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容易情緒低落,怎麼辦?感覺很容易抑鬱?

任一禾


我的抑鬱症比你嚴重,從小很自卑,初中的時候割過腕,還進了急救..........

想要情緒不低落首先要學會愛自己,去發現自己的長處,想想身邊那些愛你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分散注意力。一都會好起來的,祝你好運!



zhiyaaa


如今,抑鬱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度的嚴重疾病。抑鬱症患者常情緒低落、意志減退、興趣喪失、自罪感、注意困難、食慾喪失和有死亡或自殺觀念,其他症狀包括認知功能、語言、行為、睡眠等異常方面的表現。這些變化均導致患者人際關係、社會和職業功能的損害。

  在聽說吧心理諮詢中,每年有上百人因抑鬱問題而尋求專業幫助,他們的程度有輕有重,年齡有老有少,或主動求助,或已經絕望到放棄。36歲的美琪便是其中一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長期抑鬱,讓她對一切感到絕望

  36歲的美琪,結婚10年,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長達8年的抑鬱而被丈夫老趙(化名)送來接受心理諮詢。

  第一次心理諮詢時,她非常悲傷、無力,蒼白而拘束,她無法獨立表述自己的情況,需要依賴丈夫從旁協助和指導,似乎她所有的能量都耗盡了,難以與外界進行正常的互動。

  在諮詢中,她慢慢打開自己,但依舊習慣採用一種自我保護的姿勢,把抱枕抱於胸前,整個人縮成一團,似乎很冷的樣子。她大部分時間在哭,斷斷續續地告訴心理諮詢師她生活的一些事情。她重複地表達她對改善自己的狀況不存希望,她不能信任任何人。她常常整夜整夜的失眠,為了能睡著,會吃一些安眠藥物,但現在好像藥越來越無效了。這加深了她的絕望感。

  目前她還是在繼續工作,丈夫和同事認為她很勝任這份工作。然而,她常低估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覺得自己力不從心,難以集中精力,容易犯一些低級錯誤,並經常想辭職。好在同事和丈夫經常勸她繼續工作,她的工作才能持續。同時,因為難以保證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工作,她常為此感到自卑自責和罪惡感。

  她的自尊總是處於波動狀態,偶爾會有適度的自我價值感,但較多的是常常感到自我厭惡和罪惡感,她甚至會用自殘,比如打、揪和割,傷害自己。在她的自我厭惡背後,有著被遺棄感和焦慮。有時候想到死亡(自殺),心靈才有了一絲平靜和解脫感。

  長期抑鬱,多與早期依戀關係有關

  長期的較嚴重的抑鬱,大多是早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有著創傷,比如母嬰關係。嬰兒在媽媽眼中看不到喜愛和親密,母嬰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症形成的土壤之一。後天可能由於感情失利、工作受挫等誘因陷入抑鬱,也可能沒有外在原因,內在長期感受到痛苦的煎熬。而一個母嬰關係較為健康愉悅的人,或許遭受同樣的挫折,也會失落痛苦,但卻不會持續的陷入抑鬱。

  美琪的情況就是這一個典型,美琪父母婚姻不和,年輕的時候經常吵架、鬧離婚,媽媽有著抑鬱的人格結構,並在孕期產生過不想要這個女兒(美琪)的想法。在美琪的成長過程中,媽媽難以傳遞給女兒溫暖的愛和積極的感受,及正面對待自己和世界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反,女兒一直體驗到的是女性的無價值感,被冷漠對待,被拋棄感和存在的焦慮。

  對待抑鬱患者,更需要耐心與愛心

  正如大多數抑鬱症來訪者一樣,在討論諮詢計劃時,美琪未表達她對諮詢抱有怎樣的期待,她甚至不相信她能夠得到改善,也就是說,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第二次諮詢她如約而至,並堅持做了半年的諮詢,直到她早年的傷口得到療愈,自我得到重建,能夠更好的面對自己和外界環境。

  在諮詢的前期,美琪的丈夫很難理解妻子的抑鬱狀態,覺得妻子的抑鬱是意志薄弱和無能的表現。丈夫的態度和指責讓美琪的自卑感和罪惡感加重,她覺得自己太脆弱,拖累了家人,給別人帶來麻煩,陷入更深的抑鬱中。因此,諮詢師也給其家人進行相關指導,採用更有效的方式協助美琪的康復。


聽說吧心理諮詢


給大家介紹一下輕度抑鬱症的症狀和表現吧!

