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大侃歷史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句話裡的“我”——是指王導。他可不是電影導演,而是幫助晉元帝建立東晉的開國功臣。

說起東晉的建立有點話長,西晉由於“八王之亂”造成了滅國。就在亡國之際,當時的“我”,也就是王導勸好朋友琅邪王司馬睿“衣冠南渡”到建康(南京)建立東晉,以延西晉國祚。(司馬睿是司馬懿的曾孫,晉武帝司馬炎的從子)

當時王導是西晉的官員,司馬睿有些顧慮,於是問王導“咱們人生地不熟的,能在建康站穩腳跟嗎?”

王導說:“你放心吧,我早想好了,我的從兄王敦在當地是名門望族,到時咱們依靠他。”

司馬睿這才帶著一班文武大臣逃到了南京。

王導說的沒錯,司馬睿在王氏兄弟幫助下最終建立了東晉。司馬睿很感激王導和王敦兄弟二人,稱帝后說:“兄弟有肉同吃,我的天下就是你倆的天下”,於是有了歷史上的“王馬共天下”這句話。

司馬睿說歸說,一但有人威脅到他的皇位他可不幹。接下來他開始打壓王敦的勢力,王敦也不是好惹的,於是起兵叛亂進攻司馬睿。這樣一來就把王導牽連進去了,畢竟王敦和王導是兄弟,加之王敦是他引薦的,王導一家被綁在皇宮前準備開刀問斬。

就在此時伯仁上朝從此路過。伯仁是王導的好朋友,名字叫周顗(yi),字伯仁。(古人都有一個名和字,比如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

伯仁是司馬睿的心腹,是個狂放不羈的名士,這種人往往不拘小節。平時愛喝點小酒。

(伯仁)

王導看到伯仁從自己身邊走過,於是懇求道:“伯仁兄,一會見到皇帝為我求求情,我們家這幾百口兒性命就全靠你了。”

不知為什麼伯仁連看王導一眼也沒看,徑直去了宮中。

王導心中暗罵伯仁是勢利小人,見死不救。其實王導說的話伯仁都照辦了,進宮後一個勁兒的為王導求情,說王導是個忠臣,勸晉元帝千萬不要錯殺忠臣,司馬睿點頭答應了,君臣一高興喝了點小酒。

當伯仁出宮再次走到王導身旁時,王導看伯仁喝得臉紅脖子粗,問他是否為自己求情了?

伯仁“無厘頭”精神上來了,沒有回答王導的問話,而是對官兵們說:“哥幾個,好好幹,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兒坐坐。”說罷哈哈大笑而去。

王導氣得咬牙切齒,心想這種人就會落井下石,託付他的事早忘到腦後了。其實伯仁是個辦好事不留名的人,加之喝點小酒狂放之氣上來了,說話有點不把門。

王導不知道的是,伯仁在隨後幾天裡,一直暗暗幫著王導講情,為此多次上書皇帝。最後晉元帝放了王導一家。

晉元帝和王敦的誤會也解除了,君臣和好。朝廷政治鬥爭就是這樣分分合合,王家兄弟重新掌權。王敦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要重新組閣權利圈子。

有一次他問王導“你看伯仁位列三司如何?”王導想起了過去,他沒吱聲。

王敦接著問:“就算不列三司,也得做個僕射吧?”王導依舊不吱聲。

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那隻能殺了他了”。王導還是不說話。

沒過多久,王敦殺了伯仁。

轉眼兩年過去了,王導上位成了大司馬大將軍,有一次他在宮中瀏覽過往的奏摺,突然發現了伯仁曾為自己求情上的奏摺,其中言辭懇切,一片對朋友赤誠之心躍然紙上。王導捧著這份奏摺潸然淚下,原來自己錯怪了良友。王導後悔不跌說了這句:“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嗚嗚~,可是人已死說什麼也晚了。

這個典故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說我雖然怨恨伯仁,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秉燭讀春秋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這句話是東晉王導說的,原句出自唐代房玄齡編寫的《晉書·卷三十九》。

(稀世珍寶 東晉《步輦圖》)

王導是誰呢?王導口中的伯仁又是誰呢?話說西晉末年,北方戰亂,江南一帶遠離戰亂,相對安寧一些,朝廷就任命琅琊王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坐鎮建業(今南京市),都督揚州軍事。其中王導就是司馬睿的一個謀士,深得司馬睿的信任,而且王導一直追隨在司馬睿的身邊。王導出身士族家庭,很有膽識,對當時的形式有很強的判斷力,是司馬睿的得力幫手,王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司馬睿招募了很多的有才能的人,很快幫助司馬睿在江南站穩了腳跟。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健康稱帝,建立了東晉。王導也是一個很有韜略的人,東晉的建立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王導和王氏家族,王導也被稱為“江左王導”,在東晉的大官貴族中,王氏家族名望最高,權利也很大。

