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在繁殖期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中的蜂群有什麼特點?

柚子13539967120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中蜂在繁殖期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中的蜂群有什麼特點?

中蜂在繁殖期外界存在蜜粉源,氣候逐漸適宜,蜂群處於積極的獲得東狀態,蜂王連續產卵,工蜂撫育積極,大部分時間三型蜂齊全。如果要將中蜂在繁殖期細分為幾個階段,我認為可以根據中蜂的繁殖及群勢增長特點,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復壯階段、強盛階段和漸減階段。

一、中蜂在繁殖期的三個階段

1、復壯階段

蜂群經過越冬停卵以後,從春季開始繁殖到蜂群繁殖強盛為止,但還未出現分蜂時,這個階段就叫復壯階段,大約從從2月中旬到4月初,也是外界開始有較多蜜粉源開花的時候。

2、強盛階段

蜂群復壯後,保持強盛不出現分蜂熱的階段叫蜂群的強盛階段,這個階段因各地氣候環境及地理條件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像我們這邊的華南中蜂種,維持強盛時間很短,或者都還處在復壯階段,如果沒換王的蜂群,很容易出現分蜂熱的現象。

3、漸減階段

處在強盛階段的蜂群,在氣溫變化及外界蜜蜂源減少到僅適宜蜜蜂生存的臨界點時,由於中蜂本身的特性,蜂王開始減少產卵,甚至停卵,以適應外界變化的過程稱為蜂群的漸減階段,這個階段在我這出現的時間為每年的7-9月份和12月到2月初。

二、中蜂在繁殖期三個階段的特點

1、復壯階段蜂群的特點

這個階段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是北方長,南方短;群弱長,群強短;老王長,新王、好王短。蜂量從多到少,再從少到多,新老交替的這個過程中是全年蜜蜂最少的時期,這個階段工蜂由老變新,質量有所提升,蜂與子的比例,開始蜂多於子,後期子超過蜂,,最後又變成蜂多於子,子脾總數始終保持直線上升,後期出現雄蜂房以及雄蜂。

2、強盛階段蜂群的特點

強盛階段三型蜂共存,工蜂幼、青、壯、老齊聚一堂,蜂王產卵積極。強盛階段有兩個過程:一是鼎盛形成過程,該過程緊接復壯階段之後,開始巢內封蓋子脾很多,大量封蓋子出房,群勢繼續增加,達到全年最強盛時期,蜂群容易出現分蜂情緒和分蜂熱。二是強盛維持過程,這個階段群勢強盛,是開展采蜜、造脾,育備用王、分蜂等生產活動的主要階段。因此,蜂群強盛階段也可以稱之為蜂群的生產階段。

3、漸減階段蜂群的特點

中蜂處於漸減階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過程

1、產卵漸減過程

該過程開始時,蜂王產卵積極,類似於強盛階段,之後蜂王腹部收縮,,產卵減少,工蜂出房後的空巢房不再補產,蜂蜜開始往中間搬移,在這個過程還有增加子脾數量的可能。

2、停產撫育過程

該過程是蜂王停止產卵前,巢內還有需要撫育的子脾,在這個過程中,只能使子脾發育得更加健康,已失去增加子脾數量的可能。

3、有蜂不撫育過程

巢內沒有撫育工作,出房新蜂生理上最為年輕,對蜂群越夏很有利,秋後的出房工蜂經過排洩就能成為適齡越冬蜂,對提高越冬蜂的質量和增加越冬蜂的數量非常有利,同時也為來年春繁提供堅實的蜂量基礎。

以上是我對問題“中蜂在繁殖期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中的蜂群有什麼點?”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多年養蜂過程中實踐多所做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喜歡的朋友,還請給個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分享自己經驗的動力,希望能通過分享幫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梅州石扇金柚


