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家人得了中度抑鬱症,你該如何專業地幫助他們?

太上老君的小外甥


主動而來希望能幫到因抑鬱而困惑、煩惱的家人們。雖然不是專業但也有經歷過而走出來的經驗,抑鬱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人體內肝失疏洩,脾溼健運,心失所養。人體氣機鬱結不舒暢而引起五臟氣機阻滯所致。患者通常睡眠不好,情緒低落,覺得自己無能無用,缺乏興趣,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缺乏快感。中醫從人體的內部入手,調節身體的平衡,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通常純中醫手段效果慢,治療時間長還是通過西醫的手法效果明顯。其次個人認為關鍵家人對此病有一些認知,在關鍵時刻能幫助病人調整心態,多主動的去關心,交流。讓病人多做自我訓練,從根本改變對現有狀態的認知一一這不是病只是自己的一個壞習慣,有改變壞習慣的信心和意念。



活在當下1406554


我是抑鬱症自救的康復患者,我把切身體會分享給你吧,首先你要明白一點中度抑鬱症使勁一擺就能順過來,當然你要用對方向,我中度抑鬱的時候我給家人求救過,是那種有點扭捏的求救,家人可能沒有當回事,平時我是比較開朗,外向的人,直到自殺搶救過來,家人才知道我是病了,那時候抑鬱症還沒普及,還不太清楚瞭解抑鬱症,現在比較重視了,因為抑鬱症真的是病了,前期去做心理疏導,也都是鼓勵你加油,萬變不離其中的雞湯,不能說不管用吧,多少也管用,最主要的是患者本人的自救慾望,不想再這樣,不想世界被灰暗一點點吞噬,我想活,就是就像電擊一樣,刺激你本能的求生慾望,你開導他,不如試著讓他接納。雖然很難,試試總有希望。


別慌會來的


家裡有人得了中度抑鬱症,該如何幫助他們?問對人了,我是精神科醫生,我可以幫助你回答這個問題。中度抑鬱症是什麼概念?是完全不能依靠非藥物治療的方式去緩解的,所以中度以上抑鬱症一定要儘快就醫並開展藥物治療。



抑鬱症是有明確生物學特徵的醫學疾病 這一點與很多人認為的心理問題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抑鬱症不是通過說教就能好的。起碼目前的醫學早就認證了這一點,輕度抑鬱症可以嘗試非藥物治療方式,或自我調整的方式去治療,但中度以上抑鬱症只能通過藥物幫助治療。

想必你的周圍有很多“告誡”你不要吃抗抑鬱藥物的“聰明人” 但他們畢竟不是醫生,別的病知道不嘗試治療直接去醫院找醫生 為什麼抑鬱症反而做不到?


如果你真的想幫助抑鬱症患者,就應該瞭解一下真正的抑鬱症知識,然後勸說你的家人在你的陪同下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相信你的抑鬱症一定會因為規範的治療而緩解的。

為什麼要囑咐你去看醫生?因為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國家太多了,我親眼見到的例子也太多了。甚至我們所有抑鬱症患者中還有80%沒有接受規範的治療,而這部分患者的抑鬱症狀大多慢性發作,進行性加重,直至最終因病致殘。。

讓科學幫助你對抗中度抑鬱症,千萬要做規範治療的20%,有問題留言,我會幫助你的。


我說精神


先說說我是怎麼走出來的

1、寫日記,主要是針對自我反省。把自己為什麼會有情緒化,寫在日記上。然後去克服情緒化,也寫下來。

2、每天睡5個半小時活著6小時,中午12點覺得累了可以睡一小時或90分鐘,補覺。這是培養你的積極性,你會覺得做事更有積極性。

3、食物以清淡為主。一天三頓飯以外,零食堅決不能吃。夜宵也不能吃。這樣更有精神。

4、禁慾

5、運動。這裡我還是要推薦跑步1~2公里長跑,早上跑是最好的。(在工作不累的前提下)

6、每天堅持洗碗

7、不準看暴力片(包括武打片、動漫武打片、警匪片、拳擊類)反正有關動作片都不要看。不準玩手機或者電腦遊戲,一律不能玩。悲情劇,帶有哭戲的也不要看,動漫也一樣。色情片更加不能看,還有戰爭片不能看,恐怖片也不能看。只有喜劇片可以看。都市劇可以看看,勵志片可以看。最好是看新聞。不好看娛樂。看書也是如此、暴力、色情都不能看。

(這個很關鍵)

