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是什麼?

修齊治平195378179



吳越之間


在中國總體經濟發展繼續前進的大趨勢下,此次肺炎疫情只能是潮流中的一點兒小障礙,疫情過後,總體經濟趨勢依舊,而且各個行業會迎來一個小高潮,爆發期。

在這次疫情當中首當其衝的是餐飲業,目前絕大多數都在歇業中,疫情過後,被限制在家裡的人群突然自由起來,要聚會,聚餐,同時氣候也逐漸轉暖,會促進餐飲的小爆發

還有外貿,中國作為世界的貨源地,年前年後一些外貿加工企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外貿訂單,疫情結束後,企業會加班加點生產,完成訂單;汽車銷售等,原來的需求空間變化不大,只是因為疫情推遲了而已.

總體而言,這次疫情目前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從整年的經濟形勢看,不會對大趨勢有太大的影響,畢竟中國14億人口內需就是經濟增長的強力發動機。


血色浪漫5672


其實這個問題網上曾經有解答的,我個人看法與其基本一致;那就是:金融借貸業務、電商行業、運輸、外賣行業都會通過這次疫情而得到井噴式、持續性的蓬勃發展;實體生產企業、衛生醫療及衛生保健行業、健康運動行業、農業(種植和養植)和畜牧業都將得到重新的重視和投資而重新掘起;程序員、健康師、生產技術工人、會計師、農業技術人員等職位將出供不應求的需求;餐飲及旅遊業在經歷寒冬後會逐漸走出困局,堅持下來的企業將能分潤被淘汰者的份額,能得以更好的發展壯大;房地產行業將在被國家幫扶中顫慄舉步;實體門店將重視發展網上購物等的多種經營手段,繼續重負前行。


南雄141555587


疫情中,受益的方向大家現在都知道,防護物資和宅經濟,那麼,疫情末端以及疫情過後會對那些行業刺激最大的呢?

我們來回顧非典當時的情況,以當時的疫區北京為例,看兩組數據。

非典一度讓處於疫區的許多北京人放棄了公交,轉而購買私家車。在北京,2003年4月份新增機動車34571輛,同比上升23.8%。私人小型、微型客車淨增2838輛,同比上升66.1%。

2003年“十一”期間,北京地鐵售票量和客運量均創歷史新高。2003年10月1日客運量最高紀錄達270.1萬,比去年同期增長25.23%。

這兩組數據不無道理。其一,出行確實對公共交通還是有所忌憚,會選擇購買私家車;其二,春節宅久了,壓抑已久放飛的心肯定想趁著節假日出去走走。

所以,汽車和旅遊業應該在下半年會有數據吹票,到時候可以關注。


鴻鵠依然_


近段時間,冠狀病毒疫情鬧得很兇猛,其傳播速度和感染範圍都很強,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特效藥能夠快速治癒此病。所以,大家現在一定要儘可能的呆在家中,勤洗手,多通風,在出去時還要戴上口罩。而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很多人都在擔心,疫情過後中國的經濟會往哪兒走呢?

對此,我們認為,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可能上半年會受到影響,呈現短期的下行格局,但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必將重新恢復到原來的增長速度中去,而且中國經濟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轉型成依賴於科學技術發展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有二個:

一方面,面對這次疫情,央行在第一時間內釋放1.2萬億流動性,意圖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各地政府還允許中小微企業延遲交納社保金、各種上稅收。甚至還有一些行業協會要求房東減免商鋪租金,鼓勵房東與租戶共度時艱。在全社會鼎力幫助中小微企業度過目前困難時期。相信疫情對中國實體經濟的不良影響會被降至較低。

另一方面,此輪疫情會在短期內受到控制,看似很可怕,但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多是上半年,下半年影響就會很小。相對當年非典,各方面的防疫措施都做得更到位,且在更早期就發現了疫情,疫源,傳染源都得到了更好的控制。一旦疫情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控制,中國又加快向高新科技轉型的步伐。中國經濟在2020年將呈現先抑後揚的趨勢。

那麼,在疫情過後,中國經濟又該往哪兒走呢?首先,講一下房地產業。由於房地產項目延遲開工,以及售樓處暫停銷售,會給房企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更何況房企今年的償務要集中到期,所以房企未來降價促銷,以價換量是可以期待的。同時,一手房不景氣,二手房市場會更加低迷。所以,此次疫情加快了房地產業進一步調整的步伐。整個2020年,中國將加快房地產去泡沫化、去槓桿化,迴歸居住屬性的進程。

再次,本次疫情對實體經濟影響要一分為二來看待,有一些行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醫藥行業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由於人們常備口罩、酒精、消毒水、常規藥等醫療用品,而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易改變。同時,線上院線、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無人駕駛汽車、網絡遊戲等行業都獲得了發展的契機,而且中國未來會向高科技、高端製造方向發展。

而部分線下實體行業會受到一定的衝擊,比如餐飲、影視院線、網吧、遊戲廳、棋牌室等服務類行業受到影響,不過目前國家正在出臺松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甚至還通過民間協會倡議房東給租客減免房租,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實體商店只要熬過了上半年的低迷期後,下半年又將會迎來新的生機。

毋庸置疑,本次疫情肯定會在短期內給中國經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目前國內防控疫情的能力較過去有了明顯提高,相信在短期內疫情會受到根本控制。同時,各級政府部門對實體企業更是關懷備至,頻頻出臺給中小企業減輕壓力和負擔的措施。更何況,國內還有很多實體企業並沒有受到疫情傳染多大的影響,這恰好是中國經濟向高技術轉型發展的契機。我們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前低後高,探底回升的格局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首先是蔬果解決近期的食物問題。

然後上班的和各個職業人員會有的會當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上班。

有些職業人員會在這次疫情過後選擇一個不影響主業的副業,或許會是分享經濟,因為不用擔心壓貨,投資等問題,分享經濟也會有一個被動的收入,個人不建議微商,比較消耗精力。

然後應該是大健康產業,包括每天要用的化工日用品,解決經皮毒。

比如保養一類的。


分享經濟創業記


疫情對中國各方面的形態都是一次急剎車,從表面來看,我們在這次疫情中損失很多,這已經是既定事實,我們還是要在這次急剎車中重新思考很多事,在商業中尋找新的機會。

疫情期間最典型的兩個打破行業規則的兩個案例,一個是電影《囧媽》一個是恆大75%賣房,這都是整個行業之前沒有做過的,雖然兩個都受到很多同行的非議,到不得不說新的模式將又是一個大藍海,痛定思痛,可以斷言未來的商業沒有互聯網的影子,模式沒有互聯網的思維是沒有明天的。


近圖廣告圖文連鎖


短期看中國經濟會受到一定的衝擊和影響,增長速度會減緩。但長期看發展的趨勢不會變。並且本次疫情可能會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新拐點,新的跑道,但一定是漸進式和一定起伏的。


梵夫孟梵


疫情過後,恢復經濟已到3一4月,正處在季度替換也是淡季,怎樣的消費才能促進經濟發展?你們有什麼好的金點子?


金花職業裝


因為疫情的原因,工廠積壓了大量定單。居民也積壓了大量消費慾望!疫情過後工廠就會爆發大規模的產能,來彌補過去的定單。居民因為壓抑了太久時間得以釋放,所以會大量消費。這樣也會變相支持經濟的發展!末來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