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普法](第四期)疫情防控中常见法律问题之企业劳资问题

[疫情防控普法](第四期)疫情防控中常见法律问题之企业劳资问题


[疫情防控普法](第四期)疫情防控中常见法律问题之企业劳资问题

1.春节假期延长期间,应如何支付员工工资?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四条规定,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期间(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属于国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特别规定的休息日。企业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标准正常支付工资。如果在此期间安排员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不低于职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倍支付工资。实行特殊工时制的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待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政府规定的延迟复工期间内,企业未复工的,是否需要支付员工工资?

要求企业延期复工,属于政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采取的强制措施,企业停工并非由劳动者原因造成。因政府规定的推迟复工期间一般较短,故企业应按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按劳动合同约定标准正常支付员工工资。

3.对于按本地政府要求或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异地返岗后自行居家隔离的员工,隔离期内薪酬如何支付?

异地返岗员工,按照本地政府要求或单位疫情防控要求,进行自行居家隔离的,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实行特殊工时制的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待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员工以地区或单位疫情严重担心患病为由,未按时返回复工的,企业应如何处理?

建议企业从社会责任、人性化管理和职工流失成本等角度综合考虑,根据实际情况与员工协商一致,通过安排员工在家办公或病假、年休假、其他福利假等方式,视员工正常出勤并依法支付职工工资。职工不同意休假安排或不适宜安排其复工的,双方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待岗协议》《劳动关系中止协议》或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待岗期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缴费和工龄计算等事项;企业也可引导职工主动辞职或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双方无法协商一致的,可根据企业规章制度处理。

5.员工到重点疫情地区执行工作任务,因受疫情防控影响未能及时返回企业出勤的员工,薪酬应如何支付?

员工因执行工作任务,受疫情防控影响未能及时返岗的,应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实行特殊工时制的职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待遇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6.员工主动申请前往疫区做志愿者,企业是否应该批准?员工工资如何支付?

员工主动申请前往疫区做志愿者系员工个人行为,公司可自主决定批准与否。但员工如在此期间感染疫情,可能存在工伤认定风险,建议双方以协议方式,对志愿活动期间的意外风险、工资、待遇等问题进行明确约定,以避免争议。

7.对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员工,企业需要支付发生的医疗费用吗?

根据2020年1月22日财政部与医保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紧急通知》,对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故企业不需要垫付或支付因确诊为新冠肺炎员工的医疗费。

8.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医护及相关人员感染新冠肺炎,是否属于工伤?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号)的规定,在新冠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或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已参加工伤保险的上述人员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单位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支付,财政补助单位因此发生的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补助。

9.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企业的职工,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是否属于工伤?

对于非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企业的职工,因执行工作任务或履行工作职责而前往疫区,导致感染新冠肺炎或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的,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享受工伤待遇。但由于新冠肺炎潜伏期较长,此种情况下,如何认定系在派往疫区感染疾病,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统一确认标准。

10.企业职工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活动中感染疫病或受到其他伤害,是否属于工伤?

企业职工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活动中感染疫病或受到其他伤害,一般认为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应视为工伤的情况。但由于新冠肺炎潜伏期较长,此种情况下,如何认定系因提供志愿活动中感染疾病,需要相关主管部门统一确认标准。

11.对拒绝隔离观察、拒不配合治疗或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的员工,企业应如何处理?

职工属于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如果拒绝医学隔离观察、拒不配合治疗或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的,企业可以依据规章制度给予该员工处分;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12.对经治疗后或隔离后经确诊无风险的员工,企业应如何处理劳动关系?

职工经治疗后或隔离后经确诊无风险的,企业应安排职工返回原工作岗位参加工作;职工返岗后不能胜任原工作的,企业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职工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

本文摘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涉企法律政策简明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