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01 為什麼要閱讀?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被拉開的?

最主要的是看他想把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每年高考結束後,我都習慣於“追溯”高考狀元的成長經歷,就是想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如何養成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2017年的兩名高考狀元,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浙江省狀元王雷捷。

北京狀元熊軒昂接受媒體專訪時稱,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他的言論,其實戳痛了很多中國父母的心。我們大部分人,確實沒有“一出生就在羅馬”的幸運,但這並不代表未來就是艱辛的。恰恰有些遠不如我們的人,有後來者居上的拼勁。

浙江省狀元王雷捷就出身於農民家庭,他的祖祖輩輩以織布為生。“夜裡在織布聲中入睡,早上在織布聲中醒來”,是他的生活常態。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在他的記憶中,母親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在辛勤勞作之餘,就會去看書。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王雷捷打小也很愛看書。

上學之後,更是有時間就泡在圖書館裡。王雷捷坦言,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多看書、多做筆記。尤其是想學好語文,他說,必須要多看書,“腹有詩書氣自華"。

有媒體採訪過他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陳柳鈞,陳老師一直認為“得語文者得天下”,所以學生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和他優秀的語文成績密不可分。

陳老師說:

“他的閱讀理解答案都被我用來當成標準答案和學生們講解,他作文也寫得特別好,被評為浙江省書香少年,拿過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

王雷捷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

閱讀的目的大概可以分成三類,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

對小孩子來說,“多讀書、讀好書”,尤其是閱讀經典書籍,不僅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遣詞造句,更關鍵的是,能培養他們的辨別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著名作家趙本夫就總結道:

“讀書不僅幫人積累知識,還能啟迪智慧和發現問題。”

在智能時代必將來臨的趨勢面前,未來社會最不缺的是勞動力,而是能產生獨立思想的“超級大腦”。

就像前文北京狀元熊軒昂說的:

“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02 為什麼要讀冰心?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現在世面上的書多且雜,讓孩子讀誰的作品呢?

我首推冰心。

提起冰心,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尤其是《小橘燈》這篇散文,想起我學的時候,還是“小桔燈”這個名字呢。“朦朧的橘紅的光”,“照亮”了中國三代人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冰心,原名謝婉瑩,父母叫她“瑩哥”,但是大家還是最喜歡叫她冰心。

冰心這個名字,是取自王昌齡的詩“一片冰心在玉壺”。不管是婉瑩,還是冰心,都讓人感覺純真、一塵不染。而她的文字,就如她的名字一樣,永遠充滿了愛和溫暖。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1900年出生的她,人生軌跡幾乎長達整個20世紀,其中75年都在醉心創作,被人尊稱為“文壇祖母”。

與民國的其他女作家相比,冰心無疑是幸運的。幼時長於開明的父母身邊,接受正統的學校教育,與靈魂伴侶吳文藻一生相愛,一直筆耕不輟到暮年。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19歲的她,就因為小說《兩個家庭》描述的社會問題,被人所知曉。24歲的時候,又憑藉詩集《繁星》《春水》紅遍當時的中國。她的小詩,受泰戈爾的詩歌影響,清新,自然,用平實的文字就能激發出人心的善,所以很受讀者的喜歡。

但是對於她的文學造詣,是很有些人不屑的。最為人熟知的,就是與她同期的女作家張愛玲,曾經這樣評價冰心:

“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如果把張愛玲、冰心兩人的文字放在一起,確實是兩種迥然不異的風格。也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和人生經歷的影響,張愛玲的文字,充滿現實的晦澀;而冰心的文字,則是那樣溫暖清新。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推薦孩子多讀冰心的原因。

“文章憎命達”,命運多舛的人生,確實能造就某個特定時代偉大的作家。但是不管歲月如何流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永葆童趣的赤子之心,確是永遠值得珍藏的。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03 “愛的哲學”

冰心,一生崇尚“愛的哲學”。“童真、自然、母愛,是她所有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愛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聖的人”。作為小讀者的貼心朋友,她尊重每位孩子。她的作品中自然的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讚美。

筆耕75年,冰心一生著作頗豐,父母想要把它們一一甄選給孩子看,也是不現實的。

直到最近看到了《冰心給孩子的寫作課》這套書,適合讓孩子真正讀懂冰心,增長文學素養。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這套書共分三冊。

第一冊《小心輕放的光陰》, 是關於童年;

第二冊《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是關於自然與愛;

第三冊《假如我是個作家》中,則可以瞭解大作家關於寫作的心得。

借用一個個生動、傳神、充滿童趣的故事、或詩歌,孩子們可以釐清自己與家人、朋友、環境的關係,在細微處漲知識,學道理,而不會感到生硬。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童話作家曹文軒,曾以弓與箭的關係比喻閱讀與寫作,他說

“寫作和閱讀是弓和箭的關係,寫作是支箭,閱讀是把弓。要把箭射出去得有弓;要把箭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這把弓得很強勁。”

閱讀的重要性無需多談,如何在閱讀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最關鍵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揣摩經典著作,“精細閱讀”。

下面,我就以這三冊書為例,談談我這個“大朋友”,對冰心文章的理解。

04 你,有勇氣返回童年嗎?