周顗是汝南(今河南省汝南縣)人,字伯仁,在西晉動亂時期跟隨司馬睿一起渡江來到建業的,很得司馬睿的信任,東晉建立後,被司馬睿被任命為吏部尚書。王導和周顗的關係是非常好的,相處非常融洽,《世說新語·排調門》中有一則關於他們兩人的故事: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王丞相就是指王導,相傳周顗體態豐腴,肚皮很大,夏天天氣很熱,周顗坦胸露腹的躺著乘涼,王導指著周顗的肚皮開玩笑地說:“你的肚皮這麼大,裡面裝的是什麼?”周顗也開玩笑地說:“這裡面什麼也沒有,不過能裝下兩三百個像你這樣的人。”王導聽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由此可見兩人的關係是非比尋常的。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世說新語》還有一則叫做“新亭對泣”的故事,也是說王導和周顗的: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候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秋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可是這麼好的關係,去因為王導的叔伯弟兄王敦而改變,東晉建立後,王導在朝中執政,王敦駐紮在武昌統領東晉兵馬,掌握兵權,隨著王氏兄弟的權利越來越大,司馬睿漸漸不放心了,就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周顗等人,慢慢的疏遠王氏兄弟,王敦就沉不住氣了,經常在背後說周顗的壞話,王導也開始記恨起周顗來了。而且王敦是一個非常殘忍,脾氣很暴躁的人,他擔心自己大權旁落,直接在武昌發動兵變造反,這可把王導嚇壞了,趕緊領著全家宗族人口到司馬睿跟前請罪,周顗上朝時,經過王導一家的面前,王導看見周顗,大聲呼喊“伯仁,我家一百多口人,全靠您照顧。”周顗聽到王導的喊聲,就像沒有聽到一樣,昂著頭走過去了。下文中的引言全部出自於《晉書·卷三九》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雞首壺)

但是周顗見到晉元帝司馬睿後,和司馬睿談論起王氏兄弟的事情時,周顗又極力地為王導開脫,說王導是忠誠的,他不光輔助您在江東站穩腳跟,而且是不願意和王敦一起造反的,周顗還說王導是國家的棟樑之才,周顗在司馬睿跟前全力地營救王導,總之能說的好話都說了,司馬睿覺得周顗說得很有道理,就沒有治王導一家的罪。周顗很喜歡喝酒,一直在皇宮裡喝了很長時間的酒,喝醉了才出來。

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 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

(浙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羊首壺)

周顗出來的時候,王導還在宮外等候,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就大聲呼叫周顗,王導這個時候心裡很急呀,他不知道王導在皇帝的跟前有沒有營救自己,就希望周顗能停下來和自己說一下現在的情況,可是周顗根本不理王導,一句話都沒有對王導說,還故意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道:“今年要殺掉這些造反的亂臣賊子,把金印和兵權要從他們手裡奪過來”周顗回到家裡之後,又馬上給司馬睿寫了一封奏摺,言辭懇切地為王導說情,在周顗的努力之下,司馬睿不但沒有怪罪王導,反而對王導委以重任,可是這一切王導都不知道。王導認為周顗在皇帝面前沒有營救自己,心裡一直暗暗痛恨周顗。

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 而甚銜之。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

由於王敦在武昌發動兵變,司馬睿組織的抵抗兵力不足,很快就被打敗了,王敦只是想鞏固王氏的地位和利益,並不想取代司馬睿,所以他就假惺惺地和司馬睿討價還價起來,說殺掉皇帝身邊的幾個奸臣就行了,司馬睿沒辦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王敦為所欲為了,王敦最痛恨周顗和戴若思了,就把他們抓了起來,並且徵詢王導的意見,王敦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兩個人名望最高,大江南北都很尊崇他們,是不是應該讓他們位列三司,任命為朝廷重臣呢?”王導沒有回答王敦的詢問。王敦又問:“你不發表意見就是不同意他們做朝廷重臣了,既然不做朝廷重臣,那讓他們做一個低級的令僕,你看如何?”王導一聲不吭。王敦又說:“既然不能用,就一起殺掉算了。”王導還是沒有說話,一聲不吭,態度不明朗,好像一副既不贊成又不反對的樣子。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 導又無言。

(上海博物館藏 東晉青釉褐彩蛙形罐)

