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頻交易真的火真的賺錢嗎?

1029417316


市場有種觀點覺得,只要速度快,就一定可以“割韭菜”,純粹是個誤解。
高頻交易的常見策略:
  • 做市策略(Market Making):這種策略中,做市商手中持有一定現貨,在交易所掛限價單,同時和買賣雙方進行交易,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這種策略的收入包括買賣價差和交易所返傭兩個部分。
  • 趨勢策略(Directional):簡單說就是進行價格預測。高頻使用了更深度、顆粒度更細的行情,會做相對中低頻更精細的預測,並且會用報撤單速度的優勢,先下單來人為製造趨勢。
  • 套利策略(Arbitrage):簡單說就是價格迴歸。流動性越好的市場,具有相關性的品種、合約價差會越快消失,速度最快的玩家才可以抓住這些轉瞬即逝的機會。
這幾種策略中,其實只有做市策略是高頻相對獨有的。
對於交易者和交易所來說,最可怕的情況是,所有人對價格的趨勢判斷都是一致的,買方找不到賣方,空頭找不到多頭,市場沒有流動性,交易無法繼續,所以交易所會引入做市商扮演所有人的”對手盤“,並且支付給做市場一定的返傭費用。這個叫”contractual market maker“,做市商承諾一定量流動性,交易所給予一定的返傭。
在能夠獲得”交易所返傭”的情況下,做市策略的核心不是賺取價差的能力,而是避免虧損的問題,做市商始終是持有現貨頭寸的,所以一定要迅速鎖好對沖,另一方面,發現形勢不利,要及時撤單。這就需要考驗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運算速度和報撤單的速度。國外的證券、期貨交易所都是營利性的機構,相互之間有明確的競爭關係。所以天然交易所和高頻交易團隊會達成合作,在數字貨幣市場,這種合作就更加常見了,
而在套利策略和趨勢策略中,其實高頻交易主要提供的是運算速度和交易執行速度上的優勢,但是一旦策略本身研發能力跟不上,速度也不會給策略帶來明顯的優勢。而且套利和趨勢策略追求的對價格和價格關係的準確計算,並不是說做到了高頻就一定能賺錢,刻意提高頻率,一味追求頻繁交易只會增加交易費用,增加虧損的概率。

榮隆教育


高頻交易火爆是因為大部分散戶來股市都想賺快錢都夢想著一夜暴富,所以耐心都不好,容易頻繁換股,造成高頻交易,股票其實就是一個概率事件,做的越多,肯定錯的也越多,而大部分散戶很多並不是職業投資人,專業知識,時間,精力,心態,個人控制,都會有所欠缺,所以做的越多,錯的越多,反而會虧損較大,也造成了目前股市,十人炒股九個虧損的場景,其實,大部分散戶還是適合做中長線交易,短信高頻交易要求太高了,很多人難以達到。不要白白的送錢。


板哥幹就完了


我是做股票的,以我做股票的身份來回答。

高頻交易就像股票的日內打板,追高,如果表現不好或者引起虧損就撤退離場,經過大數據總結,以及我多年的看法,這樣的日內快速交易並沒有做趨勢所帶來的贏面大。

高頻交易的弊端

基於兩點:1,高頻交易只使用於震盪走勢,當市場趨勢呈現單邊行情時,高頻就失效,虧損就很大。

2,長期的高頻交易對身心也好,長期處於緊張,激動,而且高頻的交易系統太快,不適用我們普通投資者

一點見解,下次再議


合肥長江西路陽哥


假設高頻交易軟件賣給一個人,這個人確實賺到了錢。那麼我們把高頻交易軟件賣給100個人、1000人、1萬個人,那麼他們能賺錢嗎?一定是不會的。

在股市永遠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人賺錢,大部分人虧錢。對於成百上千人在用的高頻交易軟件,怎麼可能會賺到錢呢?


今天不開會


在股市,能通過高頻交易獲得投資成功的人鳳毛麟角!高頻交易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能讓人產生及時滿足的快感!而急功近利,獲得及時滿足,是人的本性,也是人性的弱點,很難克服。所以儘管屢戰屢敗,很多人仍然屢敗屢戰,無法回頭!和賭博一樣,這些人最終因為高頻交易而致貧,不是致富。未來,高頻交易者會隨著市場的規範和投資者的逐漸成熟而有所減少,但是絕對不會消失!所以,誰能夠克服這個弱點,誰就比別人更能獲得投資的成功!


本土化價投


高頻交易要建立在平均收益率為正的情況下才能盈利,進入退出時機都對交易者要求比較高,對短期消息比較敏感,大資金往往消息更靈通,所以散戶進行這樣的操作短期運氣好可能盈利,但是長期來說想盈利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