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打算辭職,結果最後鬧成漲工資了,這事你怎麼看?

用戶3565754372098


既然打定主意離職,就不需再回頭了。

一、老闆今天不賞識你,明天也不會賞識你

在公司上班,每次升職加薪都沒有你份,或者漲薪幅度永遠比其他同事小,這也是導致你離職的根本原因,老闆為什麼一直都沒有重用你呢?

1、老闆覺得你的能力不行

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你認為自己兢兢業業,非常努力了,但是公司要盈利才能生存,不是你努力就可以,沒法給公司創造利潤,什麼努力都是白搭。

2、你的業績老闆不滿意

你也起早貪黑幹活了,可是,業績永遠不達標,這個真的難辦了,即使別人不說,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3、人際關係不好

在日常工作中,人際關係也不咋樣,同事對你的評價一般。

4、你不會主動與領導溝通

由於你與領導缺乏溝通,導致你的工作總是開展得不順利,業績永遠不達標,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老闆想要的是什麼,方向都沒找對,所以你的付出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5、不會表現自己

現在這個社會只知道埋頭苦幹是不行,必須讓老闆瞭解你在做什麼。

……

老闆對你有那麼多的不滿,怎麼會給你升職加薪呢?這就是你多年薪資不漲的原因。

老闆今天不賞識你,明天也不會賞識你。我們常常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老闆的印象中你是那個半桶水的人,看你的行事方式他認為不是可造之材。

二、暫時需要你才會加薪水留下你

既然老闆對你有那麼多不滿,為什麼不在你提交辭呈的時候,第一時間批覆呢?因為他暫時找不到適合的人替代你的職位,所以,你提辭職,結果最後鬧成漲工資。

你突然離職,給老闆弄個措手不及,如果是某個項目正在進行中,這個項目一開始你就參與了,現在項目都還沒結束,就要離職,那肯定不行了,你手上那堆瑣碎的事情由誰來跟進啊,現在的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找不到適合的人來接替你的工作。

老闆當然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用錢最快也最容易解決,只要項目順利行,老闆又大賺一筆,給你一點點蠅頭小利又有什麼關係。

一旦老闆找到適合的人,馬上就會想方設法逼你走人,絕對不會猶豫。

“官‘字兩個口,老闆曾經說過的那些話,不要太當真,更不要太感動,老闆都是為自己著想的。

三、挽留離職的員工只是老闆的緩兵之計,從前不重用你,未來也不會重用你

不管你是否真心想辭職,只要你對老闆說了辭職,在他心裡對你就有了隔閡,馬上會與你劃清界限,高級機密的事情不會讓你參與。

你提出離職,老闆說要給你漲工資,馬上就答應留下來,原來你一切只向錢看齊,不考慮自己未來,老闆會認為你很膚淺。

你提了一次離職,肯定就會有下一次,老闆不會重用一個隨時想辭職的員工,老闆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經過這次,他會更加註重人手分配,合理調配資源,防止下一次有員工提出離職時找不到人接替工作的事情發生。

綜上所述:提了離職就趕緊離開,不要相信老闆的虛情假意,老闆不會做虧本生意。

我是大魚,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驗、技巧。

分享越多 收穫越多


大魚愛吃小橙子


朋友小張打算年底跳槽,就騎驢找馬了一段時間,幸運地是找到一份比原來薪資高3000的新工作。

上個星期,正式跟領導提了辭職的事兒。聽完小張的離職申請,領導直截了當的說,對方給你漲了多少?

小張笑了笑說,漲了3000。

領導想把小張留下來,就提出給小張漲2000的工資,還說現在的工作,小張也得心應手,年後也打算給小張升職,而新工作一切都不穩定,人事關係復不復雜也難說。

小張猶豫了一下,也覺得是這個理兒,反正工資也加了,就同意了留下來,推掉了拿到的Offer。

沒想到後續來了,領導跟小張說,公司只同意漲1000,看看你要不要留下來。

小張本想辭職,最後鬧成了漲工資,但仍然沒有達到的預期,現在是留下也不是,走也不是,兩難,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工作還泡湯了。

所以,海格覺得既然要離職,就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不要因為一時的誘惑而猶豫,搞不好會雞飛蛋打。