周顗被殺後,王氏兄弟繼續大權在握,王導主持朝政,有一次王導清點大臣們給皇帝的奏摺,無意中見到了周顗曾經為了營救自己而給司馬睿寫的奏摺,王導反覆讀著這一封奏摺,奏摺中周顗的言辭懇切,極力地為自己開脫,在奏摺中,周顗沒有說一句對自己不利的話,而且王導又知道了周顗曾經和司馬睿面談的時候,也是在不遺餘力地營救自己。這個時候他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周顗,周顗的死完全是自己的態度不明朗而一手造成的。王導感到非常內疚,悔恨周顗的死和自己有直接的關係,回想起曾經兩人的關係,心中很悲傷,王敦手裡拿著奏摺痛哭流涕的說道:“我雖沒有親手殺了伯仁,伯仁實際上是因為我才被殺的,九泉之下,都對不起這樣一位好朋友。”

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 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東晉古剎 永福禪寺)

這就是“伯仁之死”的故事,王導雖然沒有直接殺伯仁,但是伯仁的死卻和王敦有直接的關係,是由於王敦不明確的態度而造成的,由於明白了事實的真相,王導對自己的行為十分悔恨,心中也是很不安的。王導說的這句話便在歷史上流傳了下來。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常被人們提起的一句名言。


一縷英雄


“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吾而死。”是出自東晉王導之口。據《晉書.列傳三十九》(晉書,中國“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21人合著,共有132卷,現存130卷;原有的敘例與目錄各1卷已失傳。)記載:東晉元帝時,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的王敦,因自己不被重用而對朝廷不滿,從武漢起兵二萬,直撲東晉首都南京。此時,被晉元帝寵信的御史中丞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在當時,可是個相當有名望的豪門大族。劉隗的建議被王敦的親兄弟王導(時任司空)得知,王導立即率領家族中有頭有臉的20多人一起跪在皇宮門前。早朝時分,時任尚書的周顗(字伯仁)從旁邊經過時被王導喊住,王導悄聲地對周顗說:“望兄能在皇上面前說說好話,保我全家一百多條人命。”可是,周顗卻沒理睬他,轉身大搖大擺地進了宮。早朝後,周顗即向晉元帝闡述王導是如何如何地忠於皇上,他跟王敦是兩回事……等等,說的晉元帝連連點頭默認。周顗這個人平常好一口酒,中午時分,就在皇宮裡喝高了。待他被人扶出皇宮時,王導等人仍跪著,王導叫他,他不理,還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斗大金印帶在身。” 由此,王導懷恨在心。

周顗回到家後,仍不放心,又趕緊寫了一道奏摺替王導求情。

後來,王敦一路殺到南京城外,晉元帝一看大勢不妙,連忙向王敦封官許願,乞求和平。這樣,王敦如願以償,獨攬了朝政。獨掌軍政大權的王敦開始報復,凡過去的大臣幾乎全被他殺掉。周顗,當時是譽滿天下的名士,王敦念他德高望重,不想殺。於是就問王導:“伯仁可以做三司?”(三司~司空、司馬、司寇) 王導不語;王敦又問:“不行的話,就讓他做個尚書令或尚書僕射吧?” 王導仍不語;於是王敦咬咬牙說:“如果都不行,那麼就殺掉他。” 王導還是不語。至此,周顗被殺。

周顗被殺後,有一天,王導在翻閱宮中文件時,發現周顗為他極力辯白的奏章,王導拿著奏章,痛哭流涕地說道:“我雖沒殺伯仁,但伯仁是由我而殺呀,我負伯仁啊!”





麟角1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是一個君子之風的故事,同時也體現了魏晉時代的名士風範。

說這句話的人是王導,是東晉的開國元勳,而王導所說的伯仁,是東晉的大名士周顗。

在東晉時代,盛產三種東西,一是大家族,二是大名士,三是名士風度。我們先說大家族。西晉滅亡之後,王導作為最重要的大臣,東晉元帝司馬睿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王氏家族成為當時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基本上把持了朝政。王導本人是個大名士,但他有個弟弟叫王敦,卻是個野心家,手中掌握了東晉王朝的兵權,於是發動了叛亂。大將軍王敦的叛軍一路殺來,兵臨石頭城下。

朝中大臣認為,王敦是王導的弟弟,肯定與叛軍有關係,就建議司馬睿殺掉王導家族。王導一大家子人跪在朝堂,眼看著就要全家抄斬了。

王導看見了自己的同事,在朝中做大官的周顗,希望他能說幾句好話,王導說,我這一家的性命就靠兄弟了。周顗曾經在王敦手下幹過,和大將軍王敦是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朋友,與王導也很友善。所以王導求周顗在皇帝面前求情。但是周顗一句話都沒有說,就走了。其實,周顗口才絕對一流,他說服了皇帝,不要殺掉王導一家。

