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孩子注意力?

_146905242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應從小就開始注重了!

孩子在3歲左右,就可以動手做一些東西,例如:玩沙子,搭積木!

在他們玩耍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犯這樣的錯誤,無形中打斷孩子的注意了

如:

1.總是詢問孩子渴嗎?喝水嗎?餓嗎?吃東西嗎?

2.看到孩子不會,就伸出手去教他們,然後指手畫腳,說怎麼樣怎麼樣做

3.看到孩子玩得可愛,時不時伸手去捏捏他的小臉蛋,摸摸他的頭!

4.看到孩子玩泥巴,玩沙子髒髒的,馬上阻止,並指出哪裡哪裡髒,不要玩!

…… ……

以上在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大家是否有犯過,如果有,希望家長們改過來,如果孩子做的不對,等他們從這件事情中回過神來,注意轉移出來的時候,在給他們糾正,不要立即中斷孩子聚精會神的玩耍過程!

如果這樣的次數時間久了、多了,無形中就會形成孩子不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鶴包包


孩子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很多時候是因為心裡惦記其他事情(比如玩耍),對學習的內容缺乏興趣。對孩子來說,玩心大很正常。並且正是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學到了許多東西,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玩耍(遊戲)=學習,二者一體,無二無別。將學習轉化為遊戲,在玩耍中融入教育元素,以更有趣的方式,將學習轉化為遊戲的一個部分,孩子自然就愛上學習。

至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與否,不能由我們來簡單地判斷,因為孩子年齡不一,氣質類型不同,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有時候,因為家長對孩子要求太高,也會導致他力有不逮,厭惡學習。

況且,孩子貌似注意力不集中,未必課程內容沒有被吸收。很多孩子就是在這樣看似無所用心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如果過分強調這個問題,反而會帶給孩子壓力,導致他無心學習。因此,無論如何,儘量不給孩子貼這種負面的標籤,從正面多暗示孩子,才能真正給他幫助,讓他變得越來越專注。

同時也要注意,孩子平時自己遊戲的時候,不要經常去打擾他。家長過分打擾孩子,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在玩中學,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能利用孩子的這個特點去教學,孩子的收益會更大。反之,就可能扼殺孩子的天性,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得不償失。即便我們無法干涉學校的教學,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幫助他更好地面對學校的生活。如果我們能給予孩子支持,他就從我們這裡獲得力量,就能更好地應對一切。即便暫時遇到些障礙,這些障礙也不會長久影響他。所以,就算老師批評他學習不認真,我們也要儘可能從正面引導他,信任他,對他充滿信心,將這些信息傳遞給他。這才是真正在幫他。


林怡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聽覺注意力方面

孩子注意力不好,可能會在聽覺注意上存在一些問題。表現:當環境中的聲音比較複雜時,他總是聽不到有用信息;大人跟他講話他總是聽不完整;上課老師找他回答問題,他卻不記得老師的問題是什麼了。如果是聽覺注意力有問題,那麼我們可以來訓練孩子的聽覺注意力。

1、聽到**就拍手

例如當聽到“蘋果”時拍手,那麼家長就可以隨便說幾個詞語,中間穿插著說蘋果,讓孩子一定聽到蘋果就拍手。這樣多玩幾次,當孩子熟悉規則之後,可以任意變換聽到的物品,規則還是一樣的。

2、聽到動物舉左手,聽到水果舉右手

家長任意說水果和動物的名稱,讓孩子聽到水果的名稱舉左手,聽到動物的名稱舉右手。同樣的原理,也可以變成地名,或者其他的任何東西。

3、重複遊戲

家長可以任意說一個詞語,先從兩個字的開始,說完之後孩子重複。逐漸增加詞語的長度,讓孩子聽到之後準確的重複。也可以說數字,總之什麼都可以,要學會舉一反三。

二、視覺注意力方面

孩子注意力不好,也可能在視覺注意上存在著問題。那麼會表現為:眼神飄忽,你讓他看書他總是東張西望。寫字也非常慢,寫著寫著就走神了,而且寫作業總是多字或者漏字。如果是視覺注意力上有問題,那麼可以多給孩子玩視覺遊戲。

1、舒爾特方格

最簡單的舒爾特方格由5✘5的方格組成,方格里面有1-25個數字,但是數字的順序是打亂的。你可以要求孩子找到其中的任何一個數字,也可以要求孩子按照從1-25的順序找出每個數字。後面可以加大難度,格子越來越多,數字也越來越多。

