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丨等到疫情结束,我就把爸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妈妈,爸爸怎么还不下班?”

“妈妈,等爸爸回来我要跟爸爸一起睡一天。”

“妈妈,等爸爸回来我要跟爸爸一起睡两天。”

……

战“疫”故事丨等到疫情结束,我就把爸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五岁的糖糖好久没有见到爸爸了,每天一回家,陈园贵都要回答糖糖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这个疑问。

陈园贵是河东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自疫情发生以来,身处战疫最前线的糖糖爸爸还没有回过家。“他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感染科工作,作为医生我完全理解他。只是孩子还小,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不回家。”

冬季儿童流感、肺炎高发,陈园贵工作很忙,现在赶上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她就更忙了,夫妻俩都顶在医疗战线上,实在顾不上孩子,只好临时让刚做完卵巢肿瘤手术的糖糖奶奶来帮忙,她下班回家后再给孩子和老人做饭。

战“疫”故事丨等到疫情结束,我就把爸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我已经一年多没回过娘家了,本来想着今年过年能把我父母接过来,方便我照顾他们,但是发生了疫情至今也没成行,现在根本不敢给二老打电话,一打电话两边都哭。”说起远在莱芜老家里的父母,陈园贵红了眼眶。据悉,陈园贵两姐妹都是医生,妹妹在济南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也是一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一线医生,自年前成立疫情应急梯队以来便一直坚守在医院。

“我们姐妹俩从医是妈妈的愿望,对我们的工作都特别支持。她说当医生是把人命攥在手里,所以把工作干好最重要,其他都是小事。”

儿科肺炎发烧的孩子多,是直面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高危人群,为了能准确排除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陈园贵对科室内人员进行分批次的轮训,并在晨会上进行随机抽查提问,扎实提高学习内容的准确性。

战“疫”故事丨等到疫情结束,我就把爸妈接过来一起生活

由于医院防护物资紧缺,儿科医生佩戴的都是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程度有限。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她要求大家尽可能的勤洗手,时间久了,双手起皮皴裂。2月11日,医院接到援鄂志愿者通知,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陈园贵就报了名。“非常时期要顾大局,我是科室主任,应该身先士卒上前线。”在她的带动下,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纷纷报名,短短30分钟院内便收到了全院百余名医护人员的援鄂请战书。

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行动胜利在望,谈及疫情结束后的计划,陈园贵说要尽快把父母接来,让他们看看大美临沂,也看看她工作的地方。(王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