周顗是個大酒鬼,喝多了酒走出朝堂,看見王導一家幾百口還在外面跪著謝罪。王導看見周顗出來,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舊不搭理他,只對左右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差一點把王道給嚇死。

王導當時是恨死了周顗。

後來大將軍王敦在與皇帝的鬥爭中獲勝,回到朝廷重新把持政權。王敦就開始清洗原來的那幫老臣。在如何處置老朋友周顗的問題上,王敦問大哥怎麼處置。

王敦說,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應當位列三司,這是肯定的了,王導不表態。王敦又說,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個僕射吧,王導不說話。王敦說,如果不能用他們,就只能殺了他們了。王導以沉默作答。

王敦就殺掉了周顗。

後來王導在查閱檔案資料的時候,看到了周顗上書皇帝救他們一家的好多奏章,才發現自己冤枉了周顗。他悔恨萬分,說我雖然沒有殺伯仁,但他確實是因為我而死啊。

我們可能會奇怪,周顗明明在救王導家族上出了很大的力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按理說是王導家族的救命恩人,周顗為什麼不說出來呢?難道周顗就是專門利人毫不利己的活雷鋒?

其實,如果我們考察一下魏晉時代名士風度的話,周顗的作為一點都不奇怪。魏晉風度是在道家、佛家學說的基礎上產生的,以反對儒家的仁義禮智等名教價值理念為核心,他們追求順意,追求詩意,追求超凡脫俗的生活,他們的好多行為在我們常人看來,就是不可理喻,而在當時的名士看來,這就是風度。比如周顗本人,喜歡喝酒,他號稱是三日僕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過江積年,恆大飲酒,嘗經三日不醒。時人謂之三日僕射。據說,這個傢伙在朋友家喝醉了酒,當場脫褲子要和主人家的歌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按照周顗的行事方式,他做了好事不說,這或許就是一種風度。而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依然不低頭,不說出事情的真相以換來活命的機會,這是一種君子風度,就像是大名士嵇康在屠刀即將砍向自己的時候,還能風神瀟灑地彈奏一曲廣陵散,這就是魏晉時代的精神和風度。


好玩的國學


‘伯仁’指的是周顗(yi),字伯仁,魏晉時汝南安城人。‘我’則是說東晉的名臣王導。

典故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

王導、王敦兄弟自小就和周顗熟識,長大後都成為了晉元帝司馬睿的朝臣。

後來,王導的哥哥王敦造反,導致王導以及一眾家人受到牽連。為了保身,王導帶著家族百來人到宮殿門外等候皇上發落。

恰好這時候周顗進宮,王導就想讓他幫著說些好話,可週顗卻當做沒聽見,漠然無視地進了殿內。等真正見到司馬睿後,他說了王導許多好話,皇帝也就因此沒有追究王導的責任。

周顗出了殿門,也不對王導說先前那些事,反而冷嘲熱諷。這些話都被王導聽在耳內,心中對周顗懷恨在心。

王敦確實本事不小,幾萬精兵直逼南京城外。晉元帝司馬懿見勢不妙,只好封了王敦大官,從此朝政也就落到了王敦手中。

王敦可不是個善茬子,他問王導,像戴若思、周顗一類的人,是否可以承當三公職位。王導因為想起先前的事情,依舊放不下,就不回答王導。再問,還是不答。王敦說,這樣的話就不如誅之。王導不說話,算是默認。

過了一段時日,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發現了周顗當初搭救自己的言辭懇切。頓時明白了,回到家對家人說,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但伯仁卻實是因我而死啊!


歸宿298


問題:“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說的是誰?有怎樣憂傷的故事?

前言

說這句話的人叫做王導,這句話中的”伯仁“叫做周顗。

老街每次讀到這句話時都會有些感慨,我們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都會遇到坎坷和問題,這時候有貴人相助就會度過難關,如果遇到落井下石的人可能就萬劫不復。當我們有機會幫助別人的時候,您會不會去做呢?

周顗做到了,做了好事沒有留名。王導卻沒有做到,因此而後悔終生。

一、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周顗

晉室渡江之初,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司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輔佐司馬睿,權傾內外。

王敦起兵造反以後,有人建議皇帝馬上殺掉還留在健康的王導家族,王導領著一大家子人在宮殿門前等候發落。這時周顗進宮,王導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們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

結果周顗沒有搭理他就昂首走進宮去。周顗見到皇帝說盡好話,勸皇帝留下了王導一家的性命。

周顗喜歡喝酒,喝醉了才出來。王導在宮門口叫他,周顗不但沒搭理他,還一邊走還一邊說:"今年殺叛賊 ,換個金印帶在身上 "

王導卻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對其恨之入骨

《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字伯仁)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

