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有點“怪”

  海南的“吃學”可謂博大精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當然,海南吃界也有幾個讓島外人士無法理解的“怪”,而正是因為這些怪,海南人才如此樂此不疲,在吃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海南人,有點“怪”

1

鹹魚當成茶來賣

第一怪

海南人,有點“怪”


  在海南的五指山,當地人普遍自制一種“魚茶”。魚茶是黎族苗族招待客人的主要菜餚,也是黎苗 族人的風味食品。在海南少數民族地區的市場上都會有魚茶銷售。雖然它名為茶”,實際上和我們平日裡喝的紅茶、綠茶等等毫無關係。

2

幾條蟲子一盤菜

第二怪

海南人,有點“怪”


  沙蟲,又稱“海腸子”,動物學名稱為“方格星蟲”,產於沿海灘塗泥沙之中,外觀長兩寸左右,狀若蘆芽。沙蟲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

3

番薯當成酒來賣

第三怪

海南人,有點“怪”


  番薯酒是海南儋州的特色酒品,是用儋州的排浦、大成等鎮盛產的番薯,經獨特工藝精心釀製而成的,在當地頗負盛名,被譽為儋州“茅臺”,是儋州人招待貴賓的佳釀。

4

水果搭著鹽來賣

第四怪

海南人,有點“怪”


  吃水果蘸辣椒鹽對於海南人來說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辣椒鹽是辣椒粉和鹽混搭而成,在吃芒果、楊桃、李子等酸澀的水果時,輕輕蘸點辣椒鹽,便能消除那種難以承受之酸,取而代之的是酸甜中帶著微辣,清爽可口。在許多海南人家中,待客的水果旁都會擺上一碟細鹽和辣椒鹽,供客人選擇食用。

5

幾坨“雞屎”也是菜

第五怪

海南人,有點“怪”


  雞屎藤粑仔是一道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流行的漢族小吃。是很好的滋補品,有清熱、解毒、去溼、補血的功能。雞屎藤葉子用手揉爛後初聞有一股雞屎味,但久聞又會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

6

石灰竟是檳榔的菜

第六怪

海南人,有點“怪”

  一個裝著檳榔的小籃子,一個裝著蔞葉的小籃子,一小碗石灰,一個板凳。在海口路邊隨處可見售賣檳榔的攤販。時不時有路過的行人停下腳步,買上一袋檳榔,不忘提醒一句“給我放石灰。”“一口檳榔一口灰”,在海南,蘸著石灰吃檳榔是一種獨特的飲食時尚。

7

麵條加糖沒有菜

第七怪

海南人,有點“怪”


  海口的老街一直都有糖水面攤,和家裡日常做的不同,面是加入鹼水的手工鮮面,“鹹甜”搭配有股說不出來的味道,卻又十分開胃,全無單一甜味的那種膩。姜也是必不可少的配料,街邊攤往往很大方,整塊整塊地拍扁往鍋裡扔。街邊攤還有一種“豪華版”糖水面就是加入雞蛋和“噶佬粿”(湯圓)的。

你說,怪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