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們是賣房回農村,還是到城裡買房?

蘇漂小哥哥


農村有我的爸媽,由於疫情原因,過年一直沒能回家跟爸媽吃頓團圓飯!現在期盼疫情能早日過去,回爸媽家,好好陪陪他們!

我現在住在即墨縣城裡,和我的老公,寶貝還有婆婆在一起生活!我們一家五口很幸福,婆婆帶娃,我開店,寶爸上班!城裡就業機會多,交通比較便利,最重要的是寶寶的教育問題,大寶今年上一年級,師資方面,教育設施和環境,城裡會更好一些!所以,疫情過去,我們依然會生活在城裡。我和老公商量,帶我們年邁的時候,回老家生活,我喜歡農村的那份寧靜!說到這裡,有點久遠!不過,最終是哪裡有爸媽哪裡就有家,農村有爸媽,城裡也有媽,所以農村和城裡都有家!幸福啊,只期待老人能夠平安,健康!

針對這次疫情,我深有感觸。為工作的原因,從事藥店工作,作為疫情的第一關卡,一個哨兵,嚴格按照藥監衛健委的要求執行工作!針對於進店的購藥顧客必須是戴口罩的,,必須登記身份證,測體溫,退燒感冒止咳藥做登記銷售,以便於相關單位調查冠狀病毒疑似病例!我相信在國家政府的嚴防死守的管控下,待春暖花開之際,疫情也會很快的過去!





銳寶貝與書寶貝


我們都以為住在農村好。這裡有我們的鄉親父老。我們的老屋回憶。池塘裡摸魚捉蝦,河邊洗澡,晚上捉知了。樹上摘櫻桃,掏鳥蛋,放風箏,在草地裡打滾過家家……我們這些農村人對農村有那麼多的愛和不捨。

這次疫情讓全國人都留在家裡沒法出去。但我們每天的節目就是找人打牌玩手機。再也沒有辦法安心的放風箏,摸魚捉蝦了,因為每天都有無數的憂慮。房貸怎麼辦?車貸怎麼辦?小孩兒開學了學費怎麼辦?這次疫情過後相信房價可能會受到點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應該不會太大。因為還有無數沒有買房的人還在嚮往著買房。因為城市裡面有工作,有教育有醫療。有我們需要的一切。相反的是有錢的人。可能會更向往農村。因為他們賺夠了養老錢,需要的是美好的環境來養老。但我們這些本來就是農村的孩子不行啊。我們上有四老。下有二孩。我們要為四老賺到養老錢,為二孩賺到學費,房費,彩禮費,至於我們自己,暫時還安排不下……針對這個提問,我只能給個驢頭不對馬嘴的答案:

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








農村劉二胖


我現在農村,即使疫情過後,我還是希望在大城市生活,真的受夠了農村的泥濘,啥也不說了,看圖吧




雲兒霏霏


城裡有房,有收入

村裡有家,有田地

個人認為,這才是最好的

城市

發展機會更多,各項設施,教育,醫療等等會遠遠高於農村

農村

收入會低一些,但是幸福指數遠高於城市,不管是生活節奏,生活環境,飲食起居等等也會遠遠優越於城市

而這次疫情,個人認為,對城市的影響要大於農村!

城市買房,會是很多年輕人的追求,希望在那裡定居,奮鬥,有一個更高的一個平臺!城市的房價同樣也讓很多人望塵莫及,可能是兩代人的積蓄加一屁股的外賬。

農村生活,我想不會是年輕人嚮往的,農村的生活或許更適合中老年人,他們的重心已經不再是拼搏,奮鬥,他們更關注的可能是生活品質。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看當事人的想法,我認為,當我年輕時,我更希望在城市買房,有更多拼搏的機會,但是當我老了,退休了,我也一定會回到農村老家,除了清新的空氣,淳樸的村民,無公害的食物和蔬菜。

更重要的

這裡是我的——根!