首先,既然要離職,肯定是對公司某方面不滿意,留下來這些糟心事兒依然會影響你。

比如覺得自己工資低、同事關係冷漠、公司勾心鬥角嚴重,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漲工資而消除,該存在的依然存在,該糟心的依然糟心,後續工作依然不會順利。

其次,領導給你漲工資,只是緩兵之計,招到合適的人就將你剔除。

相信經常逛職場論壇的人會看到這樣的事吧,當初領導力勸你留下來,只是暫時招不到人接手你的工作,用漲薪留下你,等到時機成熟,你也就被剔除了。

最後,既然說了離職,你與領導也就之間也就有了裂痕,很難彌補。

破鏡重圓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一旦有了裂痕就很難修復。如果領導小心眼或者記仇,之後肯定會給你穿小鞋,之後的工作也很難做。

綜上所述,我覺得要想離職就離職,千萬不要猶豫。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海格進階


去年,我們有一個在公司工作了兩年的員工來找我,要離職,一問,說找到了新的工作,而且是一家P2P公司,給得錢還不少。

她是我們重點培養的員工,平時對也很重視,而且有新的項目都是給她去跟,公司也是升的最快的。

我們問她為什麼要走,她說:“不是錢的事情,是在公司做久了,覺得應該接受新的挑戰,她過去可以帶著一個下屬做項目。”

我們告訴她:“想做項目有的是,而且實習生也可以給她帶,雖然去的公司挺火,但是總部在北京,這邊就你自己帶一個人做,並沒有優勢。有關工資可以提升到和新公司一樣。”

然後老闆重新再跟她談了一次,把承諾加工資給定下來。而且協助她一起把未來的職業規劃給做了。

現在這個員工在公司做的很好,通過這次事件讓她知道公司對她的期望,公司也清楚了她的職業規劃,以後會更好合作。

所以是否需要留下來,要看一下幾點:

1)是否走看加薪操作是否落實到位

如果主管跟你提的加薪,一定要落實到白紙黑字,不然有可能得不到批准,那是沒有用的。這是前陣子比較火的一個帖子。

加工資這個事情決定權不在主管,而在於老闆,如果領導著急留你,給你承諾,最後沒有辦法兌現,大家都不好受。

所以最好是白紙黑字寫下來,沒有定下來,不要那麼著急拒絕新公司。

2)是否走要看你的職業規劃

其實要不要走,主要看自己的職業規劃,在不同的時間點,有不同的決定。

當然如果你的職業規劃在原來公司也可以實現,而且公司認可你的職業規劃,那留下來也不錯,不會有跳槽的損耗。

如果不能實現你的職業規劃,到了新的公司接受新的挑戰,那就直接離職。

3)比較離職損耗和好處

離職是有損耗的,比如你的人脈,經驗,業務知識,這些都會隨著離職而流失。

當然去新的公司會有加薪,有新的機會,這些也是好處。

要做個比較,看看是不是要直接離職。

所以如果加工資挽留,應該落到實處,離不離職看自己的規劃。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阿布的分享


辭職一定要果斷,千萬別被漲的那200塊錢絆住腳

我自己就經歷過幾次辭職,每次老闆也都會挽留我,要麼是打感情牌,要麼就是直接給我漲工資,我沒能經受住20%漲薪的誘惑,最後留了下來,這應該是我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

留下後我如願拿到了漲的薪水,老闆對我還是像往常一樣,原本以為只是個小插曲,沒想到這是腹黑老闆的緩兵之計。

我漲薪2個月後,老闆突然找我談話,我原本以為他是想談漲薪這個事,沒想到開口就跟我說上次辭職那件事,說我上次是不是太累了,公司給你安排了個更輕鬆的崗位,讓我去好好休息把。

說完我就清楚,我是被架空了,面對人生中第一次被調崗,我整個過程都是懵逼的狀態,想反駁都沒能說出話。在我調崗之後,果然原來的職位第二天就坐上了人,老闆都是預謀好了的,調崗降薪是必然,我也沒有耐心跟他繼續耗下去,那點補償金就算在加薪裡面吧。

後來才想明白,這個老闆是用加薪這個緩兵之計暫時留住我,然後趕緊讓HR在網上招聘合適的人選,等到招到之後,再將我一腳踢走。

不知道別人的辭職變加薪的最後是否跟我一樣慘,但希望被加薪留下來的朋友們長點心,離職的時候還是果斷點,別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惑了。