中蜂繁殖分春季繁殖和秋季繁殖,簡稱春繁和秋繁。每個繁殖階段蜂群內外環境各異,繁殖效果也不盡相同。

一.春季繁殖

①繁殖初期。立春以後,氣溫逐漸回升,處在蟄伏或半蟄伏狀態的蜜蜂,在爽身飛翔的同時,開始清理巢箱衛生。當外界溫度穩定在10~15℃時,迎春花、豬秧草等少數耐寒植物已有零星花朵綻放。外出覓食的蜜蜂帶回微量新春蜜粉後,分享到新鮮花蜜的蜜蜂,在咬毀部分廢舊巢脾的同時,開始發熱升溫,泌臘造脾。受到蜜蜂熱情飼餵的蜂王,繁殖機能被激活,便開始在新造脾少量產卵。這種相互鼓舞激勵,使蜂群開始轉入正常的保溫、採集、哺育等初期春繁工作。

越冬期間,蜂王停產,蜂群缺乏補充蜂源,蜜蜂密集結團或鬆散結團期間,近1/3的老蜂陸續死亡,蜜蜂群勢呈逐漸下降趨勢。立春之後,由於蟄伏期間各種生理機能的衰退,平均2.5只蜜蜂才能哺育一隻新蜂。由於蜜蜂相對較少,加之勞動強度驟增,此時的蜂群,在首批新蜂出房前後,與立春相比,群勢仍處在下降階段,是全年蜜蜂群勢最為弱小的時期。

②繁殖中期。待首批新蜂陸續出房後,平均每隻新蜂可哺育近3只幼蜂。此時,隨著氣溫持續回升,柳樹、桃花、杏花等蜜粉源陸續開花流蜜,外界蜜粉充足。由於哺育的幼蟲已能自身產熱,巢內無須更多的保溫蜂,首批新蜂大量投入蜜粉採集,蜂王產卵圈逐漸擴大。待第二批新蜂陸續出房,蜜蜂群勢基本恢復到立春時的水平,蜂王產卵圈仍在持續擴大。

③繁殖後期。從第二批新蜂起,蜂群的育子能力呈裂變式發展。待第三批新蜂陸續出房後,蜂群已壯大到接近越冬前的水平。老舊蜂王的產卵力已經跟不上蜜蜂的哺育能力,蜂王不斷有雄蜂卵產出。此時,已在3月中旬左右,油菜花、桐樹花、槐花等大宗蜜粉源持續開花流蜜。2年內的新王群蜂滿群壯,大量產蜜。而老弱王群分蜂熱產生,有些蜂群開始分蜂。直到槐花、柿樹蜜粉結束前後的4~5月,全年分蜂高峰陸續降臨。此時,是蜂群全年最為強盛的時期。



二.秋季繁殖

隨著春季結束夏季的來臨,蜜粉源逐漸匱乏,除分蜂分出群緩慢繁殖壯大外,其餘蜂群蜂王產卵減少或停產,蜜蜂群勢呈緩慢下降趨勢。直至秋季來臨,氣溫逐漸下降至25左右時,部分輔助蜜源植物、甘露蜜增加,蜜蜂群勢又進入全年第二個繁殖期。秋繁增殖效果較弱,難以達到春繁時蜜蜂群勢暴增裂變效果。

由於夏季蜂王產卵少或停產,蜂群中老齡蜂較多,加之夏季蜜蜂為了降溫,而分散於巢脾、巢箱的各個角落,貌似強壯的蜂群,在秋繁時會有大批老蜂死亡。隨著溫度逐漸降低,蜜蜂為了育子而密集保溫。秋繁只能維持夏末時蜜蜂僅有的群勢,根本無法與春繁相比,只能維持夏末時的群勢。直到立冬前後黃菊花衰敗,蜂王停產,又進入冬蜇狀態。年復一年,週而復始。



