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為什麼投資市場90%的人都是虧損

對於交易,大部分人都是又愛又恨,想要放棄,又想要去堅持,被市場傷得痛徹心扉後又痛定思痛,目前想要做的就是痛改前非,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能夠更加的在這個市場上長久的走下去。

為什麼投資市場90%的人都是虧損

每一個人的性格千差萬別,但是要走向成功,他們被磨礪的非常類似。還有人說,沒有一個行家高手,都是在爆倉之後才走向成功的。成長是持續的過程,在市場中,學習是一貫的,這一點和很多行業是一樣的,人必須持續的學習。所以要更快的成長,要先建立正確的學習系統,能夠最大化的利用過去的經驗,並且控制自己錯誤產生的成本。我們利用錯誤好的一邊——教訓,控制錯誤壞的一邊——虧損。這樣的交易員可以比別人更快的成長,實現盈利。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每一個職業都有這麼幾個階段:入行→學習→思考→再次選擇→學習→頓悟→晉級→昇華

❶ 每個交易員、投資者都是從虧錢開始

菜鳥交易員的階段,你會感覺所有事物都是新的,同時也是難以應付的。在這個階段,需要學習基本的製圖技巧,學習基本的市場結構,並逐漸開始接觸真正的市場。

執行交易的目的不是賺錢,需要在交易中積累經驗,還需要學會應對交易中的心態問題。

交易員在這個階段取得進步的主要表現之一為,虧錢的速度比之前更慢了--雖然仍在虧錢,但會虧得更少而且更少連續虧。


➋ 穩定賺錢是交易員的唯一檢驗標準

賺錢的第一步是停止虧錢。

交易員如果能盈虧平衡(在扣除佣金前),那意味著已經踏出成為合格交易員的第一步。

在這個階段,因為存在交易費用和其它費用,交易員其實仍在虧錢。當交易員能夠用交易利潤覆蓋交易成本,這將是邁向真正合格交易員的第一步。

達到這個階段需要花費1年半到2年的時間,甚至更多。認真對待這兩年的歷程,其實在兩年內達到用交易利潤覆蓋交易成本的目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期望。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很簡單,但實際上很少交易員成功撐到這個階段。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➌ 犯錯會馬上糾正並反思,叫做“老練”

從這個階段開始賺錢。錯誤和失誤發生的頻率會大減。

當交易員真的犯下錯誤,他們會馬上糾正並反思,很快地從中吸取教訓。

因為交易員一直處於交易的緊張氣氛中,大部分情緒波動已經消失,所以交易員能保持一種開放和善於接受的狀態去觀察市場。

隨著能力不斷增加,交易員可以管控的資金也更多了,這時候,重點已經轉到發展進行大額交易的能力和管控相關風險的能力。

難以想象,一個交易員如果沒經歷過完整的熊牛市市場週期,怎麼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老手,而大部分市場週期都需要經歷約10年的時間。

經歷過一切的交易員,會認識到伴隨著所有市場活動的未知甚至不可知的風險。

當然,可以通過研究過去市場發展歷史積累相關的經驗,但是,一些經驗和實時觀察市場事件的展開是不可替代的。


❹ 投機者的自我修養

《傅雷家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小事:

傅聰年輕時彈奏鋼琴的姿勢不太好,身體經常搖擺。傅雷先生覺得這樣既不雅觀,也讓人感覺不夠穩重,多次提醒傅聰注意。

傅聰也做過很多努力,希望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效果並不理想。

多年以後,有一天傅聰很高興的寫信告訴他父親,他已經改掉了身體搖擺這個毛病。傅雷先生在回信中指出,即使這樣一個細節問題,也不是單靠有意識的注意就能解決的,修養到家了,自會迎刃而解。

不單是彈琴,人生的各個方面,包括股票、期貨、外匯的投機領域,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都深深的支配著他的思想和行為,無形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市場交易就是簡單的一買一賣,但在這一買一賣的背後,隱含著投機者不同的觀念、意識、目的、動機,反映出投機者的價值觀、市場交易理念、對待金錢的態度、對待風險的態度等等。

