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菜籃”保障生產戰“疫情”呵護民生

穩“菜籃”保障生產戰“疫情”呵護民生

2月17日,蓬溪縣紅江鎮紅江村村民在有機蔬菜基地採摘花菜。該基地共計2000餘畝,平均每天有40噸新鮮蔬菜上市,全力保障市民的“菜籃子”。 劉昌松攝

●目前,全市有在地蔬菜面積15.4萬畝,預計未來1個月可採收蔬菜面積約5萬畝、產量18萬噸

“大夥兒幹活時保持距離,離開前要仔細把手指、手掌、手腕洗乾淨,身上也要噴消毒液。每天高高興興做活路,更要健健康康回到家!”2月17日臨近中午,船山區唐家鄉東山村蔬菜基地內,富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籟光勝每天都要這樣喊上好幾遍。他說,前段時間,領導來東山村檢查督導,叮囑大家要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農業生產,身在農業生產一線,更要在蔬菜基地裡穩產保供、戰勝疫情。

種什麼有計劃 防疫情有辦法

“基地面積大概有560畝,種的大多是蘿蔔,而且每天都有蘿蔔向外運出。”籟光勝說,蔬菜基地產出的蘿蔔優先滿足遂寧市場供應,富餘部分再銷往北上廣等城市。

籟光勝坦言,每次蔬菜採摘、裝箱、上車的時候,也是他心裡最緊張的時候,因為作業時人員相對集中,防控措施需要做細到各個環節,基地殺毒、人員消毒、提醒工作距離等一個都不能少。

農業經營主體保生產、戰疫情,當地農業農村部門也在加緊跟進服務。當天一大早,船山區農業農村局經作站站長顧剛帶著籌集的一批口罩奔赴唐家鄉,第一時間發放給村民。

顧剛透露的一個信息也特別提振精神。他說,唐家鄉蔬菜基地冬季兩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6000畝,目前已基本結束。春季種植的青椒、茄子、黃瓜等蔬菜即將拉開,計劃在5月前上市,“保障全市‘菜籃子’,蔬菜基地穩得住。”

“素葷”都充足 搶春耕增產能

抓好農產品生產、保障市場供給,是當前的頭等大事。

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食用農產品保供組,先後印發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保障“菜籃子”產品生產應急預案的通知》等文件,統籌抓好全市農產品穩產保供和質量安全工作。5個工作小分隊也奔赴一線,不定期到各縣(市、區)督導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指導做好蔬菜等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

遂寧“菜籃子”有多豐富?我市專門組織人員對當前實用農產品生產能力摸底調查,對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實行每週統計制度。目前全市現有在地蔬菜面積15.4萬畝,預計全市未來1個月可採收蔬菜面積約5萬畝、產量18萬噸。

“菜籃子”不僅要有“素”,還要有“葷”。全市畜禽規模養殖場2600餘家,生豬存欄165萬頭、牛存欄11萬頭、羊存欄29萬隻、產蛋家禽存欄1068萬隻,肉類產品能充足。

春耕生產也在緊鑼密鼓推進。各地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搶抓春季播栽。指導規模養殖戶加快復產補欄,加大牛羊、家禽、水產等產品生產。

農業農村部門與發改、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農產品市場供求信息監測預警,及時掌握農產品產銷走勢和價格情況。推行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通行證管理制度,督促各縣(市、區)做好通行證開具和登記管理,確保蔬菜、豬肉等急需物資調運暢通。 (全媒體記者候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