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識別讓疫情檢測更“聰明”

智能识别让疫情检测更“聪明”

2月15日,江西省上高縣野市鄉稍溪村,鄉村黨員幹部指導返鄉人員安裝“宜春疫安”手機APP。據介紹,該APP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強化疫情監控工作,有利於及時掌握返鄉人員每日的體溫及活動軌跡。 陳旗海攝(中經視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巨大的人流量給疫情防控檢測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使用傳統手持檢測設備,在密集人流情況下有著非常明顯的缺陷——通過速度慢,感染風險大。對此,專家表示,智能識別產品有望在城市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針對此次疫情開發出了“AI測溫創新解決方案”——“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通過前端紅外相機識別高溫人員,再通過AI技術,輔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體溫異常者,提升了公共場所內疫情檢測的通行效率與可控度。

曠視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支持大於3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一旦有疑似發熱人員出現就會自動報警,並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發熱人員位置線索。同時,該系統的智能疑似高熱報警帶寬可達到1秒15人,一套系統可以部署16個通道,僅需1名工作人員就能夠管控現場,從而降低一線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此外,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海康威視成立應急工作組,從研發、生產到供應鏈不同層面全力保障紅外測溫等相關設備的供給,助力疫情防控。海康威視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1月22日至今,發往武漢的視頻採集與分析、紅外測溫等系列產品近千套。

北京理工大學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冀表示,智能識別技術可在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中快速識別疑似患者,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技術賦能紅外熱像儀,大幅度提高測溫效率和異常體溫者的檢出準確率,在城市疫情防控中將發揮更大作用。(本報記者 溫濟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