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專家,適宜河北中南部種植表現較好的麥種有哪些品種?

幾米光陰_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小麥產量連續多年豐收。小麥播種即將開始,有很多農民朋友關心著種植什麼小麥品種,什麼品種因地制宜適合當地播種呢?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河南地區適合種植的那些高產優良麥品種。



適合河南種植的高產小麥品種推薦

河南中南部有鄭州、信陽、駐馬店、周口、漯河、許昌、平頂山和洛陽、南陽等地區。


1.周麥16小麥種子:在河南中北部種植較多,該品種幼苗健壯,冬季耐寒抗凍,植株矮抗倒伏,出穗籽粒整齊,增產潛力大,適宜廣泛種植。但存在品種缺點是缺點是容易感染葉鏽病和赤黴病。

2.平安8號小麥種子:適宜在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地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該品種葉寬短、濃綠色,分櫱力較強,抗倒春寒能力強、株行間透光性好、抗病能力強、抗倒伏能力較強、穗紡錘形,飽滿度較好。

3.新麥26小麥種子:適宜在河南(信陽、南陽除外)、安徽北部、江蘇北部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 該品種特點是強筋高產,不僅品質達國際強筋小麥主要指標,且穩產性與豐產性極其突出。  

4.眾麥1號小麥種子:適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分櫱力強,抗寒性好;春季兩極分化慢,旗葉寬大上舉,長相清秀,葉片功能期長;株型緊湊,莖稈粗壯,抗倒性好;豐產、穩產性好,成熟落黃好。   


結尾   

我瞭解到的河南中南部種植豐收的小麥品種就這些,我們根據自己當地土質,局部氣候條件選擇。在選擇高產的同時,也要注意選擇抗病、抗倒伏的品種,同時注重科學播種和科學管理施肥。


畜禽養殖學堂


一、衡4399(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2號)2003年育成,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選育。 1.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匍匐,葉片深綠色,分櫱力較強。株形較緊湊,株高72釐米左右。畝穗數45萬左右,穗層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3.8個,千粒重39.5克,容重792.3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生育期、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2.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58%,沉降值18.7毫升,溼麵筋29.2%,吸水率58.0%,形成時間3.0分鐘,穩定時間2.8分鐘。 3.抗病性:2006~2007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 4.產量表現: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7.09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6.93%。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4.56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7.81%。 5.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8~15日,播種量為11~13公斤/畝,每晚播2天播量增加0.5公斤/畝,秸稈還田地塊適當增加播量。全生育期澆水2~3次,推遲春一水,重點澆好拔節、灌漿兩次關鍵水。施二銨25~30公斤/畝、尿素7.5~10公斤/畝作底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5公斤/畝。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防治地下蟲害。 二、邢麥6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3號)2005年育成,邢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 1.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濃綠,分櫱力中等。株形較緊湊,株高76釐米左右。畝穗數44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穗粒數34.2個,千粒重40.4克,容重788.9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與石4185品種相當。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2.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82%,沉降值16.4毫升,溼麵筋32.3%,吸水率57.0%,形成時間2.0分鐘,穩定時間2.0分鐘。 3.抗病性:2006~2007年度中抗條鏽病、葉鏽病,中感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抗條鏽病、葉鏽病,中感白粉病。 4.產量表現: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44.90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6.51%。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9.10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4.63%。 5.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播種量10公斤/畝左右,保證基本苗20萬/畝左右。施磷酸二銨25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氯化鉀10公斤/畝做底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0公斤/畝,灌漿期追施尿素10公斤/畝。注意防治蚜蟲。 三、石麥18號(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4號)2005年育成,石家莊市農科院選育。 1.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櫱力較強。株形緊湊,株高75釐米左右。畝穗數45萬左右,穗層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穗粒數34.4個,千粒重38.0克,容重783.7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強。生育期、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2.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4.16%,沉降值12.7毫升,溼麵筋27.8%,吸水率55.8%,形成時間1.7分鐘,穩定時間1.2分鐘。 3.抗病性:2006~2007年度中感條鏽病,中抗葉鏽病,中感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鏽病,中抗葉鏽病,中感白粉病。 4.產量表現: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9.49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45%。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2.57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7.40%。 5.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高水肥地塊適宜基本苗16~20萬/畝,中等肥水地塊適宜基本苗18~22萬/畝,晚播適當加大播種量。一般施尿素7.5~10公斤/畝、磷酸二銨20公斤/畝做底肥,起身拔節期追施尿素12.5~15公斤/畝。播前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及黑穗病,小麥抽穗後及時防治麥蚜。 四、河農6049(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5號)2003年育成,河北農業大學選育。 1.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綠色,分櫱力較強。株形較緊湊,株高77釐米左右。畝穗數43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半硬質,籽粒飽滿。穗粒數37.6個,千粒重36.7克,容重784.7克/升。生育期239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生育期、抗寒性與石4185品種相當。 2.品質: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籽粒粗蛋白16.06%,沉降值11.9毫升,溼麵筋31.2%,吸水率55.4%,形成時間1.7分鐘,穩定時間1.5分鐘。 3.抗病性:2006~2007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2007~2008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 4.產量表現:2006~2007、2007~2008年度冀中南水地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39.93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54%。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1.02公斤,比石4185品種增產5.02%。 5.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播種量10~12公斤/畝。根據晚播程度適當加大播種量。播前增施有機肥和氮、磷化肥配合做底肥,造好底墒。及時防治白粉病和蚜蟲。 五、冀6358(審定編號:冀審麥2008006號)2005年育成,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選育。 1.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屬半冬性。幼苗半匍匐,葉片淡綠色,分櫱力一般。株形鬆散,株高77釐米左右。畝穗數44萬左右,穗層較整齊。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度較好。穗粒數35.4個,千粒重37.9克,容重808.8克/升。生育期242天左右,比藁8901品種晚2天左右。熟相較好。抗倒性較強。2005~2006年度抗寒性低於藁8901品種,2006~2007年度抗寒性與藁8901品種相當。 2.品質: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2006年籽粒粗蛋白14.95%,沉降值34.5毫升,溼麵筋33.9%,吸水率62.2%,形成時間7.0分鐘,穩定時間6.9分鐘;2007年籽粒粗蛋白15.68%,沉降值37.5毫升,溼麵筋33.5%,吸水率61.3%,形成時間8.5分鐘,穩定時間10.0分鐘。 3.抗病性:2005~2006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2006~2007年度中感條鏽病、葉鏽病,高感白粉病。 4.產量表現:2005~2006、2006~2007年度冀中南優質組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9.93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8.29%。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8.40公斤,比藁8901品種增產3.86%。 5.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1~15日。中高水肥條件適宜基本苗25萬/畝左右,晚播適當加大播量。一般施磷酸二銨25公斤/畝、尿素7.5~10公斤/畝做底肥。追肥分起身期、拔節期兩次為宜,或在起身末期一次追施,總追肥量為尿素15~20公斤/畝。播前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後期及時防治麥蚜。(上) 注:1.以上各冬小麥品種適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麥區中高水肥地塊種植。 2.各冬小麥品種的抗病性為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鑑定結果。


柚子愛寫真


19、石麥18、石麥15、石家莊8號、農大399、科農199、冀麥585、觀35、衡6632、衡4444、衡4399、衡136、衡0816、衡0628、河農827、河農7106、河農7069、河農5290、河農6049、邯6172、邯麥12、邯麥13、藁優2018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