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十年,被一年的壞賬拖死,現在換行業重新開始,有什麼利弊?

瘋鋒癲癲


從哪跌倒就 把那地方刨了,看看地底下到底是啥,它為啥會絆倒我們。

如果你不刨,換行業也得被那個絆倒你的東西再次絆倒。

記得是刨,不是你現在看到的壞賬。


十一叔說情感


深有同感,我是2009年進行第一次創業的,2015年得病腦血栓,現在負債6位數。好的事情是現在基本完全恢復了,要進行第二次創業,我聊一下我的想法就可以了。

第一次創業還算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腳步被迫停下來,能讓我整理一下自己,看清以前的不足和做的好的地方。

當我背起行囊繼續前行的時候,我已經有了很大的心得,我知道在第二次創業的路上,我更需要注意些什麼,有些關鍵點我就知道該怎麼處理了。

第二次創業的我,選擇的是“微跨行”,就是在原來行業的基礎上,微微調整了一下。我原來是自己做網店,電商的,因為感覺之前做的還可以。

第二次創業,我選擇教其他人做電商,做網店,幫其對接供應商貨源,我教他做網店,他有了銷量,我再從供應商商那裡得到我該得的提成,對於供應商來說,他是風險比較低的,也就是有人能幫他賣了貨,才會有費用,對於想開網店的人,幾乎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他(她)接受電商運營知識培訓是免費的。

希望看了我的經歷,對題主會有一點幫助。個人建議就是不要跨行誇的太大了,然後總結導致第一次創業不太理想的地方,第二次創業的時候肯定能繞過很多坑,加油!!!

所有的事情都是好的事情

如果不是

那就是還沒到最後呢!!


一起做電商


首先,你說創業十年。大多數情況下,25歲左右到50歲,大概也就25年了,是人的職業生涯黃金期,無論打工和創業。10年,相對於25年,4成的時間,說明你在這個行業裡已經侵浸了很久了,這個行業的門道摸得也差不多了,肯定也積累了很多人脈和各種資源。如果這個適合離開這個行業,那就意味著之前積累的很多資源就會大幅貶值縮水,甚至一文不值,你原來通訊錄裡的那些人,就慢慢成為陌生人。做生不如做熟,跨行如隔山,不要輕易離開原來的行業。這當然有個前提,就是目前行業前景怎麼樣,如果行業規模日益萎縮,看不到前景,當斷還是該斷。但一般情況情況下,不是特別難乾的行業不要離開。

其次,被一年的壞賬拖死。這個要具體分析為什麼會形成一年的壞賬。分清是自己原因還是對方原因。自己原因,是自己的產品或者服務沒做好?是客情關係沒做到位?有些行業還是要學會入鄉隨俗,獨自當清流肯定熬不下去,或者是和對方的合同協議沒有明確的付款結賬約定?如果是對方原因,那麼對方拖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對方的下游關聯方產品或者服務出了問題嗎等等。對方是否有意拖欠,而是確實碰到某種困難,這個時候,你有沒有能力和他們一起克服,關鍵時刻拉他一把,幫助客戶度過這個檻,也就等於救了自己。

第三,在一個行業裡做久了,對自己的下游客戶,儘量形成一個互相依賴的關係,提高自己產品服務的核心競爭力,讓對方離不開自己,這個離不開,可以是感情紐帶,客情關係維護,都是十年的熟人,做成好朋友了,怎麼好意思拖欠貨款?也可以是技術或者價格的離不開,離開你,他的業務就很難開展或者成本大幅上升,這樣,他要是把你踢開,就要好好斟酌了。


裡德財經


題主創業十年,資源人脈都正當其時,卻被壞賬拖死,令人扼腕。

我專業從事企業債務管理和清收工作,已將近二十年,看到太多企業,明明賬面利潤很好,企業卻沒有現金流轉,好好的企業,生生被應收賬款拖垮。

比如我的一家顧問客戶,河南三門峽一家高新企業,毛利率70%,產品行銷全國,每年營業收入將近兩億,但創業三年以來,貨款被拖欠累積達3億之多。發展到最後,連發票都開不出去了,為什麼呢,沒有錢繳增值稅。你能說它沒有盈利能力嗎?他是沒有收款能力。

欠款就像冰山,企業就像泰坦尼克號

就題主的問題,我說三點意見:

一、輕易不要換行業。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跨行不取利。你換了新行業之後,原來十年積雷的行業經驗和人脈資源,這本是你最大的財富,就基本清零了,等於從頭再來,不妥。

而且,哪個行業好做?就像錢鍾書《圍城》的名句,婚姻就像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他們也在巴望著有什麼更好的事情做。所以,我認為立足眼前,做好當下,才是最正確的。只要當前行業不是日薄西山,輕易不要換行業。

二、如果要換行業,要注意兩點:

1、 最好選擇相近行業,能用到一些之前的工作經驗和資源。

2、 你之前是被壞賬拖死,而同一個地方可能會跌倒兩回,這是你的弱點。你要麼繞開它,選擇那些現金交易或賒欠不嚴重的領域;要麼你就克服它,下決心掌握管理欠款的辦法。

三、即便換了行業,你之前被拖欠的貨款也要儘快妥善解決。一則可以回籠資金以為重新創業之用;二則失敗乃成功之母,從什麼地方就從什麼地方爬起來,你可以藉機學習法律和清欠。一個企業家,無論做什麼行業,基本的法律和財稅知識,都應該是他的標配。

四、如果你想要解決之前的欠款,想要學習瞭解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經驗,可以關注我。

1、 清收欠款,有幾點要注意:一是催帳要趁早,越晚越難催;二是要敢催,催賬如得法並不會得罪客戶,相反不催等欠多了時間長了反而會失去客戶,此中奧秘限於篇幅不能盡言,可關注我,查閱其他文章;三是催帳是個技術活,不僅僅是通過打官司搞執行,缺證據沒時效對方跑了都仍然可以追討,既想要客戶又想早日回款這種甘蔗兩頭甜的事情也可以實現。

可以請專業人士來協助或傳授。並非是社會上所謂討債公司哦,而欠款管理是是科學,專家。

2、 企業往往關注壞賬,卻忽視欠款被拖欠的資金成本。如果出現一筆壞賬,很可能是痛心疾首;但合同約定3月回款,實際拖了一年但還是回來了,卻很少人在意。其實,據統計,利息的跑冒滴漏,給企業造成的損失超過壞賬十倍。

3、 現在企業競爭,技術領先不易,客戶爭奪激烈,利潤率大同小異。誰要是掌握了應收賬款管理的奧秘,誰就能減少欠款和壞賬,並實現資金的快速週轉,而資金週轉速度加快,就能實現快速發展,這是企業競爭的利器。現在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再是大魚吃小魚的過去。

有個寓言故事。森林裡兩個人在尋寶,遇到一隻老虎。有個人馬上穿上輕便跑鞋,同伴說,你穿跑鞋你跑不過老虎啊。這人回答說,我不需要跑贏老虎,只要跑贏你就行了。欠款風險就是老虎,欠款管理和清收技術就是跑鞋。市場競爭中,不得不賒銷,欠款風險這隻老虎無處不在,沒法躲避,我們只能穿上跑鞋,跑贏同行,讓老虎吃了他們。優勝劣汰,我們剩者為王。

這是在答題,不是寫論文,所以只能言簡意賅。對此類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持續瞭解企業賬款管理和欠款清收的經驗方法。


講理說法


建議你不要輕易去換行業,你覺得你目前行業不好做,換一個行業就好做了嗎,你想換的行業也有人準備改行,隔行如隔山,換一個行業,那麼你之前所有的積累可以說都清零了,新的行業你又要重新摸索,人生二十幾大學畢業,工作到三十左右,在行業已經有沉澱了,三十到四十正是各方面都成熟的階段,穩步上升,輕易去換的話,人生沒有這麼多十年經得起你折騰。現在有壞賬都是很正常的,基本上大家說的月結,有的一個月到了是給你結款了,但給的是承兌匯票,期限又是幾個月的,給下家有的要,貼息又划不來。更壞的有的說月結給你拖延半年都不打款,更糟糕的賴賬要你打折,十萬應收款最後只能收回六七萬,太多了太多了。但是,就算有這些壞賬,還是不建議你輕易去換行業,慎重!


好言文化陳奇


弊端,第一行情不瞭解,需要從頭開始,第二,資源不足,新新的行業,需要資源。

利端,豐富的經驗及教訓。簡單說幾點[可愛]



最新頭聞


個人創業不能戀戰,否則會輸的很慘,總結經驗,看是否有成長性,不建議與原來從事行業不著邊際,可以尋找同原主業有關聯的行業,這樣進入快,熟悉成本低。


天祥金馬典當行-徐海燕


優勢就是你已經有創業經驗了,而且時間不短,這是你的優勢,你會利用過往的創業經驗能儘快的進入,。

弊端就是因為你已經換了一個行業,也許是隔行如隔山,你之前的行業經驗用不上,所以你要學習,學習行業知識,瞭解同行,分析出這個行業的盈利模式,抱著一個空杯的心態去開始,祝你創業成功!


虹姐說職場


你是想轉型還是轉行?

轉型:客戶資源還可以用,知識積累還能利用。只需要改變一些戰略定位,比如稍微向產業鏈上下游移動一下,價格定位左右搖擺一下,線上線下結合一下等。轉行:除非你真有想做的事,不然還真不太建議轉行,過去的資源基本就廢了。不過我過去也轉了好幾次,基本就是從零開始,但這估計就是天性,誰說都沒用!


小林紺晃


對行業的重新瞭解,原有的客戶和銷售網絡需要重新開始,個人建議還是不換行業,換行業弊大於利,時間、金錢、經歷都是個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