亢歲平


蜜蜂繁殖的3個階段和3個特點

1、餵養階段

蜜蜂繁殖的第一階段是,蜂群的獎勵餵養。每天傍晚,打開蜂箱,放入飼餵器,然後倒入少量蜂蜜或者糖水。連續獎勵餵養3次以上,蜂群開始進入繁殖階段。

特點:蜜蜂變得積極,外出採集的蜜蜂越來越多,蜂群表現出治躍的跡象。

2、蜂王大產階段

蜜蜂繁殖的第二階段是,蜜蜂大量餵養蜂王漿給蜂王吃,蜂王開始大量產卵,蜜蜂更加積極的外出採集花粉。

特點:蜂王體型開始變大變長,子脾上卵蟲變得越來越多,巢門口帶著花粉團的蜜蜂增多,巢脾上開始出現水蜜和花粉。

3、子脾大面積封蓋階段

蜜蜂繁殖的第三階段是,蜜蜂大量的採集花蜜和釀造蜂蜜,內勤蜂大量的轉換成外群蜂,巢脾開始加長加高。

特點:子脾上出現大面積的封蓋,子脾圈開始擴大,粉脾圈也明顯出現,蜜脾開始出現封蓋,巢脾也開始建造。

蜜蜂繁殖的3個階段和3個特點,表明蜂群已經進入繁殖期,接下來養蜂人只要注意添加巢脾,讓蜜蜂迅速擴展,就能繼續壯大蜂群,接著收穫的季節也就要來臨了。


閩南蜂哥


摘要:中蜂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蜜蜂,非常適合山區定點飼養,對於中蜂飼養者來說比較困難的就是春繁管理問題,如果管理不善就會影響蜜蜂的繁殖效率,但如果管理得好的話就很容易養成強群,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中蜂喂什麼繁殖快吧!

中蜂喂什麼繁殖快?

春繁期是中蜂養殖的重要階段,因此對中蜂飼料的要求也非常高,此時可以用大豆粉(炒熟)、花粉、白糖按2:2:1的比例來配置飼料,在配製時可加適量藥物(如土黴素)來預防疾病,具體做法是將花粉用開水泡一下使其變為糊狀,土黴素用水泡散放進花粉中,然後將配製好的花粉漿糊倒入大豆粉中調勻,最後放入白糖攪勻後使用篩子篩一下即可。

中蜂什麼時候繁殖快?

中蜂繁殖速度最快的時間是春季,但這要受蜜源、群勢、氣候等條件影響,其實蜂王只要蜂群中有工蜂且內外環境條件適宜就會一刻不停的產卵,一隻交配後的中華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內充滿了500~700萬的精子,一晝夜可產800~1300粒卵,一隻優良的中華蜜蜂蜂王年產卵總數可達10萬粒以上,因此春季的管理是中蜂養殖的重中之重。

中蜂春繁管理技術

1、抖蜂緊脾:春繁期間每2個蜂箱並列放在一起,在無風的傍晚每群蜂喂糖水或對水蜂蜜250~300毫升,2小時後待蜜蜂興奮散團、箱內溫度升高即可進行抖蜂緊脾,緊脾時只選留1張脾即可,多餘的脾全部提出,這樣能促使蜂王快速產卵,一般蜂王在緊脾後1~3天即可產卵。

2、封箱保溫:緊脾後的1張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時蜂群足以保護巢脾,靠近鄰箱的一側放隔板,另一側放一隔板,板外再放保溫物,箱外保溫的做法有箱底墊草、兩蜂箱之間填雜草等,在陰雨天或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將蜂箱全部覆蓋,但要謹防堵死巢門,傍晚視氣溫情況可關閉巢門。

3、輔助飼餵:緊脾後每晚從箱底進行輔助飼餵,將糖水或蜜水盛入箱底飼餵器中,第一次飼餵可多些,一般每群喂350~400毫升,以後看蜂數多少和產卵圈的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的角蜜為宜,同時飼餵要勤,每晚1次,不能間斷,但飼量不宜過多。

4、加入粉脾:在春季前階段天然花粉少,當有多數蜂王開始產卵時為了保證蜂群內花粉供應和擴大產卵圈要加入人工花粉脾,脾的一面為空隙巢房,另一面為花粉房,待蜂王在人工花粉脾的空巢房內產卵,第一張粉脾的人工花粉吃掉一半時在緊鄰第一張粉脾處加第二張、第三張……。


成子大


春繁

我們說繁殖是根據氣候變化和蜜源變化來進行的,其實在過去採用土法飼養並沒有這麼多的要求,可以說春繁也是在活框養殖技術引進以後才真正開始的,其繁殖的方法是根據春季的蜜源特點、氣候特點、蜂群特點來進行管理的,很多朋友搞不清楚為什麼蜜蜂要春繁,實際上蜜蜂春繁的時候外界很少有蜜源植物,而且溫度也低,管理比較麻煩,但是這是現代化養蜂技術中不得不用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做好這些管理。

