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婆婆和媳婦帶小孩觀念方式不一樣的時候應該聽誰的?

捲心菜裡卷菜菜



我高興18


看情況在決定,最好中和考慮,婆婆、兒媳自古以來相處就不是很融洽,所以一牽扯到婆媳關係最好是“三七處理方式”無論什麼事媳婦佔三分理,婆婆佔七分理,為什麼呢,因為婆婆首先是你老公的媽媽,給她面子就相當於給你老公面子,如果老公明理自然會記住你的好,遇見不明理的老公你也可以避免麻煩,畢竟家和萬事興嗎。其次她是長輩,中國人講究敬老愛老,你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婆媳關係,也相當於用實際行動在教育子女,利大於弊。

那什麼是中和處理方式呢,就是吸收併兼顧兩人的意見。比如關於給孩子穿尿布還是紙尿褲,就可以白天穿尿布,晚上穿紙尿褲。或是剪頭髮的問題,如果老人認為剪頭髮利於孩子頭髮生長,你可以和老人商量什麼時間剪、剪幾次等等。不能改變她的想法就給她一個試用範圍,降低家庭糾紛。畢竟是長輩,最好不要硬碰硬,以免影響家庭和睦,對孩子教育也不好。

最後,就是溝通方法。說話要站在婆婆的立場上考慮她的接受度。畢竟不是親媽,說話要有分寸,可能你會覺得很累,但是好的婆媳關係都是細心呵護出來的,你用心了婆婆自然能夠感覺得到。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豆豆ww


這個問題的話,在現實生活中是經常的,遇到婆婆媳婦呢,對於帶孩子觀念不相同嗯,這塊的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be0000006e6ef93096\

贏在一2020


個人認為,當婆婆和媳婦帶孩子的觀念不一樣的時候,其中,最重要的關鍵點在於丈夫,作為丈夫的心裡要有一個評判標準。帶孩子也不僅是女方的義務,男方也應該在這方面多學習,久而久之,自己心裡面會有一個評判標準。婆婆和媳婦帶小孩觀念不一樣,一家人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的進行溝通,各取雙方帶孩子觀念中的優勢,加以結合。婆婆年紀比較大,有些觀念可能已經跟不上時代,而作為新一代年輕媽媽可能在這方面還有欠缺的地方。所以,大家坐下來好好溝通,做丈夫的要把雙方的工作都做好,通過丈夫這一關鍵點,可能所有的問題都會遊刃而解!



現小夢


1、婆婆和媳婦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照顧。

2、如果在某一件事情上,彼此的觀念和方式出現不同時,婆婆和媳婦應該及時溝通,相互理解然後選擇一個好的方式。

3、如果婆婆和媳婦不方便辯論或溝通,讓你丈夫出面溝通,最後選擇一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


遊子還鄉


雖然我知道婆婆和媳婦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我認為,遇到矛盾,還是應該聽孩子親媽的。因為每位父母都有責任和義務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任。所以媽媽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孩子,養育結果爸爸媽媽也要全權承擔。。而孩子奶奶的意見僅供參考。這是邊界問題,誰的孩子誰負責。


土裡的種子


本身來講,老年人幫帶小孩,年輕人應該感激,但感激並不代表在育兒的問題上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縱容老年人對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那是變相的害了孩子,所以一定要多溝通,最好能達成一致意見。


壹朵妹子



用戶5230736721866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婆婆的,可以聽,看有沒有道理,對孩子要負責的是母親,所以,還是有母親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