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學業銜接指導案例


學生:李同學 男 16歲 長春某重點高中高一學生 中考分數617

張同學 男 15歲 長春某重點高中高一學生 中考分數615

指導老師:長春名揚學業規劃指導中心李鴻亮老師

背景介紹:李同學家長為了保障孩子文理選科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報名預約,由於張同學與李同學初中就是同班同學,也是好朋友,因此推薦張同學一起參加測評。目前兩人在同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上學,張同學也面臨不知道在文科和理科中該如何選擇。兩位同學中考成績只差兩分,加上個人關係好,因此報考同一所高中並幸運的分到同一班級,延續了初中的友誼。剛上高一的時候兩人成績相當,但是到了高一下學期,兩人在最近的一起考試中總分相差了120分之多,張同學厭學情緒明顯,與家長出現衝突。

測評及諮詢情況:經過對李同學和張同學在學習能力、學習風格、職業興趣和人格特質等四個方面的測評,找到了兩位同學目前在學習效率上存在的問題,明確了文理分科和未來高考志願填報的方向。其中李同學在五項基本學習能力中有工作記憶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表象能力四項較好,思維轉換能力需要加強。李同學的學習風格為創造型、整體型、獨立型、衝動型,學習主動性非常高,也較為自律,對於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李同學在職業興趣上屬於研究型和技術型,適合從事工科、醫學、研究等領域,對應專業理科招生計劃較多、覆蓋面較廣,同時其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比較模糊的目標就是報考北京的重點大學,目前學習心態學習動力均正常,因此最後選擇報考理科,同時回去後調整學習計劃,加強一題多解的練習、知識點的鞏固和基礎知識的夯實,待到高二上學期結束再來進行下一階段的學業規劃。

再看王同學,其在五項基本學習能力中只有有工作記憶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較好,信息加工能力、表象能力、思維轉換能力數值不高,通過交流詢問得知王同學平時不喜歡閱讀,由於記憶力一直非常好,學習知識習慣死記硬背。李同學的學習風格為執行型、局部型、依存型、沉思型,學習過程對老師的依賴度較高,缺乏主動性思考,課堂課下不喜歡與老師同學互動交流,遇到不懂的問題喜歡自己研究解決。王同學的職業興趣為社會型和常規型,適合從事一些服務型職業和數據整理、歸納、分析等工作,對應專業文科理科均有招生計劃。其對於學文還是學理沒有想法,傾向學文是想離開目前的班級,同時對物理和數學有一定的牴觸。經過對王同學的測評和與其及其父母的交流,李鴻亮老師幫助其分析了目前學習成績下降、學習吃力的原因在於學習方法不當導致的學習效率上不去,通過調整是完全有機會提分的。考慮到王同學的心理素質、基礎知識水平和職業發展路徑,為其推薦報考理科,因為理科報考專業多、考取理想院校和專業的難度小、理科知識學習提分可以短時間見到效果,有助於建立學習信心和興趣。在學習方法的調整上,李老師建議王同學制定一個可行的學習計劃、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迴歸教材,對於知識點對應的例題要動手推導,嘗試自己總結各章節的重點內容,不要依賴老師和工具書。在補課選擇上,建議選擇網課或者一對一線下課結合,取消目前的班課。為了保證測評的效果,建議王同學每週接受李鴻亮老師指導一次,檢驗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測評效果跟蹤:經過測評後李同學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按照自己的制定的學習計劃開展學習後取得了進步,高二上學期由全校的200名開外上升到130名左右。王同學在確定選擇理科後仍舊在心態上糾結,測評後的下一週由李鴻亮老師幫助其制定了一個時間規劃表並要求家長協助監督督促,每週見面交流出現的問題和思想,目前明確了報考目標為財經類院校的信用管理、統計學方向,力爭考入經濟發達地區的幾所重點大學。高二上學期結束后王同學在全校的名次由原來的600名提升到了450名,學習動力明顯提升。

李鴻亮老師點評:這個案例是學生初高銜接適應性強弱的一個典型案例,暴露出了學生、家長、學校在調整學生由初中到高中學習方式上存在的諸多盲點和不足。通過專業化的測評,基於對學生現狀的瞭解,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就會取得明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