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这个年,是个关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心简单,人厚道

同心同德,永往无前

慈悲心、同理心,开启心之力,共克疫情关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所妙不可言的“内在的学校”,

人性本善,慈悲是人与自然灵性的共鸣。

2020年春节,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铭记,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多少母亲没有盼到儿女会回来过年?有多少母亲依依送别儿女奔赴武汉和各定点医院救治病人?

作为母亲,面对世事难料,太多不确定性,怎样保护孩子?怎样培养孩子?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祸事又要让孩子有怎样的能力和气度去面对不确定的人生?

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01.

思考,才是学习的常态

疫情当前,网上学习却正是红火,停课不停学,很多人误解了,有识之士会发现这种忙碌中不乏乱象。

疫情 ,是一场大灾难,正如国歌里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青年学子,都应该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2020,千年一遇,也是人生的一场大课。这堂课没有预定的教材 ,没有教学大纲 ,没有现成的教案。对家长 、对老师对各部门都是一次考验。

一场疫情或灾难,是一场众生的检阅,也是人类是各行各业的考试。

关键时候,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是担当使命,是职业尊严,更是慈悲大爱。看火神山10天的建设速度,咱们的孩子能认领哪些活呢?(自行查找有关火神山建设的各项工种,看孩子们能选哪一项。)哪一项工作不重要?哪一项分工高级或低级?

在这个疫情到来的时候,各单位保洁人员夜以继日在消毒,超市人员在工作,物流人员在工作,公安警察在工作,医生和护士更是在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一般人不愿意谈及的殡葬工作人员又该如何面对每一天?社会分工不同,但是人格平等,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都有价值,都值得尊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心力所达 ,一切皆有可能 !

一个口罩的事,检验的是家庭教养的根本,是个人卫生的素养,是民族文明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疫情肆虐,谁都不能置之度外。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实现了众生平等。

怎样才能听见呼吸的声音?每临大事有静气,我们不妨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听见古人的信息,医生的话语,政府的安排,也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02.

养好你的静气、正气、灵气

培养静气、正气、灵气,是人性自身的动力,是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时代脉动的需求。

<code>静 气 /<code>

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吐故纳新,完成新陈代谢。古人传曰:每日清晨盘膝静坐,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以鼻孔而行。

细调呼吸,就需要静下来,在一呼一吸之间找回许久未有过的平静。经络学说和导引吐纳术,而导引吐纳术主要讲的就是呼吸。拳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在武术中指的就是呼吸的运用。此气清而平,能平则和,和则畅达,畅达则通行无阻。

做到“和”需得“平”,而人,总是意难平,才会有生气时呼吸的急促,情绪的暴躁,行为的过激。

能不能静下来,体恤他人的不易,为他人着想 ,才有我们自己的呼吸均匀,平心静气,心旷神怡。

静下来 ,反思甚至忏悔人生中有没有愧对他人;静下来 ,梳理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

静下来 ,听听家人隐忍了多少事;静下来 ,喝杯咖啡,想象一下,疫情之后 ,要以怎样的心态重启人生?

静下来,从自身最基本的养护和卫生做起,爱自己,才能爱人如己。一个人先把自己的防护做好,再保护全家,推己及人,就是对家人负责,对同事友爱,从家庭基本单位到社区街坊邻居,那这座城就安全了,都这样做,国家就安全了,有这个基础,才有实力谈命运共同体。

冠状病毒袭击的是肺脏,肺是娇脏,最容易受到伤害,保护的方式不是把这个部位炼成钢铁,而是身体本身就设置了一层一层的保护,吐故纳新,吐出废气,纳入新鲜的空气,补充氧气和能量,促进血液循环,保障各器官协调运作,维持生命鲜活。静气,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每临大事有静气,也是一种心境和气度。

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平和的呼吸。

而城市,没有规划的城市,连呼吸都是问题。多少人的生涯,从偏远山区到大城市,是一路考过来的,我们的梦想实现了吗?为什么连基本的呼吸都那么艰难?

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code>正 气 /<code>

人是天地之心,天地之间有正气,当人生病时,医生会说:邪气入侵。一个城市生病,甚至地球生病,是全人类正气不足。当民族危难的时候,我们呼唤什么呢?正气

个人需要正气,有正气 ,百毒不侵;社会需要正气 ,邪气成不了气候 。免疫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正气,就是免疫力。

在这危难关头 ,且不说被有些人如何“聪明盖世”,看那些电视剧都是宫斗,看谁狡猾看谁厉害 ,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厚道?