市場交易的成敗,投機者在金融領域的最終命運,固然受一些偶然的、意外的因素影響,但最根本的深層次原因取決於一個投機者的綜合素質,即一個投機者的人生修養和境界。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投機者的修養和境界依賴於兩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對市場的理解,對市場交易中一些重大的原則性問題的認識深度;

另一方面是投機者對自我的認識,包括對自己的心理弱點、性格缺陷、思維、行為習慣等主體內在世界的瞭解程度。

這兩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投機者的自我認識越深刻,對市場的理解就越深入;反之也是。

因為市場價格的變化是成千上萬投機者觀念、心理、情緒碰撞的結果,而這種結果一旦變成現實,又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心理和情緒,這是一個典型的反射過程。

一個成功的股票投機高手,往往具有深刻的市場見解,也能洞悉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在這兩方面達到很高的層次。

投機之路是一個漫長的修煉過程,投機者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會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大多數人最終不能抵達理想的彼岸。但是,一旦你突破了自我的侷限,超越了平庸凡俗,就會有巨大的收穫。

在股票交易中,我們曾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犯著同樣的錯誤。判斷失誤時不及時止損、逆勢交易、孤注一擲、急噪衝動等等,這些現象幾乎長期困擾著大多數市場參與者。


投資之道,萬千法門,只有找到合適自己的投資方法,並且長期堅持,才能在證券市場中存活。但是,很多投資人入市的動機,只是想短期撈一票,從未設定長期的投資目標,也不知道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麼,跟風,賭博,這種短期心態,是造成損失的重要原因。

尋找盈利模式是所有投資者最關心的。要想在市場中穩定獲勝,首先就需要明白市場的盈利模式,按照盈利模式去操作,才能在市場獲利,否則只能為市場做貢獻。很多人之所以虧錢就是沒有找到固定的、符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斷的出錯,不明不白的向市場交學費,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搞明白自己為什麼虧的。

要成為股市投資大師,一定要多研究,多學習,如果在這個市場裡有一個能夠長久不敗的導師,這個導師一定就是這個市場,我們要敬畏它、熟悉它、感知它,最後能夠和它一起比較和諧相處,把自己的投資人生和自己市場的律動能夠結合起來。

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

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如果你與市場保持一致,利潤自會滾滾而來。如果你看錯了趨勢,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護傘止蝕單。這就是趨勢和利潤的關係。

操盤成功的兩項最基本規則就是:停損和持長。

一方面,截斷虧損,控制被動。另一方面,盈利趨勢未走完,就不輕易出場,要讓利潤充分增長。多頭市場上,大多數股票可以不怕暫時被套。因為下一波上升會很快讓人解套,甚至獲利。這時候,買對了還要懂得安坐不動,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交易之道的關鍵,就是持續掌握優勢。

快速認賠,是空頭市場交易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當頭寸遭受損失時,切忌加碼再搏。在空頭市場中,不輸甚至少輸就是贏。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在一個明顯的空頭市場,如果因為害怕遭受小損失而拒絕出局,遲早會遭受大損失

一隻在中長期下降趨勢裡掙扎的股票,任何時候賣出都是對的。

哪怕是賣在了最低價上。被動持有等待它的底部,這種觀點很危險,因為它可能根本沒有底。

學會讓資金分批入場。

一旦首次入場頭寸發生虧損,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加碼。最初的損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損失,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直接出場。如果行情持續不利於首次進場頭寸,就是差勁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認賠。

希望在底部或頭部一次搞定的人,總會拿到燙手山芋。

熊市下跌途中,錢多也不能贏。機構常常比散戶死的難看。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2、k線基礎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3、均線基礎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4、切線基礎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5、指標分析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6、統計分析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7、選股方法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8、板塊輪動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股票漲停,很多人願意追,因為漲停說明股票有強大的買盤,而且吸引了市場關注,很容易趁著慣性繼續上漲。

但是,我們做過一個巨量數據統計,發現所有漲停股第二天繼續漲的概率一直在50%上下波動,而第三天依然能漲的概率直接就降到30%以下。

這就說明,如果看到漲停第二天直接殺進去,虧損的概率遠遠大於收益。

有沒有提高追漲停成功率的方法?

