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心理學家阿德勒

1

前不久看了一場音樂劇《瑪蒂爾達》,音樂劇的精彩不多說,我更關注的是這部劇中所透露出來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瑪蒂爾達是一位不被渴望的孩子,她的到來打亂了母親的舞蹈計劃,父親拒絕承認她是個女孩。瑪蒂爾達無所得到情感撫慰,整天待在圖書館,從書籍中尋找寄託。當圖書管理員問她為什麼總是一個人來時,她說大人總要有一點自己的空間,來掩飾家庭的矛盾。

當一個人感覺沒有可依靠的力量時,只能強大自身來保護被他人渴望、接納、認可的自尊。這整個過程,會讓他養成敏感、孤僻等性格。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若無惹事,但心裡是無窮盡的失落與空虛。

劇中的瑪蒂爾達,因為對不被認可的遭遇的對抗,激發了超能力來懲惡揚善。她還編織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被父母寵愛、關懷、渴望。誠如她希望自己被大人善意對待,是她對情感的需求與希望。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但當中的一些現象卻是某些原生家庭的縮影:大人還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父母不關注孩子的情感、對孩子進行言語傷害、小小年紀的孩子要學會對別人掩飾家庭的矛盾,等等。這些現象都會導致成年後的孩子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2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認為,“一個人那些灰暗的、一直以來難以被別人和自己所理解與接納、似乎根本無處安放的感受,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

在孩子逐漸有自我意識,對這個世界慢慢產生認知的時候,周圍人的言行都會對他產生影響。這人是他的參考體系,模仿對象。而與孩子接觸比較多的基本上是父母。

父母都是為孩子好,哪有父母是存心害孩子的呢?是的,所有人都會這樣說。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如此宣導,在這說法掩蓋下,孩子會背上沉重的道義包袱,哪怕並不認可父母的做法,也不會忤逆與違背,更不敢深層次分析父母的所作所為是否對自己構成傷害。最終,只能在原生家庭造成的悲劇命運中轉圈。

不過隨著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網絡的出現、心理學思想與書籍的普及,原生家庭這個詞被越來越頻繁地提起,當分析一個人的行為模式與極端性格時往往也會追根溯源,從這個人的成長環境著手分析。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中,作者蘇珊·福沃德詳細分析了幾種典型的傷害型的父母的特徵,以及對子女成年後生活的影響,告訴讀者如何直面原生家庭的真相,應對這種傷害,從與父母不良的關係中解脫,修補心靈,獲得勇氣和力量。

蘇珊·福沃德是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她的作品被翻譯成1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主要作品有《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情感勒索》等。《原生家庭》這本書出版不久就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3

在這本書中,蘇珊將“有毒”的家庭體系分為以下幾個大類: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等。

A,不稱職的父母

這類父母關注點放在自己身體和情感上,疏於照顧孩子的情緒,他們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的感受無關緊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孩子們被迫用父母的感受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來定義自己。在他們看來,能讓父母開心的做法就是好的,反之,就是錯誤的。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關愛,不被照料,不被重視,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這類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很低,長大後也很難界定自己的身份。因為他獨立的思想、情感及需求從未得到過鼓勵。他分不清自己是誰,不知道對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期望。

在情感面上,他們被父母拋棄

在後來的心理修補中,他們需要建立起自我存在的價值感,知道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值得珍視。要學會付出的時候有所保留、尊重自己的權利和感受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B,操縱型的父母

他們喜歡對子女的生活進行指導,交什麼樣的朋友、穿什麼樣的衣服、該不該塗口紅。他們把生活習慣強加到子女身上,恨不得代替孩子生活,彷彿孩子是他們生活的延升。看起來是關心孩子,實質實行的是“捆綁一體”的生活。

這類關心讓人感到窒息,沒法擺脫。

這種家庭模式成長的孩子成年後有種兩種情況:一是離開了父母的庇廕,什麼事都做不成,典型的好寶寶;另一種是成了和父母對著幹的逆反小孩。

無論是哪種,都會對生活產生影響,前者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後者可能只因為要叛逆父母而做出不妥當的決定。

C,言語虐待型的父母

這類父母很多,孩子考了第二名,滿以為會得到誇獎或鼓勵,卻被奚落為什麼不是第一;講孩子長得醜等等。他們不會考慮到言語攻擊對孩子自我意識的影響。在孩子表示反抗時,還會生氣,“我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孩子會因為親人的貶損受到傷害,其中又以父母帶來的傷害最為嚴重。因為在幼小的孩子心中,父母是世界的中心。如果大人說你笨,你就笨;說你沒用,你就沒用。