有些人以为的静气就是暗算,岂不知自己早已失信于人,失信是最大的破产。整个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失信,没有正气,就会想歪门邪道,论文造假,食品造假,新闻造假……终究是自酿苦果,害人又害己。

两次疫情,每一次都是钟南山带领团队冲锋在前,这就是正气 ;大年三十 ,人人都归家团员 ,医生却舍身逆行 ,这就是正气 ;看央视老戏骨的朗诵《相信》,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一身正气……是什么支撑他们在各行各业逆行而出?是正气。这种浩然正气,让他们义无反顾 !

当延期开工 ,延期开学 ,被动关在家里一天两天甚至三天都还好说,一个星期,或者再一个星期,或者不确定几个星期能够正常地出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掩饰心中的焦虑。作为母亲,该怎么办呢?想想那些送别成才的孩子奔向疫情重灾区治病救人的母亲有怎样的焦虑吧?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有多少母亲懂得?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深度体现在职业生涯中的劳动与创造、成就与幸福。

每个人从原生家庭开始的生涯历程。每个人家庭渊源不一样,出生地点不一样,即使受到同样的教育,环境不一样,各人的使命担当不一样,理想不一样,注定了每个人的历程都可能是一部独特的传奇。而成就人生的就是矢志不移的正气。有正气,就会积极向上,无惧困难,意志坚定,永往无前!

男人,有正气,有担当,怎么都帅,才能成为家庭顶梁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女人有正气,怎么都不俗,家族传承才有根基,民族兴盛才有希望。

浩然松风扬正气,否极泰来战瘟疫。

方言人生初心在,静待春来百花开。

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code>灵气 /<code>

暂时认定的病毒宿主——蝙蝠,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福气的象征,为什么现代人不能与之灵性相通?那些吃蝙蝠的人到底怎样的心肠?

2018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Olga Tokarczuk 说:当我写作时,我必须感受自己内心的一切。不论是人还是物,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

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语就是:“她用百科全书式的热情呈现了一种充满想象的叙事,代表了一种跨越重重边界的生命方式。”

有多少母亲没有培养过孩子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呢?孩子们对于动物,可有一颗慈悲之心?对于他人可有一颗同理之心?毛毛虫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为什么毛毛虫会有第二次生命?

灵性的觉醒,呼唤的是自觉自律,是面对弱者的恻隐之心,是对同伴的体恤之心,是对上司和长辈的由衷尊敬,是在危难时不假思索的拯救。

《老子》开篇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拥有上德的人,行为是自觉的,心中没有“德”的概念,这才是真正的“德”。拥有“下德”的人,行为是被道德标准促使的,心中有“德”概念,行为是自律的,不希望缺失德,其实这是“无德”。

拥有上德的人,行为是自觉的,没有动机,是一种无动机的自觉行为。拥有上仁的人,行为是自律的,没有私心,是一种没有私心的自律行为。拥有上义的人,行为是自律的,有私心,是一种有私心的自律行为。拥有上礼的人,行为是靠礼法条文规范的,这些条文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遵守,因此需要强制推行实施。

优秀的人都是自觉自律的,不是别人喊一下才动一下。学生在家学习,最需要的是自觉自律,人与人的差距也是这样形成的。

这位母亲的疫期感悟,妙不可言,给人慌乱无序的生活指明方向

这个加长版假期,每个学生是否学会养成了清洁卫生习惯呢?是否懂得心理调适呢?能不能跟父母好好相处呢?

为此,我们根据当前情况,推荐青少年心理调适方案:

1、正视疫情,从我做起,保护自己,关爱家人。学会辨识有效信息,不受负面信息影响。锻炼身体和心智,摒除不良作风,让家庭充满爱。开通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联系方式,教师随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指导;

2、制定健康的作息时间,自觉自律;世上唯一公平的就是时间,在同样的24小时,如何做到劳逸结合,高效学习和有效休息,学生自己拿出方案,遵照执行。

3、与体育老师配合,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保护眼睛。网络学习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眼睛的保护,从早晨醒来,睁开眼睛让眼珠寻找天花板四个角,直到眼睛润泽明亮;听课后,搓热双手,用掌心蕴眼,也是有中医渊源的好方式。

4、幽默是一种智慧,珍惜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光,每天给父母讲一个故事或笑话,逗父母开心,也让父母讲故事或笑话。

5、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父母的成长故事,在家庭中找到成长的动力。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动力,看不到父母的艰辛,父母有正气,孩子才有正气,这个假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6、练一手好字。无论硬笔字还是毛笔字,静下心来,练习就会有收获,练字,也是养心。童蒙养正,坐姿端正,才能写一手好字,字如其人,见精气神 。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今天孩子看到怎样的世界,将建成怎样的世界?我们该拿什么传给下一代人?

走过教育旅程30年,我觉得教育该给人一种气质,一种积极向上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文化的熏陶,是习惯的养成,是精神的凝聚。这种气质就在静气、正气、灵气中养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