2、找不同

現在有很多找不同的圖書,相信大家都玩過,就不在多說。根據孩子的能力,從簡單的找不同遊戲到負責的找不同遊戲。

3、迷宮

迷宮也是很好的視覺遊戲,而且很有意思,很多小朋友都比較喜歡。可以從簡單的迷宮開始,引起小朋友的興趣之後,慢慢加大難度。

4、拼圖

同樣地,先從塊數少的開始,慢慢加難度。

三、感覺統合方面

孩子注意力不好,很有可能是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表現為:一直動個不停,上躥下跳,精力旺盛。就算坐在椅子上,也是動來動去,小動作不斷。如果是這種情況的孩子,那麼建議去專業的機構做感覺統合的評估,根據孩子評估出的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太一樣,所以我沒有辦法給出統一的訓練方案。


娟說育兒


我家小寶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打小差,老師都找我談話了,這傢伙上課不專心聽講。

為了訓練小傢伙注意力集中,我決定開始行動了!

1.看看孩子的興趣是什麼,讓孩子堅持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2.讓孩子去拼圖,拼圖是最訓練耐心和專注力,一定要心神合一,不能分心。

3.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鼓勵孩子的表現,肯定孩子的行為。

4.告訴孩子一件事情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就像上課一樣,要專心聽講,要不然考試就掛雞蛋了。

現在,小傢伙上課可積極了,還經常舉手回答問題呢!


萌寶小物語


“專注力”這個詞無數次的在我耳邊響起,是的,我的孩子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這個有時候往往表現在學習和做事方面。身為媽媽的我都快愁暈了。

於是,我開始找原因,原因追溯到小時候,他玩玩具,做事情總會被人打斷,總會有人來故意吸引他的注意力,結果養成了沒人陪著玩就不行,不會自己玩。最後發展到沒人看著就不好好寫作業,寫的時候總是喜歡問東問西,上課聽講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腦子就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可是就算知道原因我也沒有辦法改變過去了啊!所以找了很多種辦法,想提高他的專注力。

辦法一:25宮格

就是畫一個有25個格子的圖,在裡面隨機填上1-25的數字,然後按順序找出來。

辦法二:找字

讀一個故事,讓孩子記錄聽到多少個“的”字或者其他字。或者孩子自己看一篇故事,找“的”字。

辦法三:逆向思維

上—下,左—右,前—後,讓孩子做出反向指令。

辦法四:正話反說

說一個詞,讓孩子倒著說出來。例如:說“前面”孩子回答“面前”,“天安門”回答“門安天”,根據情況增加字數。

辦法五:數字記憶

連續說5個無規律的數字讓孩子複述。例如:“37258”。根據情況增加數字個數。

這些方法長期堅持,確實有作用,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會逐漸增加。


跟孩子一起悅讀


寶寶的注意力需要從小就長時間的培養才能很好的形成。

我的一個朋友孩子現在上小學一年級,總是被老師請到學校。原因就是說孩子上課的時候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五分鐘以上,讓帶孩子去醫院裡看看。朋友帶著孩子去醫院,結果醫生要給配一些藥物來治療。她考慮到這麼小的孩子就因為這個用藥物治療便沒有聽從醫生的建議。而是去了心理諮詢專家那裡。

經過兒童心理專業人員的詢問,說孩子最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孩子從兩三開始奶奶的生活習慣造成的。

朋友這才想起來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由於自己忙於上班,交給了婆婆帶。婆婆也很辛苦,每天一做好飯就想讓孩子趕緊來吃,而孩子一般正玩得高興專注於自己玩耍往往忽略了奶奶(尤其男孩更專注於一件事做),奶奶就不高興了,從而打斷了正在玩耍中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孩子的專注力受影響,到現在朋友都非常後悔這個事情。

心理專家給的補救建議就是急性子的大人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給孩子些時間讓他們"慢點"做事,"慢一點"長大,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再有就是臨睡覺前和孩子多一些親子閱讀時間,從而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裡慢慢改善自己的專注力。


靈機文化館


個人覺得,培養孩子專注力最主要的是在孩子小時候,當他正專注於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儘量不要去打擾他。

我家二寶的專注力明顯比大寶的專注力要強,我想,可能是因為後來在教育二寶的時候,我們儘量不去幹涉他,讓他自由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比如說有時候二寶在玩車的時候,他可以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這時有的媽媽可能就會覺得,這個時候寶寶該喝水了,就把他叫過來喝水,或者覺得,這個時候,寶寶該吃水果了,就把讓他停下來吃水果。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很容易打斷孩子的思路,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當孩子沉浸於某件事情的時候,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如果發現孩子現在的狀態是這樣,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他保持這樣的狀態,而不是去破壞這種狀態。

