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特喜歡玩遊戲,才5歲,不想讓他上癮,想給他培養愛好,手機上有學畫畫的軟件嗎?

指舞弦飛


電子設備不光遊戲能上癮,而且屏幕對眼睛傷害很大,孩子如果學畫畫,可以用本子之類實體的進行學習。


無盡苦行


我兒子五歲半,假期早上睡懶覺到9點多,起床躺被窩玩20分鐘手機,然後床上蹦噠一會才下床,喝個奶做一會數學題,然後玩樂高積木,寫一會拼音生字,他還是愛算題懶得不愛寫字,然後電視上 看會動畫片,看完動畫片拿一個小本本不知道在畫什麼,有時候拿A4紙畫一會會兒連畫帶浪費十幾張,寫字的本子一個個還沒寫完背面早讓他畫完了,然後他打開天貓精靈自己聽歌,聽著歌還要蹦噠的滿頭大汗,傍晚帶他去羽毛球館瘋跑一會,拍會籃球,晚上又看20到30分鐘手機,睡覺時候抱來故事書沒完沒了的讓講,有時候我都煩的不想講,講的口乾舌燥,睡覺的時候一邊聽著乘法口訣表就睡著了。這就是一個幼兒園大班五歲半的臭小子一天的安排。(一天都是他自己給他自己安排幹什麼幹什麼)

你家孩子五歲了你每天給他講故事,玩會遊戲,教的認會卡片字,聽聽兒歌,買點樂高積木,孩子慢慢的就不會沉迷遊戲。

這會臭小子還拿一個小本本一邊畫一邊自言自語⋯⋯








佳音48


我兒子十歲,四年級,平時也喜歡玩手機,你兒子才五歲玩手機有些早。

建議培養他讀書,這是一輩子都受益的好習慣!

如果想學畫畫就去報名實體班,千萬別在手機上學習,不然畫沒學好手機玩會了,上癮了,得不償失!



文刀卡夫


首先小孩子都喜歡玩遊戲,90後和00後是電子產品的原住民,不讓電子產品是不可能的。

但是玩電子產品要控制時間,玩遊戲對孩子來說也不是完全一點好處都沒有,有的遊戲可以益智,可以鍛鍊孩子手指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5歲孩子建議玩遊戲的時間每次設定10-15分鐘時間。

我家孩子也喜歡玩遊戲,有段時間也上癮,後來跟孩子約定每次玩的時間或者玩幾局,遊戲一局結束,孩子如約會放下手機。

現在孩子上一年級,每天放學回來後玩一會手機遊戲,也會在手機上在線英語和老師佈置的作業,也沒影響學習。

關於5歲孩子學畫畫的問題,可以參考我之前的關於兒童學繪畫的問題,9歲之前的不建議報班學習繪畫技巧和技能的,班選不好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

現在有一些英語和數學啟蒙的APP,裡面有很多遊戲,是讓孩子邊玩邊學的,建議可以考慮這種。


19啟航


你沒感覺孩子5歲,更不應該用手機讓孩子學畫畫嗎?

對於3-6歲之間的孩子,屬於學前期,這個時候在“認知發展”和“社會/人格發展”階段具有一定的顯著性,建議家長還是多帶著參加傳統的閱讀、親子游戲和戶外活動為主,而不是讓孩子過早的接觸手機軟件畫畫。

英武是心理學專業畢業,剛好寶寶現在4歲,比較關注這方面的教育與寶寶的社會認知培養。

簡單講:

1.寶寶在5周的階段,認知發展屬於一種“自我中心思維”階段,而且這個“中心”是寶寶自己關注的某一個刺激關注的極小一個點。比如有時候孩子會在遊戲中,對於動畫片裡出現的“橋段”自己無數次要跟身邊的人玩兒,即使在大人眼裡感覺很無趣的活動,但是在寶寶眼裡就感覺非常有趣。比如捉迷藏是這個年齡段孩子非常喜歡的遊戲,但是在家裡僅有的幾個房間藏匿地方已經非常熟悉了,可寶寶會“假裝看不到”繼續玩兒。

2.“玩耍”變得更有組織性和合作性。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於一些社會組織活動,學會了“換位思考”和“主動對內疚階段”。

3.寶寶的社會人格發展階段裡面的“換位思考”。比如在捉迷藏階段,當寶寶發現爸爸或者媽媽因為感覺無聊而沒有藏匿起來,寶寶會認為“你犯規”,然後會自行判斷,要求爸爸重新藏匿,寶寶雙手捂臉,開始數數,準備“等你藏好後”開始尋找。這個階段,就是寶寶在玩耍中的“組織性”和“合作性”的體現。因為寶寶認識到:如果僅僅是判斷爸爸“犯規”還不足以讓活動繼續下去,這個時候寶寶 就會有自己的認知判斷——必須重新組織,也就是“換位”,讓爸爸重新藏匿,自己不是按照輪流藏匿的規則,臨時進行了調整。

4.我們在寶寶這個階段,應該的寶寶處在學前期,更應該關注的是在學前班裡面的“出擊社會技能”,比如兒童感官、運動技能、語言組織能力,而學前期閱讀項目才是最為有效的。

根據美國兒童心理學研究,學前閱讀項目,每話費1美元,接受此項教育的個體在27歲研究生畢業時可以為納稅人節約7美元!當然,每個國家對於寶寶在學前期教育的目標也有不同。

我們大多數父母認為學前教育就是讓寶寶有一個學習的良好開端;而日本父母會認為幼兒園為孩子提供了成為集體一員的機會;但是美國父母會認為幼兒園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更加獨立。