王敦攻佔建康後,問王導如何安置周顗,王導三緘其口,於是王敦處死了周顗。

二、王導的悔恨

沒想到,王導後來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發現周顗當時極力為自己辯白的奏章。 王導想到彼此之間的所作所為,痛苦萬分說出了這句著名的話: "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而死。 "

《晉書·列傳三十九》: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顗死後,王敦派人抄沒周顗家,只收得空簍子幾隻,裡面裝著舊棉絮,酒五甕,米數石 。王敦死後,朝廷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結束語

在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中,周顗為他人做好事不留名,即使在生死關頭也沒有找王導求情。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風。

在唐朝也有類似的故事,唐朝宰相婁師德曾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同樣也不被狄仁傑所知。狄仁傑拜相以後,多次排擠他並將他放了外任。武則天后來告訴狄仁傑是婁師德舉薦他才當了宰相,狄仁傑自愧不如。

如果有幫助他人的機會,您能幫助一個關係一般的人嗎?甚至在受到對方的迫害時,也象婁師德和周顗那樣不會講出來嗎?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引語

估計我們都曾聽過標題上的那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聽起來是不是挺複雜的呢?可能我們都會產生好奇心,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呀?今天小塵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句話背後的典故(順便胡謅幾句,不要見怪😄)。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意思是我雖然怨恨伯仁,卻沒有想殺他的意思;但是因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殺死,伯仁的死與我有間接的關係。

歷史故事

這個典故發生在我國的古代著名的三國時期之後,也就在晉朝。當時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臣,姓王名敦,他活得不耐煩了,竟然決定要帶兵反叛,要知道,在古代做出來這種事情,那是絕對不能被皇上容忍的。如果不成功,那不僅自己會死得很慘,就連家裡人和所有親族都要跟著他一起倒黴。

於是他的兄弟,姓王名導,就想保住家裡人的性命,於是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誠心誠意地去向皇上認罪,想以此來感動皇上,讓他知道自己絕對沒有那個謀逆的心思。所以天天都還沒亮呢,他就率領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官府等著治罪。但是皇上還是沒什麼表示,王導這下確實慌的一批了。

有一天王導看到他兒時玩的很好的朋友周伯仁將要進宮的時候,王導叫住他說:“伯仁!我一百口的族人都要依賴你護全了!”伯仁頭也不回的一直走進去。見了皇帝以後,就說明王導的忠心赤誠,非常盡力的救助他,皇帝採納了他的意見。伯仁喜歡喝酒,一直到喝醉了才出去。王導還在門口,又叫喊他。周伯仁還是不和他說話,回頭看著跟隨的人說:“今年殺了那些賊子,得到象鬥一樣的金印,系在手肘的後面。”(敢情這大兄弟是喝酒喝上頭了😂)回去以後,周伯仁又上表說明王導沒有罪過,言辭非常懇切。但是王導不知道這件事情呀,於是仇恨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裡。

後來王敦造反還真的成功,攻入都城,有人建議殺掉伯仁等人。王敦就問王導說:“伯仁等人的名望為南北所仰望,應當登上太尉、司徒或司空的高位毫無疑問吧?”王導不回答。王敦又說:“最少也應當做到尚書令或左右僕射吧?”王導又不回答。王敦就說:“假如不如此,應當殺掉他們。”王導還是不回答。於是,伯仁等人被殺死在石頭城的南門外。

後來,王導整理驗察中書省的文書檔案時,竟看到了伯仁拯救自己的奏表。就手執著表流著眼淚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在昏昧之中,我辜負了這個好朋友。”

個人感悟

其實周伯仁的做法屬於“知我者,不因我言,而由我心”典型的“魏晉之風”,周伯仁和王導傾心交往,他認為王導瞭解他的心但是確沒有顧及當時的形勢。設想下當時王導的狀態:全家100多口人戰戰兢兢地跪在皇宮門口等候發落,生死全在皇帝一念之間,這時候好友周伯仁去面見皇帝,此時王導的內心等待的只有周伯仁那句:“我幫你向皇帝求情”,而不是周伯仁面無表情地經過。就算王導也是用心去交周伯仁,也會被周伯仁冷漠的舉動而心寒。而王導卻沒有用心去和周伯仁交往,只是通過外在言行來做出對好友的判斷。從而導致心生怨恨,周伯仁也因為此被殺害。

從整件事看,兩個人都有著自己的過失才會導致最終的結局。所以我們是不是也要思考下我們現代人的一些人際交往,朋友之間交往在用心的同時,也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內心,行動和想法要統一,幫人不能太過“伯仁”,看人不能太過“王導”。這樣才能減少誤會,避免發生“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悔恨之事。


鄲攬風塵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這和典故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東晉時期。這個典故挺有意思:一個愛“裝”的自視甚高的“風流名士”遇到了一個“心眼小”又虛偽的門閥,愛“裝”的風流名士幫了“小心眼”的虛偽門閥,而虛偽門閥卻殺了風流名士。

殺完了人,虛偽門閥擠出來幾滴鱷魚的眼淚: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個意思就是,我沒想殺過伯仁,可他也“太能裝”,即管如此,我也有責任啊!

