反著說話,有一天,少年騎著馬,路過一戶老先生家,他下馬向老先生討酒喝;這位老先生很慷慨地說:“我有的是酒,只可惜沒下酒的菜。”少年說:“那沒關係,把我騎的馬殺掉,不就行了嗎!”老先生關切地問:“那你回去時騎什麼呢?”少年胸有成竹,指了指地上的雞說:“回去時,我就騎它。”老先生頗覺尷尬地說:“唉!有雞可殺啊;只可惜沒有柴可煮呀。”少年又灑脫地說:“那就把我的這身衣衫脫去,當柴燒吧!”老先生又奇怪地問:“那你穿什麼出門呢?”少年從容地指著邊上的籬笆道:“穿它就可以了!”

偈曰:

“指雞說馬,指衫說籬。誰穿誰煮,誰殺誰騎。參!參!如何是自己?當面不語時。”

(故事三):“有人問龍牙禪師:“古人得到個什麼,就可休去了呢?”龍牙穴禪師回道:“好比一個小偷進了一間空屋。”

故事雲:“有個小偷,晚上鑽進一戶人家偷東西,這戶人家特別的窮,摸索了半天,也沒找到能拿的東西,只好開門準備出去。這時睡在床上的人叫了起來 :“喂!你這個傢伙,給我關上門再走,不關有點冷。”小偷氣憤地說:“你這個傢伙怎麼有這麼懶啊!難怪你家裡一點東西都沒有。”窮人說:“難道你要我辛辛苦苦去賺來,讓你來偷嗎?”

偈曰:

本來無一物,何事惹賊入。

縱使多珍寶,卻去還空室。


假語勿言


說是禪詩,倒不如說是兩位轉世羅漢的一次普通對話。

一名寒山,一名拾得。

不含風花雪月,卻讓人記憶猶新。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卻道情深不壽


菩提本無樹 端坐紫金臺 若人慾了知 心心能作佛 法相本是空 生滅滅諸己 一切佛師子 夢幻皆泡影 但念阿彌陀 是名無上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