第一:蜜源特點

其實在蜜蜂春繁的時候,並不是在外界已經有蜜源植物的時候進行,二是在蜜源植物還沒有流蜜期之前進行,一般提前40天左右,這個時間主要是為了讓蜂群恢復群勢,培育較多的適齡採集蜂,因為蜜蜂採蜜的最佳時間是根據工蜂的年齡來算的,如果我們等到蜜源流蜜再培育蜜蜂,則蜜蜂日齡偏小,產蜜會受到影響。而春季的蜜源植物大量流蜜的特點是天氣真正變暖,這時候進行繁殖蜜蜂雖然好,但是採蜜花蜜就相對延遲了,所以養蜂業上有提前培育採集蜂的習慣。這個時候的蜜源特點是外界只有少量蜜源植物流蜜或者沒有蜜源植物流蜜。

第二:氣候特點

雖然我們感覺中春季是春暖花開,並沒有寒冷的感覺,但是由於我們春繁的時間並不是真正等到天氣變暖以後開始,所以在春繁的時候天氣並不暖和,所以在早春的時候遇到的情況是天氣忽冷忽熱,有可能出現“反春”現象。

第三:蜂群特點

對於春季的蜂群來說,春季蜂群中的蜜蜂由於剛剛經過了冬季,冬季的時候由於蜂王停止產卵,導致蜂群中沒有新的蜜蜂補充,而大量的成年工蜂在越冬的過程中死亡,導致很多蜂群群勢大量下降,中小弱群較多。

第四:春繁期間的管理要點

由於我們春繁開始的時間天氣寒冷,所以我們首先需要緊縮巢脾,把中小弱群合併為強群,以強群來進行繁殖,同時還應該注意做好保溫工作,根據當地春季的實際情況,如果外界流蜜植物多,則可以進行簡單的獎勵餵養以後讓蜂群自由繁殖,如果當地需要提前繁殖,則應該注意進行輔助餵養,餵養的同時由於蜂群中有大量幼蟲產生,我們還需要進行花粉的餵養,培育優質的適齡採集蜂。

秋繁

秋繁的道理其實和春繁差不多,只是秋繁的時候天氣情況和蜜源情況不同,起繁時間蜂群內的情況也不一樣,我們來看看秋繁的時候該如何進行管理。

第一:秋季的蜜源特點

和春繁一樣,秋繁我們主要以秋季外面溫度開始下降作為參考,一般以當地第一個寒潮來臨作為秋繁的起點,這個時候的特點是外界可能沒有蜜源植物流蜜或者只有少量的蜜源植物流蜜,由於中蜂有善於利用零星蜜源的特點,所以秋繁相對來說沒有春繁那麼困難,但是也並不簡單。

第二:秋繁時期的蜂群特點

在秋繁的時候,蜂群在前期經歷的是夏季,夏季的時候高溫同樣會導致蜂王停產,所以在秋季開始的時候蜂群中同樣會出現蜂群群勢下降的現象,而夏季一般採用寬蜂路,蜂脾相稱或者蜂少於脾的管理方式,所以秋季的蜂群特點是蜜蜂少,蜂路寬,蜂少於脾。

第三:病敵害

這是秋繁和春繁的一個差別,我們都知道,巢蟲受到溫度的影響,巢蟲的滋生會隨著溫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早春的時候巢蟲相對來說並沒有秋季那麼嚴重,另外則是盜蜂和胡蜂的危害不同,在秋繁的時候往往容易出現盜蜂和胡蜂危害,巢蟲也是非常容易滋生的,而病害的話中蜂倒是不怎麼常見。

第四:秋季的管理要點

對於秋季的管理來說,我們首先應該注意解決病敵害問題,這裡主要解決巢蟲問題,因為巢蟲是在蜂箱內部,我們可以通過更換舊脾的方式來解決巢蟲問題,同時對中小弱群進行合併,養殖成強群,進行獎勵飼餵,根據當地蜜源植物流蜜情況觀察是否需要餵養花粉,如果蜜源植物不多,則需要在餵養糖漿的同時餵養花粉,雖然中蜂善於利用零星蜜源,但是如果我們採用提前培育蜜蜂的方式,蜂部落都建議在繁殖早期進行花粉的餵養,避免幼蟲營養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