呵呵!好奇怪的邏輯……

我們來看看這個事兒的來龍去脈:

先隆重推出本故事的“小心眼”虛偽主角,東晉最大的門閥王導。

王導,是東晉時期最大的門閥家族“琅琊王氏”的代表。琅琊王氏在西晉滅亡,司馬家南渡成立東晉政權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王導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司馬睿登基的時候,甚至要主動邀請王導和他坐在一起接受朝賀,一時間“王與馬,共天下”流傳甚廣。

王導和他的弟弟王敦,一個文,一個武。權侵朝野,壟斷朝政。

“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琅琊王家和陳郡謝家,幾乎就是東晉門閥的真實寫照。

司馬睿對這個局面非常恐懼,於是他在登基之後,就著手扶持自己的勢力,削弱王導的影響。他啟用並扶持劉隗等人想以此來衝擊和削弱王導兄弟的影響。

這個舉動惹怒了王導兄弟,王敦首先就不幹了,他以“清君側”,為王導討說法的名義舉兵。

但是,也可能是沒想明白,舉兵意味著造反,王導可還在京城呢!王敦一起兵,王導可就危險了,嚇的他趕忙到皇宮門前下跪請罪,並表明自己和自己的兄弟絕對沒有要造反的意思。

伯仁出場了。

這位伯仁兄進宮找皇帝彙報工作,正好趕上王導正跪在那兒請罪呢,王導看見伯仁兄,趕緊招呼:伯仁兄,看在我王氏一族的份上,替我在皇帝面前求求情,救救我們全家老小吧!

可是這個伯仁兄似乎耳朵聾了,什麼也沒聽見似的,頭也不回,徑直進了皇宮,估計王導是又生氣,又著急又害怕。

兩晉時期有好多奇怪的人和奇怪的事,周顗(找這個字累壞了),也就是這位伯仁兄就是一個奇怪的人。

這個周顗,字伯仁。是東晉人士,官至右僕射(尚書)。

儘管他進宮的時候沒有理會王導,但是見到司馬睿,伯仁兄還是“聲情並茂”的為王導解釋和求情,核心只有一個:王導的兄弟不會反,不要殺王導,殺了他,王敦就真的反了。

司馬睿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要殺掉王導的念頭。

伯仁兄認為大功告成,趕上飯點兒就和司馬睿喝起小酒,推杯換盞搞得挺熱乎,席間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這位伯仁兄在司馬睿的心目中,地位還是挺高的。

酒喝的很到位的伯仁兄出宮,看見王導還在那兒跪著呢!

王導看見伯仁兄終於出來了,看樣子喝的不少啊!我的事呢?這老兄是說了沒有啊?我這都快滿門抄斬了,您還喝的挺高興!他趕忙攔住伯仁兄請他務必幫忙,救救他的一家老小。

這位伯仁兄興許是高興興許也是喝多了,王導的事,辦成了,趁機和這個平日裡“權侵朝野”的門閥大佬開個玩笑:我告訴你,年內,我要殺盡亂臣賊子,鑄一個大大的金印,就綁在我的手脖子上 !

魏晉的所謂風流名士,不喝酒的時候還算基本正常,只要一喝酒,就狂放不羈。

東晉時期更是如此,當時的所謂“竹林七賢”各個是酒鬼。

酒鬼劉伶,天天喝,時時喝,牛車上除了酒就是下酒的肉乾,還有把鐵鍬——喝死了就地埋。

一日喝高了,估計也是五石散服嗨了,赤條條的在大街上亂晃,有朋友勸他:別不穿衣服啊!多丟人啊!

這夥計瞪著眼睛:誰說我沒穿衣服?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褲子!……噫?你這個傢伙,跑到我褲襠裡幹什麼來了?……

這就是“魏晉名士”。知道這個背景,就理解伯仁兄喝高了說的這些話了。

可惜的是,王導沒那個心思看喝高了的“風流名士”表演。

他認真了。

幾個意思?讓你去求情,感情你是和皇帝商量怎麼收拾我們啊!不幫就算了,不帶落井下石的!