1、情緒消極悲觀:內心非常痛苦、悲觀、絕望,覺得生活是一種負擔,不值得留戀,為了解脫而去死,會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2、厭食和體重減輕:大多數人有食慾不振的情況。美味的食物也不再吸引人了。有茶不思飯不想的感覺,體重逐漸減輕。

3、常會感到心情沉重,對生活不感興趣,不快樂,每一天都覺得生活很痛苦,無法自拔,有些人也會出現焦慮,容易激動緊張。

4、興趣喪失是抑鬱症患者的常見症狀之一。他們失去了以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和樂趣,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會常常抱怨自己沒有感情了,麻木,不快樂。

5、睡眠問題:典型的睡眠問題是早起,比平時會早2-3小時。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了。

我們都知道抑鬱大多的表現就是心情不好,情緒低落,負面情緒過多,所以情緒低落是會引起抑鬱的發生,對於輕度抑鬱症我們應該試著去放下心裡的壓力,調節好自己的心情,多出去看看外邊的世界,不要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給自己一個足夠的自信,不能退縮,只有抵抗心裡的負面情緒,才能真正的走出抑鬱。


wwD風


如果你認為自己總是容易情緒低落,那麼持續了多久?如果這種低落的青春持續了一個月 或者持續半個月以上,但嚴重影響了你的日常生活 那麼也可能已經不單單是抑鬱情緒那麼簡單了。

抑鬱情緒和抑鬱障礙

我們說的抑鬱情緒其實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緒,可能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但同時也不會非常的嚴重,不會長時間存在。

比如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感受到悲傷,這種悲傷會讓我們難以自制沒辦法從事正常生活。但這種影響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如果長時間存在就不能單純的用抑鬱情緒去解釋,而是抑鬱症特有的持久的情感低落,而且這種長時間存在的情感低落更是會毀了我們的生活。

所以兩者的區別是抑鬱情緒更輕,持續的時間更短,對生活的影響更微小;而抑鬱障礙更嚴重,持續的時間更長,對生活的影響一般會很明顯,甚至嚴重到完全摧毀日常生活的地步。

總是容易抑鬱怎麼辦?

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自我調整,當然,這是完全可以嘗試的,如果通過耐心的調整,或是運動、放鬆等方式能夠緩解這種很容易就會出現的情緒低落表現,那麼很高興,你不是抑鬱障礙。但如果經過能想到的多種調整都沒有辦法改變情緒低落的現狀,甚至可能因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感到失望,甚至是絕望,那麼你需要的不再是調整,而是醫生,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醫生。注意,不是心理諮詢師,而是心理醫生,因為諮詢師只會從心理問題的角度去解釋抑鬱症,而忽略了抑鬱症生物特徵的本質。


如果輕度抑鬱症可以嘗試自我調整,或是其它所謂的非藥物治療,個人還是推薦正規的心理治療,畢竟不要讓一些不科學的觀點再對你造成更大的傷害。但如果經過了非藥物治療的嘗試, 或是抑鬱障礙已經達到中度以上,那麼真的不適合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了。不要懷疑,醫生不賣藥,不賺錢,只是不想看到你的抑鬱障礙因為延誤了治療機會而失去徹底治癒的希望。抑鬱障礙是進行性加重的精神障礙,越早治療越好,一定能增加徹底擺脫抑鬱障礙的幾率。

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心理健康,長時間持續存在的抑鬱情緒也會朝著抑鬱障礙的方向發展。如果有需要,可以在下面留言,我會幫你解答你的疑問的。加油!


