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竿到底有多大利潤?

用戶94895834042


有個同學在做漁具行業,我問他的話,一般是中等價位的魚竿利潤最大,三成到五成左右的利潤,高價的魚竿要看什麼品牌的,進口的品牌一般也有兩三成的利潤,低檔貨的話靠走量也有利潤,所以現在漁具市場還是有不上空間的,就是線下很多漁具店作死,買雜牌杆子賣給小白或者買假的品牌貨坑人,中國市場需要一次大的洗牌才能淨化市場品牌和透明價格


萊布尼茨二世


不賺錢這生意誰做,我在廣州花都區獅嶺鎮,去買支魚竿是聽魚軒的少者幾百塊錢,我問他釣箱,他說最少都五百至八百真黑,去配羅非散炮第一次收我三十五元,第二次去收我四十五元,問他遮陽傘多少他說最少一百八,我去釣魚世界人家才賣一百二而且質量比他好,你們說利潤大嗎?


lwk1326688


一個簡單的問題幹什麼搞得這麼複雜,你要是覺得利潤很大,那你自己為什麼不做?一支一千的魚竿,就當你們認為的利潤有五百,現在的房租一天就要30到100元,甚至更多!每天的水電,人工工資,庫存等等,把利潤分攤到這些項目中,還不是每天都能賣哦,剩下多少利潤?這是實體店

網店呢,少了房租,多了推廣費用,不比房租少,而且價格做到極底,沒有量的話連西北風都喝不上!

都說利潤大,你看看開店的人越來越多,廠家倒閉的都沒有,那我告訴你,這是你沒看見!

這些問題我是真不想回答,你不幹這一行,為什麼都是想當然,覺得高就高,可笑的還有說46T碳布20塊一平米的話!

花多少錢,在這個區間去尋找你認為最好的就行,你管他是不是暴力,你決定買的那一刻你是認可了產品和價格的!

沒有10塊錢不能用的魚竿,但是你能用10塊錢的產品用出一千塊錢的手感嗎?如果不會斷是你認為好壞的標準,那你可以用魚竿或者鋼筋,線可以用麻繩啊,但是這不是釣魚了!

我去唱個歌,什麼都帶不走,但是我娛樂了,就該給錢,我開個漁具店,不僅僅給你提供了實際感受產品的機會,還提供了釣友們相互認識交流的場地,我提供市場價的產品,時不時還打折,還提供了釣魚的信息,幫你做線組,綁鉤,做好產品的服務!在這個基礎上我賺取我該有的利潤,我有什麼對不起釣友的!

你們在網上買的產品,時間久了,廠家找不到了,來店裡配節,或者我有廠家的信息,還要幫你帶配節給你,我們實體店怎麼就成了你們嘴裡的奸商,天天喊打喊殺的幹嘛!

沒人開實體店了,都去網上買吧,我們不是沒有實體店就活不下去,只是因為自己愛釣魚,希望開個漁具店結識更多的釣友,同時希望能夠通過漁具帶來利潤,讓自己生活的更好,這都沒有錯!

淘寶也好,火山也好,抖音也好,這都無所謂,實體店不可能做到產品齊全,所以網絡的補充是應該的,但是網絡上的那麼多的虛假宣傳,貨不對版,你們怎麼就視而不見,對實體店就如此的咬牙切齒!

我自己就是早年的網絡上的蟲,網絡銷售不起不會,只是希望開個實體店讓釣友有個更好的體驗!


大宇705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約百分之四十左右,這是從廠家拿貨,要是二級的話,肯定會更低,別買那些整天廣告的,裡面的廣告費都轉嫁到魚竿價格裡頭了,最後還是你買單,土豪可以忽略,實際上,旗艦店的東西並不便宜,因為他們要保護線下,相反,實體店由於沒有廣告費以及馬雲的推廣費,反而能低一些,這裡面很複雜,然後呢,線上買,第一,你要認準一個品牌,瞭解下這個品牌的魚竿好不好,第二,等他們搞活動的時候買,這時候很實惠,第三,到實體店看看能不能降到你能接受的範圍,比如我吧,剛到手一支七支竿7.2的大物版巨鯉無畏,淘寶標價518,粉絲能優惠50,我這支呢是一鉤獨秀自己用的,他好像是七支竿廠家質量總監,也就用了幾次,他要換典藏版了,這支就優惠給粉絲了,最後被我以275的價格拿下,275塊,7.2米,30+40T進口東麗碳布製作,上哪找去?關鍵是到手跟新的一樣,哈哈哈哈,這是第三支七支竿的魚竿了,估計夠用了,到手後還沒有下水,一兩天拿它去開光