有,而且很多,所有方法關心的都是兩個核心要素:動力+空間。

動力,指股票漲停的力度強不強,我們追漲停股,本質上追的是股票漲停之後繼續漲的慣性,動力強的股票,漲的慣性才大。

空間,指股票漲停之後上方的空間大不大,空間大,阻力小,接下來繼續漲的可能性才高。

這兩個是可以追漲停股的充分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像下邊這隻股票,漲停動力很足,強勢放量,但是直接頂到壓力位,沒有空間,追漲就套。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怎麼判斷股票上漲的動力足不足呢?

本質是判斷股票漲停有沒有足夠多的跟風盤,主力可以拉出第一個漲停,但後續股票還想漲,必須有跟風盤形成統一看漲的效應,獨角戲,唱不下去。

很多人習慣從成交量的角度判斷股票跟風盤,這個思路沒毛病,巨量漲停,說明不管有多少人賣都有資金願意買,確實是上漲力度強的表現。

比如下面這隻股票,放量漲停,引發了巨大的跟風盤效應,之後股價在巨量資金的推動下再次大漲。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當然,光靠成交量判斷股票的漲停力度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把股票比做一輛汽車,趨勢就是方向,而成交量就是油門,上漲趨勢中漲停放量,往往會起到推動上漲的作用,下跌趨勢中漲停放量,有些時候反而是高位砸盤的信號。

於是,就用到股票趨勢了,做為我們判斷漲停股是不是有動力的另一個標準。

上漲趨勢的股票,如果出現放量漲停,很容易吸引更多的跟風盤,股價在漲停後繼續上攻的動力就會更充足。

比如這隻股票,本身就是上漲趨勢,出現放量漲停,相當於給上漲趨勢踩油門加檔,接下來一飛沖天了。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看到這你可能會質疑,分分鐘找出那些上漲趨勢的股票放量漲停然後崩盤的例子,或者下跌趨勢的股票,放量漲停之後繼續漲的例子。

沒錯,會有這樣的情況,但你要記住,我們追漲停股,買的是大概率,只要大概率成功的策略,就是可行的策略,不能因為某些個例,而否定整體。

簡單總結一下,追漲停股,本質是判斷股票漲停之後繼續上漲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先要看漲停的動力是不是充足,觀察股票的趨勢和漲停成交量,上漲趨勢,股票放量,說明上漲動力充足。

補充兩條:

1、上漲趨勢,可以通過均線來判定,中長期均線向上,股票的趨勢就是向上。

2、一字板漲停雖然縮量,但這是最強的漲停形態。

解決了動力的問題,緊接著我們解決空間的問題。

股票如果想漲,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讓它漲,如果上邊壓力重重,就很容易出現漲停之後衝高回落的走勢。

原理很簡單,就像一個會輕功的大師,即便他起跳的力度再強,但頭上三尺就是房頂,那他也飛不了多高。

就像下面這隻股票,動力很足,但是沒有空間,一個漲停直接頂到壓力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判斷股票的上漲空間,主要是看有沒有突破一些重要的壓力,主要分成三類:

1、中期均線:這是天然的壓力線。

2、下降壓力線:高點連線形成的壓制。

3、前期高點:創出新高,上方一片坦途。

這幾個類型都很簡單,我就不展開講了,我們直接看幾個案例。

第一個是股票漲停突破中期均線的情況,上方空間打開,股票持續上漲,這時候你追漲停的成功率會很高。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第二個是股票漲停突破下降壓力線的情況,同樣也是上方空間打開,之後股票持續上漲,追漲停成功。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第三個是股票以漲停的方式創新高,強勢打開上方空間,這也是非常典型的可追的漲停股類型。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最終總結一下。

追漲停股,我們需要考量兩個核心要素,漲停的動力,上方的空間。

漲停的動力,我們通過成交量和股票趨勢來分析;

上方的空間,我們通過三個角度來判斷空間大小。

這就是漲停股能不能追的全套思路,很簡單,通過這套思路能夠極大提高追漲停股的成功率。

但是要注意,不可能有100%成功率的方法,我們博取的永遠是概率,所以使用任何方法選股,嚴格的止盈止損紀律必不可少。


獨立思考才是你盈利的必要條件。

K線,成交量是資金博弈的體現,我不能說它不重要,但是我研究的是資金博弈後的結果的K線和成交量,進而研究市場,而不是從K線成交量入手研究市場。找到股票漲跌的本源,它會跌,不是因為K線走成這樣,它該跌。它會漲,也不是因為K線走出某種經典形態,它該漲。既然市場是資金推動的,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從資金的角度切入分析市場?如何切入?你需要知道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什麼資金會去買什麼股票,什麼情況什麼時候什麼資金會砸出自己手裡的籌碼。並且,為什麼?