我說精神


由於現在生活壓力較大,所以有些人經常的情緒低落。不愛說話,經常都在發脾氣,有些失眠多夢睡不好。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做一下個人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每天都應該出去戶外活動一下,多鍛鍊一下,每天都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喝一些白開水。都吃一些有營養價值的食物,有助於緩解疲勞。最後希望下面的方法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1、 首先就是可以聽聽音樂音樂有助於緩解疲勞,能夠化解我的情緒。可以聽一些英文歌曲,或者是一些古典音樂。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進行選擇。我們也可以多看一些搞笑的綜藝節目,以及聽一些廣播新聞之類的。可以多看一些搞笑的電視劇。


2、 第二個就是應該多出去活動一下,多鍛鍊一下,多接近一下大自然。每天都應該不在房間內空氣暢通,應該多喝一些白開水,多喝一些牛奶。每天都應該做魚凍鍛鍊。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應該多吃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多喝一些牛奶。注意營養均衡。


3、 最後一個就是應該注意一下個人的飲食習慣,應該注意休息,不要太經常的熬夜加班。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可以喝一杯牛奶,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有助於緩解生活壓力。每天都應該注意一下個人的衛生習慣,應該經常的出去戶外活動一下。


周思敏


個人原因

我以前也這樣,如果排除抑鬱,那就是矯情,一個大老爺們怎樣犯得著總是情緒低落,做什麼不能找點樂子。非要像一坨泥一樣。

是飯不香還是水不甜?自己的情緒都把握不好,會讓你周圍的人倍感壓抑。悲觀世界有用嗎?你不還是你,在自己的思緒情緒中沉淪懦夫行徑。

多走走看看,世界那麼大,別悶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去看看山外山樓外樓,去看看你還有多少的未知人與人知道可以有多大的差距。人生短短几十年,竟還在低落中消磨時間,實在是不應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長天


上個月一個老朋友來看我。問我怎樣,我說不好。他聽罷說:我知道對於你處境艱難,但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時不時得這些糟心事情相處,有時候相處得好,有時候相處不好——但生活就是這樣呵。

他沒有給我任何建議,我甚至都不確定他是否聽懂我的困境,但他說的話著實讓我長舒一口氣。這是生活本來面貌,面對低落、孤獨、抑鬱,甚至對整個世界生出的敵意,你其實一點也不孤單。這是每個人都要做的功課。

恰好今天朋友轉給我一篇文章,講抑鬱的十大啟示。我覺得很有趣。於是在那篇文章的基礎上,選了一部分寫下來,算是分享和抑鬱情緒

1)制定細節的、明確的目標 抑鬱的人傾向於訂的目標都太宏大或者模糊:“我想要快樂起來”、“我想要擺脫孤獨感”;而不抑鬱的人,會說:“我打算每週給我好朋友打兩個電話”。

前者令人更加惶恐;而後者讓人更有掌控感,事實上也更能促成改變。

人抑鬱的時候,容易深陷迷思,所有糟糕的念頭都一併而來:比如我完蛋了,我再也好不起來了,我很糟糕,我怎麼才能好起來。相信我,無數的人都有這樣自我懷疑,而且無比絕望的時刻。試試看,此時給自己一個更具體的目標:比如說去寫一篇文章,或者買一個拖把,跟朋友約一個飯局。

讓哲學家去思考人類終極的問題,我們來認真做好吃喝拉撒。

2)起身去做些事情,或是冥想 人在抑鬱狀態的時候,很容易在消極的想法裡面沉迷深陷,就像踩著轉輪的小老鼠,逃而不能。很多研究證實,在這樣的情形下,做冥想會很有幫助。

冥想當然有幫助——如果你會做冥想的話。對於我個人最有幫助的是,當大腦無法停止轉動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比如摸一下身邊的物體,動動腳趾頭,去走一走,或者去做件小事情。目的是,關注你身體的感覺,而藉此將注意力放在當下。

