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停“止”是为了有所“得”

2020,停“止”是为了有所“得”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中国按下了一个“暂停键”,原本是热闹而轻松的春节变得冰冷而又紧张。绝大部分人被要求闭门在家,足不出户,防止疫情肆虐扩散。大家被迫休了一个特别的超级大长假,户外的各种娱乐活动也被限制,这让很多人非常不习惯,甚至产生了心理焦虑不安。

停“止”的焦虑

社会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假设电影、广播、体育运动以及保守活动停止几个星期,人们不得不重新一看自身力量的时候,情况会怎么样呢?他认为“许多人将陷入精神崩溃,更多人将陷入强烈焦虑的状态。”

因为我们都习惯了把身心能量投射到外部世界,汲汲于外界的现实利益,一旦切断与外部世界各种“对象”的联系会让我们非常不习惯,这是因为我们的这个“我”是不断靠“控制”和“占有”建立起来的,当我们想到别人“另一个我的”时候,往往背后“官位”“职位”“学位”“金钱”等外在的标签去认识的,这股“控制”和“占有”的心理惯性能力就像涛涛的江水,奔流不息,虽然我们安静的在家里,但我们的心识却无时无刻不在开运动会。

“止”也可以有“得”

停“止”也可以收获“得”到吗?答案是,“是的”;翻看中国经典《大学》我们会看到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用通俗白话翻译一下“知道停“止”才能“定”得住,定住了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安心,安心后才能深度思考,深度思考才能真正得到(智慧) 中国的老祖宗和圣贤告诉我们,你外面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线,你内在的功夫就要走上面的内在路线,而首先就要学会停”止“,你要学会如何”止“,让心灵变得清明澄清,才能深度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智慧,这个问题当然也包括人生的根本问题,生死问题。

“无常”与“脆危”

我们有个成语叫“闭门思过”,意指“自我反省,改过自新”我们要知道这个门不仅仅指家门,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心门。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从信息超载和焦虑中解脱出来,虽然在特殊时期,足不出门,闭门为我们的身体创造了一个条件,让我们可以静下来,但是在家里手机、电视、电影、游戏,让我们一刻也没静下来,我们不应该错失和浪费每一个从外部世界暂时挣脱,回顾我们内在的机会。我们停下来是为了走的更远。

有入静修行体验的人就会知道,当你的心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陈年旧事,甚至之前你一般情况想不起来的情景和感受都会像电影一样浮现出来。身体安静 下来,心灵平静下来。

我们每个人或是生活习惯、事业工作、人际关系上有各种各样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根本性的,常识性的问题的忽略。我们以为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却不曾想突然来到的灾难,会给我们打一个措手不及,灾难可以让身边的亲人数日内阴阳两隔。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让我们有一个错觉,以为身边的人一直会陪伴我们,年轻人会觉得死亡是一件忌讳而又遥远的事情。然而灾难来的时候你平常追求的一切忽然没了用处,此时你需要的是干净的食物和水,身体需要的是强大的免疫力。生死面前我们变得惊慌失措。生命无常、国土脆弱。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证悟、去超越。

“得”到智慧,并做新选择。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家人隔离让我们重新思考亲情,死亡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生死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心经》语),有的人却要临阵脱逃。

社会组织如果在选拔人的问题上搞“逆淘汰”,那对不起,大自然就给你搞“正淘汰”;你不给别的生灵活路,那大自然也不会给你生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问题与痛苦是在提醒我们,之前一直被忽略的问题。2003年的SARS我们侥幸逃脱,没有反思总结,那问题就会在2020年再来一次复现,而且来的更重!我们平常不去思考证悟生命的根本问题,那么死亡面前、灾难面前,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恐慌失措!

2020,停“止”是为了有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