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是不是對“愛”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的呢?

情感諮詢顧問夕夏溫存


的確如此。我是年前回到農村老家的,老家的房子不能住了,只能借住在親戚家,後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封路封村。沒辦法出來,每天住親戚家好吃好喝的,還好的親戚自己住久了感覺都不好意思,這時候家的感覺就會特別強烈。經過今年疫情才感受到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多麼脆弱。在祖國的大家庭危難之時有多少人無私奉獻。才有個人小家庭幸福美滿,有家人的陪伴真好。


湘北光頭張哥


作為我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上有老下有小,負擔很大,主要是忙著為了更多的家庭責任而付出,以前的自己對許多事理解不清,直到現實問題出現在自己面前,我才發現有些話說起來簡單,從來沒有自己付諸行動,當付出行動的時候覺得那句話太難了。所以才不斷的逼自己去做,去奮鬥,所以平時更多的時間在做事,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家裡的事。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和努力都是想給家庭更多的保障和“愛”。

愛這個話題很大,所以我只說我這個小家。疫情期間,我很少出去,只能在家陪老婆,孩子,或者父母,這雖說是為了自己,家人,朋友或鄰居,也是為了大家。每天說是陪伴,也想多在家為他們做一些事,還是有許多做不到點上,很苦惱,所以才反思自己平時所做的只是一方面,還有另一面自己沒有參與進來,也就是說,當父母,子女,夫妻的責任和義務,有些方面在平常的工作中都沒有做到,當你想做而覺得很彆扭的時候,你應該在這方面努力了。求新解


錦荃媽媽


疫情期間,有機會與女兒家四口零距離接觸近一個月,目睹了他們和和睦睦,其樂融融的溫馨生活。小婿一人上班又購物,倒垃圾,我們二十六天沒有出單元門。讀大二放假回來的外孫掙著搶著做飯,拖地,刷碗,還幫媽媽帶不到一歲半的小妹妹。我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大家都時時關注前線的疫情,為戰士們的奉獻而感動,為國家的全力以赴的抗疫而感恩。


wen快樂萬歲


所謂的愛是不分時間的。別說在“疫情期間”,就是在平常也是需要愛的。愛國家、愛民族、愛家人和愛自己,就是愛朋友還論什麼疫情和非疫情時間?

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除了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奔赴一線防疫治病,社會上僅有少數防疫人員可以在其負責任的區域裡相對自由行動外,絕大多數居民只好待在家裡,真正成了宅女宅公。

病毒是不分任何人的,不管是誰,只要給它提供了入侵機會,它就把你當作可以寄宿的宿主。只有通過嚴密佈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才能避免疫情的傳播。

待在家裡的人,只有通過媒體瞭解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在防疫最前沿的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才能真正體會到處於前後方人的不同生活狀態。家人的健康當然是最好的現象,家人的安全是所有人的期望。

但是對於“愛"而言,無論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很隨意,也就是三天熱度,七天降溫。愛要有持久性,要執著。不論愛的對象是誰,愛的事物是什,既然選擇了,就要持之以恆。(2020/02/17)


吉祥如意


疫情期間對於個人和家人身體健康最重要,凝聚力更給力,自我保護意識更"強大”,更加珍惜生命的存在,相信今日大中國能戰勝[肺炎病毒疫毒]🇨🇳加油加油。


鋼鐵長鋮


是的。疫情防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但是缺給了宅在家裡不能出門的人,一個閉門思過反思自己的一個機會,也讓自己對“愛”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之前,總是認為所謂的“愛”就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燈紅酒綠中的杯盤狼藉…,現在才真正知道“愛”是什麼,“愛”像溫暖的風,吹走了你煩躁的心情,“愛”是緣分、是感動、是體諒、是包容,更是一輩子的承諾!之前,總是認為家庭就是一個落腳的地方,什麼時間在外面瘋夠了、狂夠了,然後回到那個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就行了。現在才真正知道了家庭是什麼,家庭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最終歸屬。“因為有父母在,我們才會感到更加安心和坦然;因為有孩子在,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的豐富多彩;因為有伴侶在,前進的道路才不再感到孤單”。“愛”才是家庭的更本,家是一個說“愛”而不是說“理”的地方。


用戶越來越明白


我特別想見到住在❤裡的那個TA


GUIlingHe


總之就是,寬容,理解,尊重,


685076332m


人是情感動物,在特殊的環境和事件中會更加註重愛和親情,或者因為需要關愛和依靠,或者因為怕失去!


橋都一鳴


疫情期間,我更多的想法就是要丈夫跟孩子都身體健健康康的。是我對家庭和對孩子丈夫的愛深有體會,人活著就是好,也更加體會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對丈夫的存在和孩子的溫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