3)關於冥想 我多年前陪一個朋友去泰國的寺廟學冥想。冥想有很多種類,走路冥想、打坐冥想,諸如此類。我始終沒有學會冥想這件事情——說來羞愧,每次我都以極快的速度睡著過去。

但是當時老師說的一個技巧我一直在使用。他當時說,關注你的呼吸,關注你腦袋裡面浮現出來的念頭。想像你面前有一個傳送帶(或者鐵軌),當你有念頭冒出來,將這個念頭打包,放在傳送帶上,讓它走掉;下一個冒出來,打包、放在傳送帶上,讓它走掉。週而復始。

我依然時不時會睡著,但這個技巧確實能夠有效地把我從胡思亂想的迷思之中拖拽出來。

4)給自己創造一個情緒上的“安身之處”

人在抑鬱狀態下,很難回憶起什麼快樂的感受。一個建議是,給自己創造一個情緒上的安身之處。

有的治療技術會讓來訪者在冥想的狀態下,回憶/或想像一個讓自己感到舒適、安全、快樂的環境/情境,這個環境可能是你小時候居住的房子、山清水秀的野外,或是年幼時好朋友的家,甚至是你想像出來的,讓你舒服和快樂的環境。

但重要的是,你念頭裡面有這樣一個地方。這個地方能夠給你帶來好的感受。當抑鬱侵襲的時候,你可以偷偷跑“回去”休息一下,積攢些能量。 5)去運動 一個長達26年的研究綜述表明,運動不止能夠在短期內讓人的心情舒暢,從長遠的角度看,它也能預防抑鬱症狀的發作。

最近和跑北京馬拉松的朋友聊天,大家一致的反饋都說,長跑是修行,也確實能夠舒緩壓力和讓人感覺更好。

抑鬱發作的時候人特別不想動。那,就在抑鬱發作之前,運動起來吧。

6)思維方式 研究說,一個人如果傾向於對事件產生大的情緒反應,那麼TA就更容易遭受抑鬱症狀的困擾。

這亦是硬幣正反面。人敏感,就容易受到情緒的困擾;而不敏感,又可能喪失創造力和想像能力。所謂人在輕躁狂狀態下,特別適合藝術創作,因為那時人跳躍、豐富,有想像力。抑鬱也一樣。

抑鬱帶來壞處,它亦有它的好處。最大化那些好的部分,學著和那些壞的部分握手言和——當然很難,但值得嘗試。

7)接受它/Live with it 研究說抑鬱狀態的人,看待事物比不抑鬱的人更精準。也就是說,人不抑鬱的時候更容易過度樂觀。而抑鬱的人往往對現實的評估更準確。

我就說嘛,聰明的人才抑鬱。人無知而快樂,聰明就得面對痛苦。當然,當你看到了痛苦的真相,仍然能保持快樂,這是大智慧。


獵趣話


情緒低落時,多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看看喜劇電影電視,做其他的事情,要自己找樂子使情緒好起來。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和飲食起居,不要去胡思亂想,不要擔心什麼,不要憂愁善感,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吳智勇905


不要陷入泥潭後再去掙扎,那樣會很費力,所以首先是不要陷入,及時打消消極想法,不去想,不給它精力,消極面就無法發展壯大,無法佔據你,而是總是去想一些好的,積極,正面的事,讓積極面佔據你,人在積極狀態時,消極情緒就會完全處於弱勢,所以要學習積極心理學,就會達到越來越好的積極狀態



客觀分析自己情緒低落的原因,是外因還是內因。如果沒有任何事發生,只是莫名的情緒低落,又維持超過半年時間,可以考慮去看醫生,判定是否抑鬱症。如果是發生了一些事,使得自己情緒低落,那也是人十分正常的對於客觀事實的情緒反應,可以嘗試與朋友溝通,獲得一些其他方面的建議,以及多維度的去認知一件事的多面性,不要侷限於總是想它不好的一面,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困境,一次次走出困境我們的內心才會更堅毅,更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