我們會發現有些小孩雖然非常好動,但是他們也會玩一種東西玩很久,這都是有可能的。這就是小孩專注的狀態,以後可能發展成為對讀書專注或者在某項技能專注。

一定說玩遊戲就不叫作專注,而只是他在這個年齡專注力還表現不在讀書學習上面來。當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再慢慢教給他時間的概念,這樣他就能表現得很好了。


小開愛媽媽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應該及時找初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對症下藥才有效果的。

比如孩子是不是多動症?這個問題排除後,我們就要鍛鍊孩子的注意力了,比如發現他的興趣愛好,記得我侄子小的時候注意力特別不集中,上課總是喜歡搞小動作,老師對他都沒有辦法,我弟弟更是手足無措。我慢慢的發現他對拼小汽車特別有興趣,就買了兩輛。他開始拼特別認真專注,看他的樣子一點都不像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當他拼完小汽車,汽車上上電池可以跑了,他一臉的成就感。我就說,我的壯壯進來長大能當工程師,真棒,他聽了非常高興。我又說壯壯想不想當拼汽車的工程師那?他說想。我說想當拼汽車的工程師就要好好聽課,將來考大學對不對?他又點點頭,我說以後上課要注意聽講,這樣才能學好,將來才能當工程師的。

經過一段時間,他的注意力明顯的提高了。學習成績也上去了!


能媽和崽


筆者給出一個全面的注意力培養方案:不讓孩子流淚的注意力培養。

為什麼要從這個思路給出建議呢?

請家長們回憶一下:您有多少次跟孩子生氣或鬧矛盾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我是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多年的職業經驗(從事指導家長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自制力、正念思維力)告訴我,超過6成的寶媽對孩子的發火,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首先,家長們要掌握注意力的生物學基礎

人類大腦中有兩類物質:灰質和白質。其中灰質是思考物質,而白質是傳導物質,作用有兩個,一是加快信息的傳遞,二是神經元(思考物質)的絕緣,防止神經元漏電。人類的注意力形式就是神經元的髓鞘化,指的是神經元上的絕緣層(白質)的形成。

然而由於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愛,特別喜歡打斷孩子的正在進行事情,比如:孩子正在玩,媽媽去問“寶貝,要喝水嗎?”等等,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就嚴重破壞了髓鞘化的形成,中斷了孩子專注的事情。所以,孩子的注意力就被破壞了。

其次,家長們要知道人類注意力的基本規則和普遍現象

1、注意有兩種狀態,指向型注意與非指向型注意

其中,指向型注意是指故意、有意識地關注某事,是自上而下的,包括:集中與保持兩個維度。

2、非指向型注意是指大腦沒有特定要思考的東西,只是胡思亂想。是自下而上的。需要說明的,非指向型注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對於正念思維力、自制力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相關知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查看相關介紹。

3、注意力的普遍現象是:3歲的孩子,每次保持專注狀態是3-5分鐘;6-12歲的孩子每次保持專注狀態可達10分鐘;15歲左右,每次保持專注狀態是20-25分鐘;成年人的每次專注狀態也是這個水平。

備註:
①每次保持專注狀態是指,從指向型注意集中開始,到大腦開始溜號的時間(非指向型注意),中間保持專注狀態的時長。
②這時候如果需要再次把注意力集中下來,就需要給大腦一個特定任務——積極放空,積極放空與指向型注意切換效率越高,大腦就越靈敏。【相關知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查看相關介紹】

掌握上述知識,我們就能夠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啦!接下來,我將分4種情況介紹注意力培養的具體方法。

第一、一般情況下,當孩子注意力很難快速集中時,如何訓練?

讓孩子做他擅長的、充滿激情的核心優勢活動(對神經元來說:強化髓鞘化的過程)

比如:讓孩子用一直沉迷於他的遊戲活動中(這個遊戲要是孩子最擅長的事情)。

這個時候家長特別注意如下事項:

①找出與他優勢相匹配的任務,並給予其任務指標(有了這個指標,孩子自制力也隨之得到了加強)。

②如果任務太容易或太難,則孩子的大腦就會走神(溜號)。

第二、當孩子參加某種活動時,注意力很難快速集中,如何訓練?

運動性注意力訓練——教會孩子一項他特別喜歡的體育活動。

這種體育活動,要具備對抗性質,比如:乒乓球等

第三、當孩子需要學習或讀書時,注意力很難快速集中,如何訓練?

思維性注意力訓練——教會孩子一項他喜歡的棋盤類遊戲。

這類活動不能是網絡遊戲,原因是過度變幻的色彩和聲效會破壞孩子的注意力保持維度。

第四、當孩子的注意力保持維度達不到普遍現象時,如何訓練?