戶外打野釣魚


魚竿利潤有多大,這麼給你說光工廠利潤不超20。有自己品牌加品牌價值也就30左右,批發也不超20。實體店零售看買的好不好。買一般加上其他一些配件,飼料等。也就比開個小商店強那麼一點。網絡應該也就20左右。沒有你們想的那麼高畢竟國內碳素魚竿已經做了將近20年,暴力早就沒那麼多了,有錢的人一大把。要是那麼暴利誰不會來差一腳。別一天在哪算著布哪布的。電商買的100來塊的魚竿,工人工資早已超過炭布錢了,只有哪些不在這行業混的人。天天說這暴利哪暴利。照這些人思維最暴利的就是做飛機發動機的,不就1噸多鐵,憑什麼賣幾千萬,上億的。再說了世界首富,全國首富,甚至是威海首富,都不是做魚竿的[捂臉],如果你想賣魚竿倒是可以給大家箇中肯的建議,量力而行,別管他怎麼宣傳就買自己中意的,網上購買最好選擇大品牌,買最近幾年出的電商品牌,需謹慎。完事,各位大神請噴的時候溫柔些[捂臉]


每天都要開心345


漁具店賣的魚竿進貨價大部分是4-6折

舉個例子,一支魚竿成本是150元,工廠以2-3倍的價錢出廠價,也就是400元左右,再到漁具店的建議零售價是800了。

並且每個尺寸的加價成本標準尺寸是30-50元,非標準尺寸每個尺寸加價是10-30元不等。

有些魚竿尺寸加價都要一百甚至好幾百,說明尺寸越長賺的越多!

至於別人說的盈利不是魚竿,這也是真實的,畢竟幾千塊錢的魚竿,一年也賣不出去幾支,魚餌的利潤基本上就是2-3塊錢左右!


晴久釣魚


如果實打實的標註,這個行業利潤並不高,到底有網絡銷售渠道的比價存在,勢必會回到一個合理的利潤,除了一些擁有極大品牌知名度的以外,其他的產品算上邊際成本(推廣費、店鋪運營費、退貨配節等),綜合利潤徘徊在10-20%,甚至10%以下。因為這個行業80%的產品幾乎沒有什麼技術壁壘,門檻非常低。

問題是,在一個沒有標準,虛標成風的行業裡面,誰實打實標註就代表吃虧。最後大家就拼誰敢吹,誰比誰更不要臉。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會出現一些利潤比較驚人的產品。只要能成功抓住一些消費者的心理,賺錢在魚竿行業裡面並不是難事。

如果這個行業出現一個公平競技的平臺,如果這個行業出現一個如實展現優缺點的渠道,如果這個行業出現一個受到監督的測評社區。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今日頭條搜索:“釣魚”,進入測評專區,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贊是對於虛標廠家的鞭策,也是對於良心企業的幫助。


科學釣魚


很多人眼中只盯著物料成本,一輛轎車開出去一公里只需要五毛汽油錢。你給出租車司機拿兩塊錢拉你一公里,說多出的一塊五不用找是賞他的,你覺得能心安理得不捱罵不?

一百元發貨價的魚竿,物料成本可能三十元夠了,人工成本可能也得三十元,廠房,設備,加工損耗,銷售費用這些成本再算進去呢?

如果想做品牌打知名度,宣傳廣告費用,這些都要在成本中體現。

不論做什麼產品,為什麼都追求知名度,只有做出品牌才能得到更多認可,才能保持出路的暢順。而這些無不需要投入,人工物力,資金運營。最終都是在成本中攤薄。

話題扯的好像有些遠,歸根結底還是說利潤的體現。

目前很多不知名魚竿廠家,百元以上的釣竿,毛利能看到30%—50%基本就心滿意足了,而這些產品到商家手裡,估計再加價50%(加價可能喊到80%,留出三成左右溢價空間)也就一大關,當然說這些的前提是要刨除那些閉眼加價三五倍的黑商,那是真正往死作,市場上永遠不缺這樣心態的商家,市場也不缺被宰的小白。



藍水2019


親身經歷,買了一款某品牌的竿子,價格就不必說了,今年天津漁具展最後一天去的,買了一款相同品牌,尺寸,調性的竿子,價格竟然低於之前的三倍,真是無語,所以具體裡面利潤多大,只有生產廠家知道,作為用戶,沒有發言權!


遊釣小麥穗


現目前中國釣具行業雖很混亂,但是暴利情況基本不存在。

大品牌的釣竿價格貴是因為營運成本高,單看釣竿的確是暴利,但是結合營運成本綜合看就不是了。

不要拿碳纖布價格來說事,釣具商賣給釣魚人的不是碳纖布,是釣魚竿。這道理就和商品房與水泥鋼筋磚頭、汽車與鋼鐵橡膠的關係一樣。

當然,大品牌釣具存在虛假宣傳和以次充好的各種套路就無法讓釣友接受了,比如虛假描述性能,虛標數據和釣值等行為,普遍存在於國內大品牌釣具,什麼150克不到的5.4米釣竿就標2700克釣值之類的,這些在我們同行看來就忍不住想笑,真能吹,一個更比一個能吹!

百八十,一二百塊錢的低檔網紅竿騙“新白菜”(新手+小白+菜鳥)也就罷了,幾百上千元的所謂品牌竿也騙?

更過份的是幾個日本漁具大品牌近幾年瞄準中國釣具市場推出的〔中國特銷版〕釣竿更是垃圾魚竿賣天價,上千幾千元人民幣的釣竿,性能卻和便宜網紅竿之流等同,真是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比如那個喜馬諾出品的【博大師】,大家可以在網上搜搜查查,看看這款垃圾魚竿在其二三千元人民幣的售價之下,是個什麼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