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已現:新增冠狀肺炎病例14天連降


拐點已現:新增冠狀肺炎病例14天連降

新增病例14連降

根據百度大數據的統計報告:截止到2月16日,全國(非湖北地區)新增新冠肺炎確認病例連續14天降低,從2月3日的890名到2月16日的118名,降幅高達87%。

可以說,我們的新冠肺炎防治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但與此同時,我們的經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的中國,停擺將近1個月,國內企業因停工、停產和銷售暫停導致的損失,預估將超過全面GDP的1%-1.5%,即:1萬億人民幣以上。

而根據歐洲經濟委員會的數據模型:中國製造每減產100億美元,海外諸國企業將因此損失67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全球也將隨著中國損失7000億人民幣以上。

經濟復工是另一種形式的‘防疫’

更糟糕的是,新冠肺炎下,人們的壽命依靠限制人員流動;但在和平情況下,人們的壽命和醫療投入直接掛鉤,醫療投入的多少這往往取決於經濟的好壞。

新中國的人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提高到2018年77歲,靠的就是在醫療上不斷投入。

拐點已現:新增冠狀肺炎病例14天連降

由上圖我們也可以看出,全國各省的人均壽命和人均居民收入正相關:人均收入5.8萬元的上海人壽命,比人均收入1.7萬元的貴州人,壽命高出了9歲。

所以,在全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認病例14天連降的情況下!有序復工就顯得十萬火急了。

部分官吏不能因為怕擔責任,就一刀切的,設置各種難題的不讓復工,而應該尋求辦法,有序復工,讓經濟先預熱起來。

猶如一臺機器,一旦冷下來,再重新開啟,需要消耗的燃料和能源就高很多,最好的辦法先保持低速運轉,然後逐漸提高運轉速度,而不是要麼全停,要麼全開。

畢竟,如果新冠肺炎對中國經濟造成部分不可逆的損傷,那麼全國醫療投入也勢必減少,到時候全民減壽命,並不是危言聳聽。

拐點已現:新增冠狀肺炎病例14天連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