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今天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積墨,中國畫技法名。指山水畫用墨由淡而濃、逐漸漬染的方法。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作為一種技法和語彙,積墨在水墨畫的發展及新面貌的形成上具有特殊重要性,尤其是在山水畫領域。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這種墨法一般由淡開始,待第一次墨跡稍幹,再畫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覆皴擦點染許多次,甚至上了顏色後還可在皴、再勾、畫足為止,使物象具有蒼辣厚重的立體感與質感。用積墨法,行筆要靈活,無論用中鋒還是側鋒,筆線都應參差交錯,聚散得宜,切忌堆疊死板。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積墨之法,自然圓潤,筆跡墨痕,躍然紙上,墨華鮮美,永遠不見其幹,顯得十分潤澤,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賓虹曾講:‘積墨作畫,實畫道中的一個難關。’這是甘苦之言。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要注意第一次墨色與第二次墨色之間的差別,色度的濃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筆痕,不至於幹後糊塗一片。用得好的積墨法始終保持墨的光澤,積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幹後出現灰色的死墨,積墨法就失敗了。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積墨應先用淡墨後用濃墨,多次積疊,或用幹筆皴擦後用溼筆層加,所謂”由幹入潤,由潤入幹“,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這種畫法易傳山水渾厚蒼茫之氣,畫面耐看,但很難於掌握。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擅積墨者,畫面整體感很強,層次很深厚,充分表現了大自然多種物象的微妙複雜的關係,渾然一體。畫好山水畫,層次關最難,因為山水畫往往要表現幾十裡的空間,這個問題許多老國畫家也沒有解決。層次問題解決了才能達到深厚,沒有一個大藝術家不追求深厚的。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成功的關鍵決定於筆法,比比有力,行筆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總之,積墨法既要渾然一體,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又要有筆跡墨痕可尋,墨色生動,光彩煥發,忌灰暗板滯。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層層復加,達到蒼蒼茫茫厚重耐看,越加越渾厚華滋,越見顯豁光亮,使一張山水畫有一種深沉蓬勃的氣象。筆墨結合有蒼有潤、有筆力、有墨彩,因此氣韻生動。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元代黃公望《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紙上有許多滋潤處。”


疫情猖獗,<strong>祝您健康!!!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2020.2.17 歡迎添加關注!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註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人與我們編輯聯繫及時標註或刪除。

中國書畫郵(ZGSHY0816)2020.2.17 歡迎添加關注!


積墨作畫,畫道中的一個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