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個值得幫助的人

1

今天收到一封郵件,寫著自己陷入困難,需要幫助,希望我幫忙轉一個帖子。

內容很長,我也認真地看了。

但沒有回覆,也不準備轉發。

是我太冷漠嗎?

也許是。

我並不懷疑事件的真實性,但我覺得處理郵件中的事情,還有更好的方式,事實上我也遇到過同樣的事。

當然,這也只是相對而論,我並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人。

我之所以沒幫忙,是因為,我的確對這個人毫無印象,我看了他的賬號註冊時間,感覺上應該沒有交集。應該如他所說,素不相識。

固然,人是真到緊急地步,才會開口求助,畢竟求助在很多人眼裡,也是放下自尊的事,但是讓我感嘆的,也恰在於此:

為什麼很多人在用到人的時候才想到求助?

平常做什麼去了?

2

我們在幫助他人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疑問是:

這個人是誰?

這個事情是怎樣的?

他值不值得幫忙?

值不值得的衡量標準,並非基於利益,基於幫助了對方以後有沒有回報,而是看這個人的“形象”,在網絡上,這種形象是由求助的相關描述勾勒而成,描述有沒有邏輯性,能不能把事講清楚,如果求助者有發別的內容,那麼,這些內容也會一起進入“形象勾勒”範圍內。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平常發微博是懟天懟地,到了需要求助的時候,才放低姿態,被幫助的可能性會小很多。

有時候,人們為了獲得幫助,會採用一些拉近乎的描述:

我關注你很久了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

……

但有些事情是好驗證的,比如微信公眾號後臺,點開名字,就可以看到關注時間,我是沒辦法相信一個顯示關注日期在2020年後的人,叫做“關注很久”,即使大家對時間的計算方式不同。

在微博評論裡,可以通過名字搜索出來互動歷史,而長期互動過的人,會有“鐵粉”標誌。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都不喜歡那種“用著著人朝前,用不著人靠後”的人,在網絡上,難道就能接受了?

我自己,是在網絡上獲得大量幫助的人。

記得2004年3月,我從蘇州分公司調到深圳總部,在茶水間遇到一位同事,之前曾經在論壇裡打過很多次交道,終於見到真人,我向她道謝,因為我當時在論壇裡遇到的不少技術問題,都是她和她們部門(技術支持部)解決的。

她說,我們幫你,是因為你幫了很多人。

有一部電影,叫《Pay it Forward》,那是一個小孩子,試圖通過一個幫助別人的活動,“把愛傳出去”。

特雷弗,七年級的小學生,為了完成社會學老師的作業,想出了一個點子,並且付諸實施。過程並不順利,所以連他自己也以為失敗了,但是事實上,他所引發的這個活動,已經傳播開來。他想幫助的人,最後也都幫到了。雖然他自己死了,但是,那麼多受感動的人們,聚集在他家門口,似乎也可以表明,這個活動,將會繼續下去,世界,還是會美好起來。

我在幫人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因為這個原因被幫,只是覺得,盡了自己的責任。

我是普通人,不是聖人,幫人的條件是,這個人值得幫,比如描述很清楚,比如不亂罵人。

我從來不用“我幫助了罵我的人,看,我多大度”來證明自己。

當我傻嗎?

不罵我,但我對來說真的全無印象,而且事態在我看來也並沒有非常嚴重(在當事人的眼裡,肯定是非常嚴重了),也並不見得會幫。

3

個人品牌,很多人認為必須是有個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必須是想要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才需要做的事。

但其實,個人品牌,是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注重的。它體現為人的形象、談吐、為人處世的方式。一個注重品牌的人,知行合一,值得信賴,不會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不會盡情去做抹黑自己的事情。

都說“自助者天助”,這個“自助”,指的就是經營好自己的形象,而“天助”中的“天”,並非指上天,指的是“願意幫助你的所有人”。一個人若不自助,只想求告天助,通常很難。

我在伊斯坦布爾的這段時間,不僅沒受到過不友好的對待,有好幾次,走在路上,因為要找路,臉上有迷惑的神情,還有幾個人主動問我,是否需要幫助。

如果我是一個滿臉警覺憤怒神情、衣衫藍縷的人,會有這樣的待遇嗎?

我不知道,但如果是我,我也不會願意主動去問這樣的人是否需要幫助,我會躲開走。

我在微博上拉黑了一個人。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因為我在前面的微博裡有寫到過,不願意看,非得要問。我沒耐心回答。為了不被打擾,就拉黑了比較清靜。

我的耐心,願意給值得的人。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4

很多人,在沒遇到麻煩的時候,眼裡只有自己,並不關心他人。

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才會想到他人。

但很多人特別怕的,也是這樣。

就像長期不聯繫的同學,突然之間熱情地寒暄,很多人心裡都會犯嘀咕。

通常來說,話不過幾句,對方的真實目的就顯示出來了:

“你聽說過安利嗎?”

“近來手頭有點緊,方便不方便借點錢給我?”

“我家小孩在參加一個活動,幫忙投個票吧!”

……

這樣的情況,幫,還是不幫?

這有什麼好糾結?

不幫。

人的時間精力都有限,時間管理或精力管理的要義,都是首先進行鑑別,值得做才做,否則,時間精力都會被佔用在不相干的人事物上面,忙來忙去,一事無成。

伊斯坦布爾的週末,熱鬧地帶往往一派狂歡,連續兩夜,外面都太吵沒怎麼睡覺,今天還有點感冒,起床後在旅館趴了一上午,寫完這篇文章準備繼續去探索土耳其浴,熱汽蒸一蒸應該有助於感冒痊癒。

謝謝大家有耐心看到最後,願我們每個人,不斷積累自己的“值得”含金量,傾心以待,守望相助。

街頭的風信子開了。送給大家。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