共享人才


那就繼續工作唄。

辭職變成漲工資,職場當中常有的事

我一個同事之前就一直鬧著想要辭職,他之所以辭職是因為他找到了下家,而且那個下家一個月給他32,000,他在這家公司只有27,000。然後他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領導的時候,害怕辭職不成功,讓我陪著他一起去。

怎麼說呢?他在公司當中也算得上是技術骨幹,對於技術骨幹公司領導在沒有絕對意義把握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送走的。

果然,我和他進入辦公室之後還沒有說話,公司領導的臉就冷了下來,告訴我們想辭職門也沒有。

然後我那個同事說,人家另一家公司給他32,000,這一家公司只有27,000,多出來5000塊錢呢。

公司領導聽了二話沒說,直接把他的工資漲到了35,000。

如果現在沒有記錯的話,他年前又漲了兩次工資,應該月薪在5萬左右了,比我只差2萬塊錢。

漲工資就在公司待著唄

這玩意兒就沒法說,公司要是給你漲工資的話,就已經給你面子了,給了你面子你就不好再做反駁了。

換句話來說,公司只要一給你漲工資,你就欠了公司一個人情,這個時候要走,就很容易被公司領導說你這個人不懂事。

而怎樣能從不懂事變成懂事呢?那就是拿了工資之後努力工作,不辭職就好了。

正常情況下,只要漲的工資超過了我們的預期,那就在這家企業工作吧,最起碼公司領導已經注意到了你,並且覺得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才,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死不放手呢。

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十年職場培養師經歷,持續輸出優質職場文化,全方位解析職場難題,希望大家關注@職場全能王!

職場全能王


這種情況在我們公司至少發生過三次,因為這三個人都是我的朋友,所以記憶深刻。但只有一位朋友升職加薪,其他兩位在留下來幾個月後,都相繼二次辭職了。

我參照他們打算辭職開始,到漲工資,再到最後的升職/離職的過程,總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打算離職時,分清主動離職還是被動離職

我們打算離職時,肯定有說服自己的原因,我們需要將辭職的原因分成兩部分,即主動離職和被動離職,因為這兩種辭職影響著我們是被公司留還是拒絕。

1.主動離職的情形

主動離職就是我們自身感覺要離職,和公司關係不大。主動離職的可能情況有:

  • 這份工作確實不適合自己;
  • 這份工作的內容自己已經掌握,學不到新的知識;
  • 自己已經在外面找上了工資更高的工作,而不願和公司說。

2.被動離職情形

被動離職其實就是我們自身離職意願不大,但公司環境不允許我們繼續做下去,可能情況有:

  • 直接主管更換後,自己不適應;
  • 工作中得罪了領導,領導給你穿小鞋;
  • 工作多年,工資一直漲不起來。

3.什麼情況公司會留你?

如果你是主動離職,可能你離職不堅定,公司也看出你比較猶豫。如果你離職後,公司還需要培養新人頂替你的崗位,因此會給你漲工資留你;

如果你是被動離職,公司留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更高層的領導還是比較認可你,想讓你留下來繼續工作,隨後在依照實際情況做決定。

二、漲工資時,分清是真漲工資還是假漲工資

你提出了離職,公司給你反而漲工資,證明你在公司還是有一定的工作價值,但不可高興太早,認為公司漲了工資,我就繼續安安心心的待下去。你要考慮公司到底是真漲工資,還是假漲工資。

1.真漲工資的情形

公司漲了工資而留下你,並且按照你辭職時提出的要求,委派你去外培訓,給你跟進重要的項目,給你更高的平臺,進一步鍛鍊你,這些情形說明公司給你漲工資,真的是覺得你是一位被公司忽視的人。

2.假漲工資的情形

公司給你漲了工資後,雖然你也在核心崗位上,但是你的工作重點成了培訓部門員工,大的項目讓你成了輔助,這些情形不管給你漲多高工資,都是假的,當你培訓會新人以後,你被迫辭職就在眼前。

三、所處崗位的稀缺度

公司的崗位,分為普通崗和稀缺崗,具體區別如下:

1.主要業務的普通崗(稀缺度低)

公司的崗位,不是每個崗位都會招聘夠足夠的員工來工作,對於公司的主要業務,肯定要有富足的備份人員,以免人員短缺而影響主業;

