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馬賽克戰是人工智能與自主系統支撐的決策中心戰

2020年2月11日,美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佈報告《馬賽克戰: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統實施決策中心戰》

。針對大國戰略競爭,報告建議美國防部摒棄當前以消耗戰為中心的理念,採用決策中心戰。報告分析了決策中心戰的實施必要性及其基本內涵,指出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統發展為實施決策中心戰創造了條件,並分析了實現以馬賽克戰為代表的決策中心戰所需作出的兵力設計及指揮與控制流程改變。

美智库:马赛克战是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支撑的决策中心战

一、背景

美國防領導人及專家認為,美國日益陷入與中國、俄羅斯的長期競爭,且正在技術上、作戰上逐漸失去優勢。一方面是隱身飛機、精確武器、遠程通信網絡等裝備技術已擴散至他國軍隊,美國的潛在敵人也已瞭解美軍的作戰方式,並相應調整了自身軍隊的作戰概念;另一方面,美軍通過改進當前能力和戰術來維持優勢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美軍僅通過戰術上的調整無法保持其長期優勢,而是應尋求新的國防戰略和作戰概念,並據此重塑國防態勢,更好地整合陸海空天網等作戰域的行動。

二、決策中心戰的實施必要性及其內涵

實施必要性。當前,美軍最常用的兵力方案是將多任務單元與平臺組合進較大編隊(如陸軍旅戰鬥隊、海軍陸戰隊遠征隊、海軍航母打擊群等)。該方案缺乏作戰靈活性且易被探測,既存在導致對抗不當升級的風險,又在成本上不可持續。雖然美國防部各軍兵種分別提出了分佈式海上作戰、多域作戰、遠征先進基地作戰等新的作戰概念,強調更加分佈式的作戰編隊,但美國防部的投資仍然更優先保障少數傳統多任務平臺、不靈活的兵力編隊。這種兵力設計體現了以消耗為中心的戰爭理念,即通過摧毀足夠多敵方兵力、使其無法繼續戰鬥而制勝。報告建議,應對大國競爭對手,美國防部應採取新的制勝理論和作戰概念,由消耗中心戰轉為決策中心戰。

內涵。決策中心戰的制勝關鍵是讓美方指揮官作出比敵人更快、更好的決策,同時降級敵方決策的質量和速度,通過給敵人制造多重困境,阻止其實現目標。決策中心戰接受軍事衝突中固有的迷霧和摩擦,利用分佈式編隊、軍力動態組合和重組、電磁輻射的減少、反指揮控制、情報、監視與偵察(C2ISR)行動,改進己方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時使敵人對美軍作戰的不確定性增加,指揮官決策降級。因此,決策中心戰需解決兩大挑戰,一是分佈式部署並隱藏美軍的部署和意圖,二是維持美軍指揮官作出迅速、有效決策的能力,自主系統和人工智能將有助於解決這兩大挑戰。

三、人工智能與自主系統對決策中心戰的支撐作用

報告認為,美軍當前實施決策中心戰及機動戰的能力有限,因為多任務平臺和兵力編隊成本高昂,既沒有足夠數量進行分佈式部署,因而無法給敵人造成多重作戰困境,又需要額外保護,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美軍兵力方案的靈活性。此外,作戰指揮官高度依賴戰區級指揮與控制架構,戰區層面環境形勢和通信變化情況拖慢了指揮官及其規劃參謀的決策和動態指揮速度,導致美軍給敵人制造困境的數量和速度有限。國防部應運用新興的人工智能與自主系統技術促進決策中心戰的實施。

人工智能可提供決策支持。決策中心戰將通過新的指揮控制架構,將人類指揮與運用人工智能的機器相結合,進而賦予基層指揮官控制分散部隊、適應環境和敵對行動的能力,以此解決任務式指揮的侷限性。人類指揮富有靈活性及創造性見解,機器則提供了速度和規模,給敵人制造多重困境的能力更高。人工智能使能的決策支持工具將幫助基層指揮官控制分佈式部署兵力,適應環境或敵方行動,並給敵方決策製造困難,從而實現“以情境為中心的指揮、控制與通信”。

自主系統能夠支持分佈式作戰與任務式指揮。自主系統如無人駕駛車輛和通信網絡系統有助於美軍遂行更多的分佈式作戰。決策中心戰假定通信在軍事衝突中易被幹擾和中斷,通過自主網絡控制管理通信帶寬、通信範圍和通信延時,為指揮官與部隊之間的指揮控制與通信提供支持。

四、馬賽克戰及其他形式決策中心戰的兵力設計和指揮控制流程

報告認為,DARPA的“馬賽克戰”概念是一種決策中心戰方案,其核心理念是結合利用人類指揮與機器控制,快速組合和重組力量,為美軍創造適應能力、給敵人制造不確定性。實施馬賽克戰及其他形式的決策中心戰將需要實質性改變美軍的兵力設計、指揮與控制流程。

兵力設計。美軍當前的兵力主要由龐大一體化的飛機、艦船、兵力編隊等多任務單元組成,它們通常擁有自己的傳感器、指揮與控制能力、武器、電子戰系統,缺乏靈活性及與其他作戰單元的互操作性,因此只能實現少數的作戰效能,適應能力差、行動可預測性高。報告建議美國防部將當前的多任務單元分解成較多數量的較小規模、較少功能力量單位,並結合運用中小型無人系統,打造可快速組合及重組的作戰力量。快速組合及重組的部隊具有以下優勢:更易集成新技術和戰術;適應能力更強;作戰效率更高;戰略執行能力更強;可給敵人制造更復雜的困境。

指揮控制流程。決策中心戰最具顛覆性的地方在於軍事指揮與控制流程的改變。馬賽克戰等決策中心戰採用分散部署、可組合行動的兵力設計方案,若不改變當前的指揮與控制流程,則指揮官及其參謀將難以對麾下部隊實施有效控制。為充分發揮分散部署、可組合行動部隊的價值,決策中心戰需要採取人類指揮與機器控制相結合的指揮控制架構。如下圖,在馬賽克戰的指揮控制流程中,人類指揮官制定符合上級指揮官戰略和意圖的整體作戰方案,通過人機界面,操作機器控制系統,分配任務,並輸入對敵方兵力規模和作戰效能的評估,機器控制系統甄別能取得通信的任務力量、並將指揮官的控制範圍保持在可管理範圍內,從而實現以情境為中心的指揮、控制與通信。在這種指揮與控制架構中,時間將是重要考慮因素,因為指揮官擬動用的部隊可能發生位移、失去通信,甚至在指揮官決策過程中已被敵方消滅,不過,決策中心戰中的延遲要比傳統作戰規劃中的延遲要少得多,並且,給敵軍制造多重困境也可以抵消此類不利影響。

美智库:马赛克战是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支撑的决策中心战

五、結語

報告建議,面對與中俄的長期競爭,美軍應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與自主系統等顛覆性技術來開展決策中心戰,而非僅僅將二者視為改善當前作戰方法的一種手段。如此,美軍有望重獲較競爭對手的長期優勢。

來源:美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王璐菲 李彩軍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