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民警的剪影:通宵是家常便飯 眼睛已腫成“熊貓眼”

原標題:通宵是家常便飯 眼睛已腫成“熊貓眼”

一道民警的剪影:通宵是家常便饭 眼睛已肿成“熊猫眼”

清晨6點40分,成溫邛高速文家收費站卡口,冷風颼颼。車流中,身穿警服的民警楊桐負責指揮車輛有序通行,引導司機到體溫檢測點,配合醫務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試。

“您好!麻煩請問你們是從哪來的呢?在成都住在哪裡……”這段時間,楊桐一直在成溫邛高速文家收費站進城口執勤,像這樣的盤查話語,他每天要重複說無數遍。

“平均每天要盤查1000多臺車,幫2600多人測體溫。”穿戴著重達15公斤的警務裝備,戴著口罩和防護鏡,這個剛滿28歲的小夥子顯得幹勁十足。面對不間斷的車輛,楊桐一站就是6個小時。沒有時間喝水,嘴唇乾得起皮開裂,甚至連上廁所都要跑趟趟。

每天出門前,楊桐的新婚妻子都會幫他做好早飯、整理裝備,叮囑他“戴好口罩”。在老家的父母,也會通過視頻關心兒子的最新情況。“我是去年11月結的婚,原本打算春節回老婆老家,陪岳父岳母過年。得知疫情暴發,春節需要大量警力投入防疫一線,第一時間就停止休假回了一線。”楊桐說,關鍵時刻,自己必須和同事們一起並肩作戰。

檢查站的工作制是兩班倒,每一班6名警察,上通宵班是家常便飯。厚厚的防護鏡下,楊桐的眼珠泛起條條血絲,眼泡也腫起老高成了熊貓眼。每天的檢查工作雖然機械枯燥,但也有很多溫馨的時刻。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很多次,楊桐和同事們在盤查結束之後,司機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對他們在一線堅守崗位表示感謝和慰問。

“最讓我感到溫暖的,是執勤期間幾乎每天晚上都有熱心市民送東西來,有送荷包蛋的,有送粥的,還有送口罩酒精等防護物品的。”楊桐告訴記者,有一次兩位市民凌晨4點給我們送粥,那麼冷的天,粥送到我們手中的時候還是燙的,“他們甚至沒有留下姓名就匆匆離開了。”

“平時可能不覺得。”楊桐說,很多時候他們堅持下去的動力,正是無數市民的支持與鼓勵,自己一定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市民的信任。

微光聚大愛,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無數像楊桐一樣的年輕人堅守在防疫第一線,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楊桐說:“謝謝所有付出的人,這場仗,我們一定能贏!”(楊雪怡 記者 李自強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