舉個例子,我們公司的主要業務為機械加工,所以在機械方面招有很多的機械設計人員,如果機械人員提出離職,若為骨幹,公司會挽留,但不漲薪幅度不會很大,畢竟不能讓其他員工認為辭職就能漲薪。

2.輔助業務的稀缺崗(稀缺度高)

但對於公司非主要的業務,如果你的崗位又不可或缺,公司一般不會招聘很多的備份人員。因為這類人員多了提升不了主業,增加不了效益。

還是我們公司的例子,如果是電氣設計人員離職,由於公司電氣為非主要業務,而生產加工也不能缺少電氣人員,但又不需要那麼多備份,所以電氣人員一旦提出離職,公司就比較重視,通過較大漲薪而留下來。

四、三種情況綜合類比,決定你是留下升職還是留下二次離職

由於上面已經介紹了影響漲薪和留下來的三個條件,那這裡我們直接結合實例來回復具體情況:

1.主動離職,崗位稀缺,真漲工資的情形,是留下來不僅升職還加薪的情形

唯一那位升值漲薪的朋友,他就是公司的稀缺崗位,電氣設計人員,感覺在公司做的不舒服,想換一個環境,但公司一時也招不上他這麼優秀的人才。

就算利用他給公司培訓人員,因為崗位稀缺,短時間也找不上合適的人員頂替他,所以公司只能滿足他離職是提出的的要求,目前已升職加薪,進入中層。

2.被動離職,崗位普通,假漲工資的情形,是留下來沒幾個月就二次離職的情形

另外兩個朋友,就是這種情形,他們是機械人員,技術也很好,但他們在工作中得罪了主管上級。

他們要離職的時候,由於他們所做的項目,一時半會沒人接手,因此公司選擇給他們加薪後,讓他們繼續做完項目。

但當他們的項目完成後,主管就開始繼續排斥他們,不給他們重要項目,導致他們工資低,又受氣,從而選擇了再次離職。

以上,是我從自身朋友的升職/離職的情況中,總結出對職場員工打算辭職,結果最後反而漲工資的情形做出的解答,真誠希望能幫到題主。

歡迎關注@劉一陽,專注分享職場生活點滴思考。


劉一陽


這兩天也遇到這個問題,本人程序員,跟在公司一年半漲薪百分之八,有個和我做一樣的公司大神來兩年半漲薪百分之九,看不到希望,出去找了工作,先和領導提了一下,領導挽留,打感情牌,談完話以後領導去申請漲薪,但我知道漲的幅度有限,自己抽空出去面試拿到offer,漲幅百分之二十七,又跟領導說了一下,領導說漲薪別讓我著急,其實自己不想在這待了,薪資是一方面環境也是一方面,感覺沒有出頭之日,現在負責一條產品線的研發,但是感覺也就這樣吧,很討厭打感情牌,我寧願他不給我申請漲薪,這樣估計也走的心安理得一點。七個程序員要走四個,一個還在觀望。


青蔥人生歲月安好


[捂臉]我初中同學,高中畢業上了軍校,當了幾年兵,結婚了想轉業,結果一打轉業報告,領導就讓他進修回來就晉級,其實主要是他業務能力強,結果同期畢業的人家才提上尉,他已經是校官,給他無奈的。然後別人軍齡18年允許自謀職業,他還是那個最可愛的人,他妻子判了他10年。然後,他說,當初覺得考空軍帥,哪如去陸軍轉業容易一些。其實我想他說是那麼說,等他脫去軍裝的時候一定會落淚!


甜馨們的家


真的有這種情況,如果公司處理得不好的話,結果會非常麻煩!

一、一個典型的案例

2017年11月,我給寶安區一家賣檢測設備的小企業做管理諮詢,主要是幫他們公司搭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當時,我正要把他們原先的薪點薪級表改為寬帶工資表,老闆殷總突然找我來了。

殷總說:“他們企業的一位老員工要離職了,這位老員工是生產部經理,怎麼勸都留不下來,非常頭疼!”

我問:“他在公司多久了?這個崗位重要嗎?有沒有其他員工可以提拔起來代替他?”

殷總答:“他在公司已經7年了,這個崗位比較重要,他手下的幾位員工,來公司還沒多久,暫時替代不了,如果去外面招人,有相關經驗的人不多,因為賣這種設備的公司本來就不多!”

我繼續問:“他目前的工資多少?如果你想挽留他的話,準備給他加薪嗎?”