首先,我們知道,市場有各種各樣的資金,包括做長線、中線、短線、打板、低吸、包括小散、牛散、遊資、基金、機構,這麼多路想法不同,風格不同,資金量不同,對後市看法不同的資金,共同組成了我們這個市場。股價的漲跌,就是各路資金分歧的結果資金的風格不同。

什麼是股性?為什麼會有股性?這都涉及到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大家對某股漲停的共識,二是場外資金的共識,知道買入後還有機會用更高的價格把籌碼倒給別人。炒股炒的是人心。再比如通常一根大陰線之後就是狂跌,每路資金都有自己的手法。然後你想想陰線後資金背後的人是何等痛苦。吃過大陰線的場內場外資金是何等膽小。膽小帶來什麼後果?風吹草動就跑。如此惡性循環,這就是大陰線背後的邏輯。

掙錢效應也是這個道理。先鋒都衝不破對方陣型,並且逃跑,你跟在後面的還想打勝戰?短線客就是先鋒,他們是這市場裡最活躍膽子最大的一批資金,如果連他們都掙不到錢並且撤退,你們還敢做嗎?再來說說膽小的資金,跟風資金。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不要買跟風的票嗎?因為跟風的資金它不是行情的發動者,它只是想跟在發動者後面掙一筆,這樣猥瑣的資金如果遇到大盤不好會如何?它肯定撤單撤的比誰都快啊!資金屬性不同,當然這還涉及到市場的炒作習慣。

總之,資金博弈的本質,就是了解你對手,包括對手所持有的籌碼,對手通常的操盤風格,以及預判對手可能做出的行動。並且在清楚對方底細後對著盤面走勢做出相應決策,那麼無論盈虧,無論市場給出怎樣的答案,這都是一筆優秀的操作。


中國股壇第一人坦言:A股市場真正賺錢的人,都是用這種“笨”方法


你如何判斷一隻股票或者一路資金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會來,什麼情況會走。我現在告訴你:我不確定什麼時候會有資金來。不是不知道,是不確定。看盤久了,你會了解市場大致的炒作路徑,你會了解各路資金的喜好,會熟悉他們的手法,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依據。如何確認自己被認可?沒錯,漲停板。所以有人會說漲停板是確定性最高的買入方式。

上面這些話也許不能幫助你馬上盈利,但是這屬於“道”,“道”是規律,是思考方式,是不會變的,是值得探究一生的。而“術”卻是千變萬化。下面就來講講我擅長領域的術,下面所講的這些,注意,術不是規律,不可能一成不變。那該如何應對呢?找準切入口,不斷適應市場變化。你問什麼是切入口?對我來說,人心和資金就是切入口。人性不變,資金逐利的本質也不會變,但是市場會變,人的情緒會變,人的喜好也會變。

股票上漲的本質是什麼,是資金不斷的推動,這就需要市場接力完成,所以要思考持有籌碼的資金、和你一樣準備進場的資金、還有明天可能接力的資金,你才有可能瞭解市場。每天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舉一個小例子,對於任何題材,都是龍頭股先打開空間,市場資金再挖掘滯漲,當低位個股被挖掘的差不多了,那這個版塊也就結束了,因為持有利潤的籌碼過多,而來接力能賺錢的資金變少;再舉一個例子,有些被套牢的股民會出現一種幻想,幻想股票要漲了,但是仔細想想,當被套的股票解套了,大多數人會毫不留情的砸出,而後續資金不是雷鋒,誰願意去買沒有利潤沒有接力的股票呢?


感謝閱讀,想學習更多操作技巧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新茗股堂(zm666228)幫助你學習建立一套交易系統以及盈利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