因此,建議題主不要關注孩子用軟件畫畫,更應該多帶寶寶參加親子陪伴或者戶外活動。

有興趣可以私信,英武近期也在寫這方面的書。


英武


其實從樓主的問題來看,孩子實際上已經成癮,再不根治,哭都來不及了

  1. 你兒子年齡5歲,這麼小的孩子每天玩遊戲,把玩手機,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我能說這完全是你們當家長的慣出來的嗎?估計孩子小時候一哭鬧,你們想偷懶,就把手機塞給他,一玩遊戲,注意力轉移了,你們的世界也清靜了。可惜,孩子的大腦發育思維邏輯卻慢慢的被固定在手機上了,對外界的感知力也在慢慢下降,毫不誇張的說:孩子是好孩子,一張白紙卻不幸毀在你們這些為人父母者身上了。

2.當然,現在你們也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孩子痴迷於遊戲,一坐就是老半天,身體健康談不上,和家人和小朋友們的交流也談不上,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排外感孤獨感。

3.現在想糾正過來希望為時不晚,建議樓主你們當父母的要相互配合,先試著每天減少給孩子玩遊戲的時間,同時,一定一定要用其它更有趣的事情來取代,以此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著孩子多去做做戶外活動,或者找一些有文化底蘊的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之類的走一走,讓孩子長長見識,開闊眼界。

4.不能給孩子單獨買手機,一定要這樣釜底抽薪,你們兩個人的手機都要設置開機密碼,無論孩子怎麼哭鬧,都不為所動,否則,前功盡棄。

5.線上培訓班不建議這麼小的孩子報名參加,還是那句話,孩子太小,自控力根本不夠。同時,長時間關注那麼小小的屏幕,會影響孩子視力發育,容易形成鬥雞眼,從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得不償失。真想報名,還是找個實體店的培訓機構看看吧。面對面教學,老師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還能培養孩子和小朋友們之間溝通交流的能力,讓孩子能慢慢融入到集體的大環境中,能學著如何和他人和諧相處,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桃花島上


先不說5歲孩子上癮與否,先說說家長想培養孩子學畫畫,還要在手機上找學畫畫的軟件這個事情。

1. 在手機上學畫畫就不可避免的接觸手機,這怎麼能讓孩子消除對手機的好奇心,時間長了對孩子玩遊戲不但沒有杜絕,反而會加重孩子玩手機的心裡傾向。

2. 家長是孩子的人生第一導師,要想讓孩子從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就得從好的方向引導。不要讓孩子在做給手機有關係的事情,給孩子從現實生活中報一個輔導畫畫的班不是挺好嗎,讓孩子認識到什麼年齡段做什麼事情。

家長培養孩子的正確興趣愛好,引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遠離手機遊戲。是我們家長的畢生課。


美羊羊遇到大灰狼


  • 首先,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但是你想讓他在手機上學畫畫,這本身是一種控制,想讓孩子按照你的想法發展,就算你下載了畫畫軟件,他不一定願意學,因為不是他想要的。
  • 但是你可以試試下載下來,但是別要求孩子一定要用,可以給他看看是幹什麼的,他感興趣就畫,不感興趣就不畫,千萬不要通過講道理、哄、威脅、訓斥責罵來讓他必須畫。
  • 其次,如果父母陪伴的少,孩子玩手機真的很自然,因為手機比起書本來有聲音有畫面,真的更吸引人。
  • 就像咱們小時候,能看彩色圖畫書肯定不看黑白純字的書,能看電視肯定不看書,能看彩電肯定不看黑白的,咱們孩子一樣啊!
  • 只不過時代變遷,現在高科技更發達了,可以玩手機,因為手機裡啥都有呀!換成是我們也會玩哦!如果做得到,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 第三,咱得看到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的背後的原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根源在於孩子缺愛了,他在媽媽這裡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愛、理解、尊重和讚賞,但是在遊戲裡很容易得到滿足,贏了就有人誇有獎勵,輸了也不會被罵,還會被鼓勵再來一次。
  • 想一想,孩子的感受,你看到了嗎?

幸運蛋日記


我覺得這位家長有點本末倒置了,孩子愛玩手機,你怎麼會有拿手機交孩子畫畫呢,試問咱們大人拿手機都會忍不住看新聞啊,看視頻,拿手機學習的都很少,更別說孩子了,真要培養孩子的愛好,可以買個畫板教孩子畫或是報培訓班,孩子小的話就多買一些益智的玩具吧,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呲牙][呲牙][呲牙]




逗逗玩


你好啊,作為一個一歲半孩子的父親,我想說,孩子貪玩手機,都是大人給慣的。大人還是應該付大部分責任。
我家孩子現在就是經常哭著喊著要玩手機,不過不管他,哭一會就好了。
現在的手機娛樂功能都很多,可玩性非常高。孩子的抗誘惑能力都很差極容易上癮。所以一定要從小管教,千萬不能貪玩手機,更不能貪上手機遊戲,對學習和眼睛都有很大的危害。
至於你說的培養興趣,的確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建議用傳統的方法,你的孩子已經遊戲上癮,還要用手機學習畫畫。無疑是飲鴆止渴,註定會適得其反。就像我們小時候的小霸王學習機,說的都是買回來當學習機練習打字學習,可是買回來都是當遊戲機了。
所以對於你這種情況,建議千萬不要再用手機去學習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69c51b3112940efa7d0cc078eaa488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