以上只要堅持住,相信一個月就會變樣了。要對自己有信心。


天天讀報uu


我們首先要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抑鬱症是一個人因為思想認知、思維邏輯習慣、智慧水平有限,遇到生活中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些事情不會處理(處理不了),而讓自己的一些情緒或者身體狀態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的一些綜合(症狀)狀態的一個名稱。。。抑鬱症患者是在一個困難的(痛苦的)狀態中,這樣的狀態讓患者痛苦不堪,並且不能自拔。。。。我們知道了這些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如何面對生活中自己的親人抑鬱、抑鬱症以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如何處理了。。。。抑鬱症患者需要“恰當的愛”、需要“理解”、“鼓勵”、“支持”“幫助”,不需要“指責”“抱怨”“挖苦”“嘲笑”“詛咒”“打罵”。。。。需要親人的“引領”“引導”,,,如果親人和抑鬱症患者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如果時間方便,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引領”引導”抑鬱症尋求專業幫助,尋找正規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尋找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幫助訓練,指導學習成長改變,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讓抑鬱症性心理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羅桂田心理諮詢


根據美國一家機構公佈的數據顯示,在人的一生中,有大約8%的男性會患上抑鬱症,女性患病的概率則是15%。如果抑鬱症真的這麼普遍,那麼我們該如何識別抑鬱?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裡的內容來看,當一個人具備以下條件時,可以確定其具有抑鬱症。

A、在同一個2周時期內,出現5個或以上的下列症狀,表現出與先前功能相比的變化,其中至少1項是(1)心境抑鬱或(2)喪失興趣或愉悅感。1. 幾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既可以是主觀的報告(例如,感到悲傷、空虛、無望),也可以是他人觀察到(例如,表現為流淚)注:兒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現為心境易激惹)。2. 幾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於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興趣或愉悅感都明顯減少(既可以是主觀陳述,也可以是觀察所見)。3. 在未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或體重增加(例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原體重的5%),或幾乎每天食慾都減退或增加(注:兒童則可表現為未能達到標準體重)。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過多。5. 幾乎每天都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滯(由他人看得出來,而不僅僅是主觀體驗到的坐立不安或變得遲鈍)。6. 幾乎每天都疲勞或精力不足。7. 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或過分地、不適當地感到內疚(可以達到妄想的程度,並不僅僅是因為患病而自責或內疚)。8. 幾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減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猶豫不決(既可以是主觀的陳述,也可以是他人的觀察)。9. 反覆出現想死的想法(而不僅僅是恐懼死亡),反覆出現沒有具體計劃的自殺意念,或有某種自殺企圖,或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

B. 這些症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C. 這些症狀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注:診斷標準A-C構成了重性抑鬱發作。)




失眠焦慮抑鬱痊癒


首先想說的是,如果有家人已經被診斷抑鬱症了,作為家人,去買幾本書看看,瞭解一下這個病是很有必要的吧。

其次,一味遷就不是解決任何問題的辦法。

理想的解決方法: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患者學習如何和抑鬱相處。

心理治療領域有很多和抑鬱相處的技術。找到好的諮詢師會指導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不要想當然的提口號:我們要戰勝抑鬱。

抑鬱情緒某種程度上來說,和風雨雷電一樣正常,這也是很多人常常諷刺患者的“你以為只有你抑鬱啊,我還抑鬱呢。”其實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為抑鬱情緒本身就是一個自然現象。姑且用“下雨”來做比喻吧。抑鬱症可以理解成“水災”。你不可能戰勝“下雨”,但你可以儘可能避免“水災”。

不用戰勝“抑鬱”,也戰勝不了。我們只需要學會和它和平相處就可以了。

家人學習如何陪伴和支持抑鬱症患者。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去醫院,正規治療,該吃藥吃藥,該心理治療心理治療。

最後,平時多努力讓抑鬱病人開心,想辦法讓他笑,多給予鼓勵,雖然可能是很困難,但是請加油吧!



UTERAM


對於抑鬱症,人們存在很多的誤解,從而對患有抑鬱症的他人採取了不恰當的應對態度,雖然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苦惱。那麼,如何對待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廣州心理諮詢支招。

  一、瞭解抑鬱症

  為何人們會誤解“抑鬱症”呢?因為很多人並不瞭解什麼是抑鬱症。沒有任何關於抑鬱症的科普被納入到我們的必修教育體系中,所以人們會傾向用已知的經驗去做聯想和判斷:把聽來的抑鬱症的表現(情緒低落、失眠、不願意社交等)和由於性格內向、脆弱、想太多導致的負面情緒聯繫起來,甚至劃上等號。