1、讓孩子學會欣賞,把孩子注意力放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情上,有助於保持長時間的專注。讓孩子養成“生活真美好”的口頭禪

特別說明:把注意力集中在積極的事情上,可以避免負面偏見(負面偏見是人類的天性,是進化的結果。)

2、讓孩子掌握感激行為,感激是指注意到生活中的美好事情並對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特別說明:通過表達感激行為,同時做了讓別人也能夠心情愉快的事情,讓對方也可以品味美好,體驗同樣的感受,具備社交屬性。

最後,特別強調,優勢教養與指向型注意培養相輔相成。

鏡像神經元猶如大腦中的一面鏡子,能夠不斷想象和重複他人的動作。因此,家長的注意力程度,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形成。


優勢教養教練竹風媽媽


有一次,先生出差,我獨自在家帶著女兒。

但偏巧那一天,我約了朋友談事情,於是就不得不帶女兒一起赴約。到了約定的地方,我告訴女兒媽媽等下要和阿姨談事情,希望她可以自己玩一會兒。

出乎意料的是,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女兒都安安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情:畫塗色書、玩玩具。除了中途讓我帶她去了一次衛生間,自始至終都沒有怎麼打擾我們。

結束後朋友不禁讚歎:“你家孩子教育得太好了!這麼小能專注這麼久,真的很棒!”

其實,孩子的專注力是與生俱來的。

雖然常常聽到家長朋友們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三分鐘熱度”……但我也確實聽到有些小孩“坐得住”、“自己一個人玩得很好”。

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水平會如此不同?除了先天原因,有時候可能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干擾因素太多,專注力被被親近的人無意識地破壞掉。

這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幾個大坑,你入了嗎?

第一大坑:玩具太多

雖說孩子的童年少不了圖書和玩具。但玩具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當孩子面對很多玩具時,他無法取捨,更不能集中注意力玩一個,專注力因此受到影響。

第二大坑:干擾太多

很多父母過於疼愛孩子,孩子正在看書或玩具,父母一下給孩子喝水,一下給孩子喂吃的,還在一旁不停指導孩子。

其實父母這些冷不丁的干擾和指導,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從而破壞他的專注力。好的專注力是可以培養的,但保護好孩子與生俱來的專注力也十分重要,對年齡越小的孩子越應如此。

第三大坑:逼孩子專注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注意力時間長短不一樣。父母不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可以跟大人一樣安安靜靜地坐著。

有些媽媽陪孩子寫作業,看到他有些小動作,就非常焦急地阻止,還規定作業做不完不能離開位置。

媽媽心裡覺得“我都這麼盯著他了,他還是這樣,如果不盯著,都不知道會怎樣呢?”。其實,在媽媽外力逼迫下做作業的孩子,精神得不到放鬆,專注力反而不好。

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①孩子專心玩時,父母少打擾

孩子無論玩什麼,都有自己的樂趣在其中,父母不應拿成人的判斷來決定這件事有沒有意義,或者孩子累不累。

只要孩子沒有影響到別人,安全就可以。哪怕是亂塗亂畫,只要孩子喜歡,任他探索就好。父母想要陪伴,只需陪在他身旁,等孩子需要幫助時再伸出援手。

②孩子獨立思考時,父母延遲幫助

當孩子面臨困難時,不要急著出手相助,比如孩子拼圖時遇到阻礙了,不要著急幫他,可以嘗試讓孩子一塊塊試試看。孩子專注力是在父母一次一次的延遲幫助中訓練出來的,過早幫助孩子可能會把這種能力削弱殆盡。

③帶孩子玩培養專注力的遊戲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有利於提高專注力的活動和遊戲有:走直線、走平衡木、搭積木、拼圖、穿珠子、聽故事、拼拆玩具、看圖畫書。

對於入學後的孩子,視覺注意力訓練能有效提高專注力。

找不同遊戲:把字母從一行字符中圈出來或者是找出兩幅圖中的細節不同。

觀察遊戲:用45秒觀察廚房,然後閉上眼睛,複述物品。

視物法:仔細定時看一件物品,然後複述該物品的形狀、大小、顏色、細節等等。

④及時處理突發打擾

有時候父母可能不得已打斷寶寶,比如父母下班回家,寶寶放下玩具跑過來撒嬌,父母要及時教寶寶把剛才看過的書、玩過的玩具收起、放好。這樣,寶寶的注意力才能得到延續。

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本來就不是很長,所以父母們也不要過分擔憂,只要平時注意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訓練,那孩子在專注力方面也一定會有所收穫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