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隨著蔡康永的隊伍成為BBTeam詹,青雲拿下BBKing,《奇葩說》第六季結束了。

但我不想聊最終的勝利者詹青雲,我想聊一個這一季中存在感沒有那麼強的人——儲殷

為了不斷充實《奇葩說》的內容和觀賞性,第六季播出前節目組廣發英雄帖,招募了許多新的“奇葩”加入到這個場地中。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但是,這個場地其實經過了五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質,而新人們,為了不被淘汰,不得不盡快融入這個場地,也不得不接受它在不經意間形成的、也不知道是否真實存在的“潛規則”

這裡的“潛規則”不是指什麼暗箱操作,而是它通過這五年,形成的“習慣”。就像老奇葩肖驍會語重心長地勸告龐穎“不能那麼講道理”,就像蔡康永知道“只有故事才能打動觀眾”,就像秦教授也會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得有段子”……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但是有一個人,成了這個場地上的“意外”——儲殷。

儲殷教授本身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辯手,有專業的辯論素養,所以他似乎不那麼必須向這個場地妥協,而是保持著自己不那麼讓人喜愛的姿態

《奇葩說》聚集了很多優秀的人才,所以它常常會有一些理想化。尤其是在愛情這個命題下,他們始終堅定地支持者真愛和感動,從馬薇薇高聲喊出“都說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和你的肋骨講隱私”後,“愛”成了這裡最高尚、最美好的詞彙。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沒有愛情的婚姻,“不值一提”

而儲殷帶著他的感情觀:“她不能讀懂又怎麼了,你加班回到家的時候,他會為你留燈啊”來到的時候,幾乎是在向這一“潛規則”發起挑戰。

……

儲殷剛來到了第六季的舞臺的時候,言辭裡不乏“囂張”——“希望你們把黃執中留給我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但他在這個舞臺上卻並不那麼順利,海選階段,選手陳佳凝直接要求和儲殷1v1,“我覺得他需要修理”、“愚昧而固執”……

實際比賽(辯題:要不要說正確的廢話)中,陳佳凝地“咆哮辯論”氣氛裡完全看不到有效的論點,反而是儲殷的總結精煉到位,反駁有理有據:

“佳凝演了半天說了一件事——你說的話讓我討厭、沒有用,所以你閉嘴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但是一個社會,對講話的質量要求越高,有講話的權力的人就越少,我們什麼時候會說:不要說正確的廢話?你敢和老闆講嗎,你不敢。你什麼時候敢?——我拿的住你的時候,在我們倆之間我能夠定義什麼是廢話,我才會和你講”

臺下的老奇葩們也連連點頭,“這個論點好”

第一場比賽,儲殷教授贏得輕鬆。

但這沒有讓他後面的路輕鬆一些,組成站隊的階段,儲殷是唯一一個沒有被選擇的人,而是反選加入了羅振宇的戰隊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在“決議離婚的夫妻,要不要堅持到孩子高考後”一場比賽中,固然因為作為離婚律師,舉出的例子可能有些極端,但他的發言是有理有據,且擊中人心的。

錄製《奇葩大會》的時候,儲殷曾說:“我和老黃(黃執中)的辯論都是那種從上往下說的,不討喜”……

除了被硬拉上的執中學長有一絲尷尬以外,他對自己的這一認知,在我看來,其實挺對的。就像第六季中的儲殷教授,從他的表情裡總是能讀到一絲……傲慢?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整季比賽中儲殷出場的次數其實也不多,在“恐婚要不要吃藥”的討論中,儲殷教授在馬東老師發言過程中突然舉手,講了自己的一些觀點:“看到這麼多人都把結婚當作個人解放來講,我想說句實在話,在個人主義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很強大,不需要結婚。等過了50歲,你是另外一個想法,你生病了的時候,你是需要人幫的;45歲你失業了,你是需要有人養你的;65歲你進了養老院,沒有孩子來看你,你知道護工會怎麼虐待你嗎(這裡越說越嚴重了……)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後期也不得不配字“沒這麼恐怖吧”

還是李誕善意的打斷了他“你知道你老婆會怎麼虐待你嗎哈哈哈哈哈哈哈……

隨後儲殷教授還是繼續說,而導師們的表情也逐漸複雜。

最後馬東反駁:我站在儲殷教授的對立面,因為我很討厭一句話,“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當你用我來代表大多數人,來告訴你們真相的時候,極其危險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儲殷也繼續反駁“但是有統計、有概率(你年輕時是個普通人,年老了也很可能還是一個普通人)”

“所以呢?”

“So……”(攤手)

結束。

在我的想法來說,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現實的殘忍可能真的就如儲殷教授所說的……

儲殷:《奇葩說》第六季最大的“意外”

但我也理解馬東的叫停,如果我們在人們年輕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概率上,你們年過半百依舊會普普通通”,那麼那些“少數人”,又從哪裡來呢?對於一個節目來說,這未免太“喪”了

我想,正如很多人之前說得,要“知世故而遠世故”一樣,概率上很難成功又怎麼樣?每一天,我都比昨天更“博學”,步入老年的時候,我們回頭審視自己的一生,從未放棄過對成為“少數人”的努力

拋棄掉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的“刻板印象”,你又是怎麼看待儲殷教授的這些言論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