其實,伯仁兄還是把王導的事放在心上的,他回到家,酒一醒,就立刻給皇帝司馬睿寫了一封信(那個時候還不叫奏摺),清晰理智的分析了王導兄弟不會造反的原因,並再次請求司馬睿不要對王導下手,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這一切,王導全沒看見。

他只知道,這個周顗是在是不給面子,不但不給面子,還落井下石。

所以,後來在王敦舉兵搞成了事情,又重新掌控了朝政的時候,王敦問王導:像周顗這樣有威望的人是不是應該位列“三司”?

王導沒吭聲。

王敦又問:做不了“三司”,還是做個“僕射”總行吧?

王導還是沒吭聲。

王敦急了:那就殺掉算了!

王導還是沒吭聲!

這位伯仁兄就被幹掉了。

後來,王導在皇宮看到了伯仁兄給皇帝的信,才恍然大悟並說出了: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自責的話。

為時已晚。

王導就是一個小心眼的偽君子。

周顗玩了一把高冷,辦事也很高冷,結果把自己“辦死了”。他沒玩對地方和對象。

求情遇上高冷,是高冷的不應該,但是面冷但是心是熱的。

王導疑心生暗鬼,是最偽善的報復。面是善的,心是冷的,甚至是相當陰暗的。

所以,與人交往,一定要看看對方的心地是否和你在一個層面上,你有多幹淨,就只能和像你一樣乾淨的人開玩笑,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步武堂


前言

前幾天看到了這個問題:“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來自哪個典故,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這是東晉時期的一個故事,說這句話的人叫做王導,這句話中的”伯仁“叫做周顗(yǐ)。唐朝大詩人元稹有一首絕句用的就是這兩個人的典故:

自笑心何劣,區區辨所冤。伯仁雖到死,終不向人言。

老街每次讀到這個故事都會有些感慨,在生活或者工作中人人都會遇到坎坷和瓶頸,這時候有貴人相助就會安穩渡過難關,但是遇到落井下石的人很可能就萬劫不復。

當我們有機會影響甚至掌握到別人命運的的時候,您會幫助別人呢?還是落井下石或者冷眼旁觀呢?

周顗和王導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從這兩個人不同的行為來看,做人不能太”王導“,當然也不能太”伯仁“。

一、做好事不留名的周顗

晉室南渡初期,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晉元帝司馬睿很像後來南宋的趙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當皇帝,但是機緣巧合,竟然做了東晉的第一代國主。 馬睿從東渡到登基,主要依賴了北方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

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輔佐司馬睿,但是權傾內外。引發了皇權與相權的猜忌,導致了王敦的造反、王敦起兵以後,有人建議皇帝殺掉還留在健康的王導家族,王導領著一家老小在宮殿門前等候發落。這時候周顗進宮見皇帝,王導跑到近前對他說:"伯仁(周顗的字),我們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全靠你了。"

《晉書·列傳三十九》記載: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字伯仁)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結果周顗沒有搭理他就昂首走進宮去。不過周顗面冷心熱,見到皇帝說盡好話,勸皇帝留下了王導一家的性命。

周顗喜歡喝酒,在宮中喝醉了才出來。王導在宮門口叫他,周顗不但沒搭理,還一邊走還一邊說:"今年殺叛賊 ,換個金印帶在身上 "王導卻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對其恨之入骨。

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既出,又上表明導,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晉書·列傳三十九》

二、王導不言,周顗被殺

誅殺王敦攻佔建康後,問王導如何安置周顗,王導三緘其口。

敦既得志,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 導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又不答。敦曰:“若不爾,正當誅爾。” 導又無言。

王敦看哥哥一句話不說,認為王導同意誅殺周顗,於是就隨了王導之願。而周顗呢?正如元稹詩中所說:

伯仁雖到死,終不向人言。

三、王導的悔恨

沒想到,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竟然翻出了周顗當時極力為自己辯白的奏章。 王導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痛苦萬分說出了這句著名的話: "我雖然沒有直接殺死伯仁,可伯仁卻是因我而死。 "

《晉書·列傳三十九》:導後料檢中書故事,見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告其諸子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周顗死後,王敦派人去抄沒周顗家,卻只收得空簍子幾隻,裡面裝著舊棉絮,酒五甕,米數石。王敦被平叛以後,朝廷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但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從此流傳了下來,令人讀到以後不勝唏噓感慨。

四、婁師德舉薦狄仁傑

在唐朝也有類似的故事。

武則天時代,宰相婁師德推薦狄仁傑擔任宰相,同樣也不被狄仁傑所知。狄仁傑拜相以後,多次排擠他並將他放了外任。婁師德卻從來沒有對狄仁傑說過什麼。

武則天后來告訴狄仁傑是婁師德舉薦他才當了宰相,狄仁傑自愧不如。

狄仁傑入相也,師德密薦之。及為同列,頗輕師德,頻擠之外使。師德知之而不憾。則天覺之,問仁杰曰:“師德賢乎?”對曰:“為將謹守,賢則臣不知。”又問:“師德知人乎?”對曰:“臣嘗同官,未聞其知人。”則天曰:“朕之用卿,師德實薦也,亦可謂知人矣。”仁杰大慚而退,嘆曰:“婁公盛德,我為其所容,莫窺其際也。”(唐·劉肅《大唐新語》)

婁師德有個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時婁師德說:"我是宰相,你擔任州牧,咱家太過榮寵,一定會招人嫉恨,怎麼辦呢 ?"