殷總:“他目前的工資是5000元,跟他聊了三個多小時,也答應給他加薪,但是,他說了,如果沒有達到13000元,他肯定是要走的。”

“什麼?一下子從5000元調到13000元,這個調薪幅度太大了。我們做薪點薪級表的時候,已經規定了一次調薪不能超過3個等級,除非是職位變更,比如,直接從經理提拔為總監或者副總經理。”我感到很非常驚訝!繼續問:“能不能分兩次調薪,先調5000元,一個月後,再調3000元?”

“他要求必須一次性調到13000元。所以,現在非常頭疼!你能不能找他聊一下?”殷總突然問我。

“老闆已經跟他聊過了,我再去怎麼聊,估計也沒用了!您願意給他加薪8000元嗎?”

殷總說:“願意啊!還有其他麻煩的事嗎?”

“肯定有!就擔心其他經理也要求你加薪!你更加頭大!”

“那要求他保密唄!”

“在民企,保密不了,其他員工馬上會知道的。要不,我去跟他聊一下吧!”

當我找到這位姓陳的生產部經理之後,發現:他是我的老鄉,也是廣東雷州人。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這5年來,老闆一直沒有給他加薪。所以,他決定要走了,並且新單位給出的薪資待遇是每月10000元,還有年終獎。

這一回輪到我徹底無語了,5年來,一分錢工資都沒加!剛開始以為是員工很過分,現在才發現:老闆殷總更加過分!

二、辭職漲工資,能否留住人?

筆者從事HR管理工作多年,我的觀點是:如果到了員工真正提出離職的時候,再給員工漲工資,這個時候,可能就有點晚了。

所以,筆者的建議是這樣:建立科學的薪點薪酬表,同時做好薪酬市場調查。每年都給員工漲工資,績效好的按薪點薪級表來調薪,這叫“個調”,績效一般的,每年也要加薪,比如,200元,300元等,這叫“普調”。


陳權高級顧問


還真巧了,我這幾天就遇到這種情況了,雖然結局跟你的差不多,但我遇到的事比你能嚴重些。

我們公司與某個地區的政府合作要建立一個創客工廠,但是因為老闆名下有三家公司,因為我跟著他幹好幾年了, 於是想把北京這家公司的法人先轉到我頭上,這法人可不是那麼好當的,起碼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於是我婉言拒絕了,但因為老闆比較信任我,可能也是算計我吧,於是就各種協商。

我這個人比較倔強,只要認準不可以的事情你怎麼商量我都是沒用的,正好也趕上房租到期,還沒開始找房子,所以我就跟老闆說我不想幹了,我就說房租要到期了,房東要漲價,再找房也要再次支付中介費,我與老闆溝通婉言表達的意思就是我不想幹了,法人也不想當。可誰知劇情出現反轉,老闆給了我假期讓我慢慢找房子,然後告訴我就是讓我當個法人,因為他比較信任我所以讓我當,說我辭職是不對的,意思就是說找別人當法人,然後不讓我辭職。

言歸正傳,我覺得你辭職最後鬧成漲工資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你的能力對公司而言是剛需,並不是說你非常重要,而是因為你的存在會讓老闆和管理者非常的省心,說的現實些,就是你的價值要高於其他人,所以老闆寧可多發你一些工資也不想你離職、

2)你的人品對公司而言比能力重要。職場上有這樣一類人,明明沒有什麼能力,工作表現也一般,但職業操守卻特別好,對企業的忠誠度幾乎可以達到100%。所以這類人的存在並不是為了讓公司更上一層樓,而是作為基石,作為老闆最信任的人而存在,要知道現代職場能遇到一個完全忠於企業的員工實在是太難了。

3)做給其他的員工看,要知道作為老闆和管理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更不是隨便說幾句鼓勵的話,訓斥一下員工就可以做好企業。他們需要恩威並施,需要籠絡人心,而你很可能成了籠絡人心的榜樣,所以留你的原因無非是讓員工看到老闆和管理者重視他們。

不過,你遇到的這件事我覺得這是家好企業,畢竟我們辭職的原因大致相同,不是錢少就是做的不開心,雖然我們不會為了錢去工作,但工作的本質就是為了錢。如果是我的話,我想我會留下來,畢竟還是幹著之前的工作卻多賺了很多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