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教育法中,特別關注對兒童人格的尊重。她提出“精神胚胎”這一概念,孩子可以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父母不要以關心為名,橫加干涉。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這和冰心的想法不謀而合。坦誠、求真、尊重,是冰心對孩子的承諾。在她去美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名為《寄小讀者》的散文,併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在文中,她曾經真摯地懺悔,由於自己的猶豫不決,她任由一隻出來覓食的小老鼠,被小狗叼走。為了怕人笑話,她不得不裝作毫不在意。

“我小時曾為一頭折足的蟋蟀流淚,為一隻受傷的黃雀嗚咽;我小時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時未曾做過不仁愛的事情,但如今墮落了……”

“今天都在你們面前坦陳承認了,嚴正地小朋友,請你們裁判罷!”

我們中的很多人,小時候都曾對身邊小動物的悲慘遭遇,報以同情、關懷之心。但是又有多少人,在長大了之後就忘卻了這份天然的本能呢?

散文家憶明珠,在評論此文時也曾說:“它體現了上蒼的好生之德,仁者的泛愛之心。”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文字就算現在讀來,也能感到發自肺腑的真情吧!

05 “我愛你,比天比地那麼愛!”

電視劇《請回答1988》有句臺詞,曾經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上帝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冰心有一對特別愛她、尊重她的父母。小冰心曾在煙臺住過一段時間,那時的她,喜歡穿男裝,騎馬、打槍,但是母親也從未以“不像女孩子”責罵過她。這樣的原生家庭,放到現在也讓人豔羨。

歌頌親情、歌頌母愛,也成為了她創作的重要主題之一。

歌頌母愛,她的筆觸是溫暖而真摯的:

“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在它的巢裡;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裡。”

歌頌親情,她的筆觸是俏皮而靈動的:

“我笑問他(冰季弟):你愛我麼?

愛的!他說!

我又笑道:多麼愛呢?

他睜著大眼睛說:頂愛!頂愛!

......

他站起來了,張開雙臂,黑大的眼珠旋轉著:我愛你,比天比地那麼愛!

於是我滿意地笑了,緊抱著他,吻著。”

上面的描述,是不是很有畫面感?這段對話,忽然讓我想起那本著名的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小兔子和大兔子,關於“愛有多少”的比較,像極了冰心和弟弟的對話。

不管是親情,還是其他情感,如若你不是被人深深愛著,是無論無何都無法體會到的。

冰心的作品,正是無時無刻不充滿愛的氣氛,也有快樂的童真。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06 寫作的秘訣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單從功利性地角度來說,通過冰心的文字,瞭解一代大作家是“如何養成的”,這套書也是最棒的選擇。

冰心在家塾啟蒙時,就早早接觸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7歲時就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

不僅如此,她還接觸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部叢書”,小小年級的她,還抱著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等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愛不釋手。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1923年,文學滋養下的少女,又踏上了出國留學的旅程,極大的開闊了她的眼界。成家後的她,又隨著丈夫吳文藻到歐美遊學,還曾在英國與先鋒作家伍爾夫交談。

所以談起寫作方法來,冰心完全是從經驗出發,句句乾貨。

她說:

“天才的定義,是一分靈感,九分出汗,這句話就是說要多寫多看。”

多看:

關於多看,中外書籍都應該看,不但是文學,就是心理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應抱著“開卷有益”的態度去多看。

多看的好處,不勝枚舉:擴充情感上的經驗、學習用字、學習比喻。

除此之外,習作者還要多接近前輩作家,不同階層的人,多旅行以蒐集素材。

多寫:

有興致就寫,不拘泥體裁,寫自己經驗以內的事物,細心觀察,練習觀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

最重要的,是作者要有自己冷靜的思考,而受主管影響空談主義。

總結起來,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

冰心說:“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

沙子雖然細小,但慢慢累計,就能變成新的大陸。寫作何嘗不是如此?這也印證了寫作“輸入”與“輸出”的關係。

如果想繼續寫下去,那就必須繼續多閱讀、多積累、多體驗。閱讀是寫作的“源”,寫作是閱讀的“流”,兩者缺一不可。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1999年2月28日,作家冰心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老友巴金這樣評價:“有你在,燈亮著。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冰心則說:“人類啊!相愛罷。我們都是長行的旅客,向著同一的歸宿。”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就讓我們用“愛的哲學”正確引導,讓他們過有愛、有智慧的人生。

冰心:張愛玲最不待見的女作家,為何卻廣受國人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