弟弟說:"即使有人吐我一臉口水,我也不說話,把口水擦去就是,哥哥您甭擔心。"婁師德卻說:"這正是我最擔心的呀。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心裡不滿,你應該笑著讓唾沫不擦自幹。"

做人如此,是善於保護自己的人,大家看出婁師德與周顗的區別了嗎?

結束語

在王導與周顗的故事中,周顗為他人做好事不留名,即使在生死關頭也沒有找王導求情。婁師德舉薦狄仁傑,在受到對方迫害時也不肯說出真相。從這兩件事中,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風。

從另一方面看,婁師德讓弟弟”唾面自乾“是避禍,周伯仁”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系肘“是給自己招禍,同樣是為他人做好事,結果卻天壤之別。婁師德活到了七十歲,因病而逝。周伯仁卻被誅殺。

在今天的這個社會中,做人當然不能太”王導“,但是也不能太”伯仁“,不為了自己還要考慮妻子兒女呢?您說是不是?


李永忠


這句話原為“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出自東晉王導之口。

東晉之時,“王與謝共天下”。


王家當世大族,王導時任司空,王敦為王導的親兄弟,時任江州牧、荊州刺史。

祖逖死後,王敦自恃文韜武略無人能敵,不服朝廷管束,對朝廷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牴觸。晉元帝很是惱火。

此時晉元帝寵信劉隗刁協二人,對此二人言聽計從。王敦看不起劉隗刁協,卻又不為元帝重用,大為光火,於是起兩萬精兵,自武漢直撲南京,晉朝中央大驚。

此時劉隗向晉元帝建議,殺光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員,晉元帝未答應。如此,王導聽聞後仍大為驚恐。

於是王導帶領有官職的宗族子弟二十幾人,親自到晉元帝前哭訴,說家門不幸,出了王敦這個叛臣逆子,但我們一心為公,絕對忠於陛下。不僅如此,此後每天,王導都帶著這二十幾人,到殿外門口站著,以示清白,沒有通敵。

某天清晨,尚書周顗( 字伯仁)覲見皇帝,王導像見了救命稻草,悄聲急喚“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


周顗視若不見,徑直去見皇帝,極言王導忠誠,元帝聽進去了。君臣歡飲,大醉方散。

周出得宮來,王導仍然在宮門口等著,又叫周,周沒搭理他。一邊走還一邊嘀咕:“今年殺叛軍賊子,換個個斗大金印帶在身上(系肘,應該是說放到衣袖裡,古人的長袖裡一般有個兜,用來裝東西)。”

周顗到家後,又連忙寫了一篇奏摺,詞語懇切,替王導他們求情。王導對這一切不知情,以為周顗見死不救,心銜之。

卻說王敦確實有兩下子,二萬精兵打得劉隗幾萬大軍潰不成軍。一路直逼,很快攻佔了南京外城。晉元帝一看不好,連忙打發劉隗刁協逃跑,一邊又忙著對王敦封官許願。王敦做了大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王敦總攬朝政,詢問王導:“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兩大才子,應該做三司(司空、司馬、司寇)這樣的大官,沒有什麼可以疑慮的。”王導不回答。又問:“如果不做三司,那應該可以做尚書令、尚書僕射吧?”王導還不說話。王敦便說:“如果不配為官,那就殺了他。”王導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勸說王敦勿殺正人君子。王敦看向王導,王導沉默。周顗卒被殺。



後來王導在整理中書省文件時,才發現周顗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才明白周顗外示無情,內實有心。於是痛哭道:“我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殺,幽冥中負此良友了。”

這個典故雖令人扼腕,卻充分體現出王導待人的功利性——當初他能向周伯仁求救,說明伯仁定有名望,不說他說了情,就是不說情,也是本分,安能就此袖手他的生死?

周伯仁也是個狠人,刀都架脖子上了,難道竟不能苟且求生,道出昔日援手之處?也許,他的節操受不了“留得青山在”的安慰吧。

參考資料:“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出自東晉王導之口.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8-01-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