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熱議穩汽車消費 限購“鬆綁”、稅費減免受關注

2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刊登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明確指出:“擴大消費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在穩定居民消費的措施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對此,多位汽車行業專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對於促進汽車消費是絕對的利好消息,刺激汽車消費對於改善目前汽車產業面臨的困難非常重要。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正面臨發展壓力。自2018年7月開始,中國汽車業已經連續負增長18個月,而新冠肺炎疫情又使汽車產業雪上加霜。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網絡信息發佈會上指出,疫情對國內汽車工業亦產生了一系列衝擊。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企業生產進度受阻、企業出口困難增加、中小企業資金鍊斷裂隱患加大,以及企業應對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等因素,對本來就下行壓力較大的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影響。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受訪的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統計表明,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於2003年非典,將令原本處於調整期的汽車行業雪上加霜。

而來自於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預測顯示,今年2月汽車零售銷量預計下滑30%以上。

在此環境下,中央、各地政府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出臺政策為企業減負,提振消費,顯得至關重要。

事實上,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鼓勵居民私家車出行的政策也在近期逐步實施。

2月15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為加強公路保通保暢,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力支撐,經國務院同意,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具體截止時間另行通知。

此外,地方政府開始出臺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日前,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率先發布《關於印發佛山市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對市內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2000-5000元的資金補助,打響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第一槍。

同時,為提升當地消費者在汽車消費方面的積極性,佛山市還在簡化購車登記手續方面作出規定,例如增加機動車登記服務站數量、增加機動車登記服務站可辦業務種類、簡化汽車抵押登記手續、優化汽車登記業務流程等。

作為促進佛山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加快推進汽車消費市場轉型升級的重要保障,上述通知將自今年3月1日起實施。

明確政策目標是關鍵

“目前疫情及相關情況尚不明確,需要主要零部件和整車企業提出相關建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方面表示,去年國家對汽車的消費促進出臺了很多政策,如果能把包括刺激二手車流通、解除限行限購等一系列汽車消費政策落實,則對國內汽車市場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記者梳理發現,自2019年以來,為了穩住汽車消費,相關部委已多次在政策中提及促進汽車消費措施。

2019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發佈《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措施”以促進汽車消費。

2019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的《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政府,應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且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釋放汽車消費潛力”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要穩住汽車消費的大頭,研究取消限制消費的政策。穩住汽車等消費大頭,破除汽車消費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推動汽車限購政策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

另外,商務部、發改委等十部委還發布《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提出涉及汽車下鄉、皮卡進城等六項消費刺激措施。

“以上這些政策是很好的方向,但刺激消費的效果不是特別顯著。” 2月17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是方向目標不明確。

“當時政策制定是為了改變體制機制障礙,沒有一個確定性目標,比如為拉動整個汽車工業服務、保證汽車和消費都要回升到合理的水平。”崔東樹表示,“此次政策思路面對的是突發疫情對汽車消費帶來的影響,促銷費目標明確,因此,我們有信心2020年汽車消費能恢復起來。”

限購城市如何“鬆綁”?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明確指出“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

據崔東樹預測,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減少2020年汽車銷量約百萬輛,當前限購地區的汽車號牌配額總數約50-60萬個,若能新增20-30萬個配額,將對提振車市有一定貢獻,並能促進消費者信心恢復。

因此,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等限購城市能否響應號召放開汽車限購政策成為業內普遍關注的問題。

“對於北京、上海這樣的限購城市而言,如果不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增加牌照配額的難度也很大,短時間內放開限購或增加牌照的可能性不大。”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此前,在號召解除汽車限購政策方面,在2019年有廣州、深圳兩地響應政策,對搖號指標上進行了鬆綁,增配18萬輛搖號指標,貴陽部分放鬆了汽車購買限制,而其它限購城市未作出反應。

“交通擁堵和環保一直是北京市的難題,相對於其他城市,北京有其特殊性,如果要完全放開,難度非常大。”崔東樹告訴記者,在城市約束性比較大的地方,需要政府創新工作的能力。

“實際上還是要給消費者一個購車的理由,讓消費者有一個安全出行的環境和購車消費的合理想法。”崔東樹告訴記者,最有效的措施是減稅,“比如減免個人所得稅,如果買車的話跟買房一樣可以抵稅,也給消費者一個更好的理由,而且對國家來說損失並不是特別大,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的辦法。”

此外,崔東樹認為,其它一些稅費的減免或者汽車使用成本下降也會促進汽車消費增長。

“鼓勵消費者加大購車力度,需要有一些很好的具體措施,真正拿錢去做補貼,各級財政都有一定壓力,但從減稅的角度去做的話就會輕鬆很多。應該更多用稅收的手段去激勵購車消費。”崔東樹告訴記者,“2009年和2015年兩次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都採取了部分稅減半的政策,實施效果良好。”

在崔東樹看來,從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所有車輛通行費政策就是減少汽車使用成本的有效政策。

“疫情之下,所有的政策都應該比去年要更紮實,才能夠平穩渡過疫情。”崔東樹認為,“目前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目標是要解決疫情影響的短期問題,不要給長期發展留下後患。”

此外,針對近日佛山市出臺相關鼓勵汽車消費並提供購車補貼的政策,崔東樹表示這將對佛山以及廣州市周邊汽車消費有明顯的提振效果。

“我認為這將促進佛山周邊地區的購車需求,也會拉動廣州的需求,讓很多在佛山買車的消費者在廣州或者在周邊地區使用,對廣東車市也有穩增長的作用。” (編輯:何芳)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