河洛小康


抗擊疫情是當前頭等大事,我們一直堅守在最前線,所有的人只有一個想法,凝心聚力,眾志成城,嚴防死守,血拼到底。從目前看,我們縣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趨於穩定。大家有信心,也有具體措施,戰勝疫情。

疫情過後,我們還是居住在小縣城,一家人已經在這裡生活20多年了。從工作方面講,離單位很近,後方有保障;從生活方面講,購物、就醫、出行、孩子上學等都很方便;從人際交往方面講,這裡有同事、同學、朋友,情分慢慢積澱起來,猶如老家。

我們從小生活在農村,那裡風景秀麗,松柏參天,是原生態的天然氧吧。老家雖貧窮落後,但民風淳樸,為人厚道,這是我永遠思念、牽掛老家的情結,兒時的趣事至今常常縈繞夢中。現在,那裡有本家叔伯、鄰里親戚,每年我們總要找理由回老家走一趟,見到他們(她們)如同見到自己父母一樣自然、親切。

如今雖然不會常住老家,但老家是我生命歷程中最為重要的站口,是我生命的根,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永遠的記憶。











南海之旅



天遼地寧環子


疫情過後,城裡有房也不賣不回農村;因為一般城裡有房,都有穩定工作,即使沒有穩定工作,找工作相對容易,收入比在農村種地的收入多;因為城裡有便利的交通,好的醫療條件,優質的教育資源。生活消費隨心所欲,商品品種齊全;美中不足的是,交通擁堵,空氣質量差,消費高。疫情過去,城裡買房看自己的需求和經濟壯況來定。工作等原因,經濟壯況好,必要買的可以買,經濟壯況不好的,工作不穩定可以不買。城裡優越的條件農村沒法比,農村的好處是空氣新鮮,景色好,生活在田園之間,消費低,農村人好客,有家的味道!




邦淇香


作為一個在深圳工作了三年的白領,站在我的角度談談我的心得吧

首先疫情屬於不可抗拒因素,不論是地震或是非典,亦或是此時全民參與的抗擊新型肺炎病毒,我們終會取得勝利,生活終將變得美好,對於住房這個長久問題來說沒有直接的影響,相信提出這個問題主要是抗擊災害這個過程因為人口分佈和流動性的差異,會顯得嚴重程度不一樣,城市也許因為人口密度大造成災害嚴重,農村人口密度低,流動性小災害程度較小,覺得農村更安全。

我父母也是在農村買來一個現在農村很流行的“小別墅”,一年回去住一次,常年在外地做生意,這次疫情一家人在老家“宅”,但是時刻關心的還是什麼時候能復工,另外我親戚家在城裡買的房,這次疫情在城裡“宅”,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同時城裡環境衛生和醫療保障更到位。

所以城裡有房對於在城裡工作上班的來說更有優勢,農村生活節奏慢,但是對於需要賺錢的大部分來說畢竟一年只能住一兩次。




走世界看生活


作為一個離井背鄉,在外打拼多年的拼搏者來說,目前還困在家裡,還未返回工作城市。

不僅是疫情問題,其實世界上,大了說,宇宙萬物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現在信息時代,世界一端的事情,很快都能知道。

不能認為出現了疫情,遇到了災難就立刻退縮,正常是要面對問題,跟隨國家政府政策,合理安排自己的下一步工作。

另外一點,目前農村環境好,也有很多創業機會,並非一定要擠破頭皮去城裡扎堆。

所以,純粹為了疫情賣房賣車,逃離城市,並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關鍵如何定位,是落葉歸根,職業規劃,多陪伴父母,或有能力有技術回鄉帶領大家致富,這才是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





靜心永年


農村留要留一處住宅,那是兒時經歷的回憶!在農村沒有所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沒有繁花似錦、也沒有城市的喧囂,和在異鄉生存的壓力。

在農村那種田園生活,慢節奏的生活是在城市裡體會不到的。

在城市選擇一處對自己對家人有益的房子,可以考慮賣起不了作用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