  其實,抑鬱症是一類(而不是單一種)複雜疾病,有生理易感性基礎,與後天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導致人體表現出的一系列“抑鬱症狀”的持續動態過程。抑鬱症的症狀如下:

  1.情緒持續化低落。覺得空虛,沒有價值感

  2.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失去興趣

  3.食慾激增/喪失,體重明顯變化

  4.睡眠出現問題,失眠/嗜睡

  5.行為發生改變(煩躁/行動緩慢)

  6.疲勞,沒精神

  7.自我評價低,消極思維

  8.思維遲緩,注意力不集中

  9.有死亡的念頭

  10.持續兩週以上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如果你出現:01情緒每天都低落、空虛、沒有價值感;02你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喪失了興趣;03疲勞、思維遲緩;這三項中的任意兩項,而持續兩週以上,你就處在罹患抑鬱症的高風險之中,請一定去專業機構尋求診斷和幫助。

  二、陪伴TA ,給TA關注、尊重、接納與愛

  人們對“抑鬱症”的常見反映:“你生活條件挺好的了,你還不滿意,還想怎樣 ”、“抑鬱症?瞎扯!你這種逗比都能得抑鬱症,那全世界都沒有正常人了”、“抑鬱症啊就是想太多了”、“誰沒抑鬱過啊?神經病、內向、孤僻”、“別矯情了,就你事多,玻璃心”,“一看你就是抗壓能力太弱、意志力不夠強”……

  抑鬱症這個病最難最難的就是,完全不被理解。大家持有的態度是,要麼覺得你不是病,是作,要指責你;要麼覺得你是精神病患者,要遠離你。兩種態度都很殘忍。

  其實,抑鬱症患者已經陷入深度自責了,覺得別人都能好好的,為何就我有問題?他們會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好,給別人添麻煩了。外界不明白他們是真的生病了,而且這種病還很複雜,從而產生許多的誤解或輕視,這會讓抑鬱症患者陷入孤獨與絕望,讓本就黑暗的生活雪上加霜。

  大眾目前對於抑鬱症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認識。比如通常會去勸處在抑鬱狀態的人:“誰沒有不開心的時候,你想開點就好了”、“多出去走走,呼吸下新鮮空氣就好了”……這樣的勸解雖然是為了對方好,出發點是善意,但對於陷入抑鬱的人來說,他們根本不需要周圍人的這種大道理,而且,這種輕描淡寫的勸解,是對巨大痛苦的否定。

  那麼,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是什麼?對待患有抑鬱症的朋友,首先不要輕易嘗試勸解對方,好比不是外科醫生就不要拿手術刀給人開刀一樣。親人朋友的關懷如果選擇了恰當的方式,對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

  恰當的方式是:給他們關注、陪伴、尊重與接納。1.不試圖改變對方,允許他們表露出痛苦、悲傷、憤怒等情緒; 2.不把他們當成奇怪的人,而是把抑鬱症當成感冒、發燒、闌尾炎這樣正常的病。抑鬱症被稱作情緒的感冒,當然它的症狀比感冒嚴重得多。3.請讓他們感知到,生病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無辜的,不管發生任何事,我們願意陪他們一起去面對。

  三、鼓勵TA就診,遵醫囑吃藥,求助心理諮詢

  相比其他致命之疾來說,抑鬱症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治癒的。但許多人誤以為,人只有嚴重到對生活完全喪失興趣,才值得去尋求幫助。抑鬱症患者往往很聰明亦很努力,他們常常在有初期症狀的時候,咬牙堅持,認為自己大概只是矯情事兒,挺一挺就過去了,他們甚至更苛刻地要求自己像個健康人那樣生活、工作。

  喬任梁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有網友通過舊有信息扒出喬任梁曾經通過聽音樂、寫字畫畫、旅行等方式放鬆身心、努力自救。然而,對於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來說,扛著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辦法,因為這不是一個僅憑意志就可以與之對抗的疾病。而且,喬任梁在生前最後一段時日裡仍在劇組高強度拍戲,可能對病情也是不利的。

  更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方式是:倘若你感覺不適,請及早尋求專業的診斷和幫助。就像口渴了要喝水,骨折了要養傷,抑鬱症作為一個生理、心理可見的疾病,它值得你認真地給它一劑藥方。

  而且,與抑鬱症的抗爭不僅是患者一個人的事,也是作為親朋好友每個人的事。如果發現身邊的朋友陷入了抑鬱症,請鼓勵他們及時尋找專業的治療。


聽說吧心理諮詢


你頭條或者微信關注: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你就好了,讓他看看,我是受益者


裳恩


我好像也抑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