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小區門崗管理“科技+防控”便捷更高效

周村: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小區門崗管理“科技+防控”便捷更高效

記者 崔中英 通訊員 李瑩

抗疫攻堅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不少市民踏上了復工之路,也有部分外來人員陸續回到周村區。減少人員聚集和頻繁外出是小區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工作。門崗管理是小區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為守住這道防線,全區各村居藉助各類科技形式,提高管理效率,減少接觸,加快通行速度。

人臉識別精準又快速

“以後您進出小區請對著這個機器照一下臉,很快就好。”近日,家住青年路街道桃園小區的王保華中午回家時遇到了一件“新鮮事”。原來,桃園社區“兩委”為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方便小區居民通行,投資4萬餘元,在小區南門口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進行信息認證。“以後有了這個人臉識別技術,你回小區就不用再登記核實,只要在機器上‘照’一下就能回家了。”值班工作人員向王保華解釋道。

自疫情出現以來,桃園社區全面加強轄區封閉式管理,對所有進入小區的人員、車輛,逐人逐車進行核查登記。同時引入了一位新“戰友”——人臉識別系統。它精準甄別,並與前期錄入的居民數據進行匹配,身份核實後將對居民自動放行。智能系統的投用,改變了原來需要大量人力進行問詢、查驗、登記的防疫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居民小區的核驗效率和精度。“原來沒有人臉識別系統的時候,進出小區的居民和車輛需要在門口停下,登記或出示通行證,有時還需要出示身份證進行身份核實,這套流程大概需要近一分鐘。”桃園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毛兵介紹,而有了人臉識別系統以後,居民和車輛進出只需要約5秒就能完成。

有證亮證無證掃碼

在長安生活區,常住居民進出小區時出示通行證,來訪人員通過手機掃碼就能進行登記,減少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長安社區黨委書記張愛山介紹,社區與網絡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出一款手機APP,來訪人員只需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登錄“訪客登記雲平臺”,填寫來訪日期、人員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從何處來、拜訪人員、拜訪時長、車牌號和體溫等基本信息後即可進入小區,進出小區人員的信息就自動進入後臺系統,這樣不需要用紙筆登記,減少了不必要的接觸。社區工作人員可根據需要,隨時在後臺進行查詢管理,下載、打印明細表單,免去了來訪人員紙筆登記後,工作人員再另行整理的麻煩,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該軟件投入使用4天來,已收集來訪人員信息162條,工作人員通過後臺篩選,對外返人員做了跟蹤家訪,對多次出入人員進行了電話查詢核實,為勸返點人員管控和全面打好防疫“持久戰”提供了智能化保障。

電話實名制進出零接觸

“把這個電話存到你的手機上,進出小區的時候打電話,顯示你的名字,這樣就不用下車,更避免了接觸……”2月14日下午,天下著濛濛細雨,而東馬村凌駿居園小區門口的勸返點卻沒有等待進出小區的居民和車輛,通行暢通無阻。原來,東馬村黨支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創新思維,探索使用手機實名制登記出入的辦法,減少接觸,方便居民,提高通行效率。

存在新購置的公用手機上,進出居民只要通過撥打村委張貼的兩個固定電話,就可以登記出入,避免簽字登記直接接觸,減少了出入登記人員擁堵聚集,保障了防控效果。小區居民李麗華表示,該方法提高了通行速度,也讓居民、車輛和工作人員之間減少接觸,避免傳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