當一個人被負面評價時,這些評價就會進入他的潛意識,他會“內化”這些言語,這是自卑的根源。

言語虐待影響了個體作為一個有價值、有作為的人的自我認知,還會對生存意義及價值實現產生影響。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如以上種種,對孩子的傷害無庸置疑,要讓孩子建立起對別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非常困難。因為

我們同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成年後與別人建立關係的基礎。

在健全的家庭關係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得到了自由及關愛的滋養,那麼在後續的人際關係中當然也希望別人如此對待我們,也是我們自己將會表現出來的樣子。這種正向的預期也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坦誠與熱忱,以積極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你的狀態被別人感知到,會很容易遇到同頻的人。

反之,如果一個人童年生活滿是緊張與焦慮,那麼他整個人都會充滿戒備,並不自覺地把這種心理帶到人際相處中。或者他是怕被傷害,於是穿了堅硬的鎧甲試圖保護自己。但不知道的是,這層鎧甲並不能保護他,而是把他束縛起來,阻礙別人的靠近,阻礙得到一份正常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4

對於原生家庭並不那麼完美,且父母的撫養方式已經對自己產生了一定影響的人來說,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主要有以下幾種。

A,將責任歸於那些應該負責任的人

最近很火的一句話是,“我不再憎恨你,但我也不會原諒你”。我們總說原諒曾經傷害自己的人。但撫心自問一下,你說了原諒,心裡真會放下嗎?大多數人應該不會。

解開束縛自己的枷鎖最好的方法就是釋放內心的痛苦和憤怒,將責任歸於那些該承擔責任的人身上,才能獲得情緒和內心的平靜,真正得到解脫。

如前面所講的小女孩瑪蒂爾達,她在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憤怒、懲罰了壞人、得到父母的認可後,整個人才放鬆下來,超能力消失。因為她的自我、個人存在、價值被認可被證明,所以也不需要超能力來保護自己了。

B,進行“自我界定”

情感上將自己獨立開來,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同時也是獨立的個體。盡力拋開父母觀念的影響,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

當父母又要對你情感綁架時,可以這樣做:使用非辯護性回應、表明自身立場、不要說“我不能”。

使用非辯護性回應,也就是當父母對你進行指責時,你不要試圖進行解釋、道歉,而要懂得去化解對方的過激情緒。如果對方說你自私,你不必要解釋自己怎樣無私,你可以這樣說,“很抱歉您這樣認為”,或者“您看待問題的方式真有意思”;表明自身立場,就是明確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什麼可以通融什麼絕不行;不要說“我不能”,是指將類似“我不能違抗父母”換成“我還沒有違抗過父母”,這樣一換就有了另一種意義,即那麼這次是不是可以試著違抗一下呢。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C,不再自我懲罰

例如有些身為長姐長兄的,小時候承擔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被剝奪了正常的童年生活。他只能否認自己有這方面的需求,來對抗心裡的落寞與渴望。

而又因為他本身只是個孩子,再努力也無法做得更好,這就造成了他的無力感與付出型人格。長大後如果家庭成員生活有一點不好他也會認為是自己的失誤而導致的。

這類人應該認識到自身是受錯誤的逼迫而成長起來的,童年已經被剝奪,現在更不應該在不該自己承擔的責任上耗費精力。這樣可以幫你從內疚心理脫離開來,按自己的節奏生活。

D,與父母對峙

用與父母面談或寫信的方式寫出你這些年的真實感受,內容包括:你對我的所作所為、我當時的感受、我的生活如何受到影響、我現在對你的要求等。

當然,也許有的父母並不會意識到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他們會拒絕承認甚至還與你大吵一架。無論如何,你要堅定自己的立場與看法。你已經邁出瞭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多少也會讓父母反思一下他們的行為。

心理學家: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做好這五點就足夠

很多不合格的父母並不是說他們喜歡這麼做,他們有些本身心理還是個孩子、有些是樹立權威、有些是因為疲憊與壓力,把對生活的無能為力轉稼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哪種情況,說到底都無法過份指責。而作為已成為大人的我們,現在還能做的就是盡力克服原生家庭的影響,不能將這種不完善的家庭情感模式再傳到下一代身上,而要努力修補性格缺陷,去追求完美真實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