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疫情通”信息收集手段,虹口城管實施“路長制”管理模式

沿街商戶疫情防控怎麼做?如何消除街面疫情防控的盲區和隱患?記者今天從虹口區城管執法局瞭解到,該區城管涼城中隊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創新防控工作方法,從轄區主次幹道到背街小路,均設置路長,實施“一個路長承包負責一條道路”的形式,並創新運用“防疫通”信息收集手段,實現大數據、全覆蓋管理。目前,13位路長已開始全面上崗,履行職責。

创新“疫情通”信息收集手段,虹口城管实施“路长制”管理模式

據瞭解,虹口區涼城新村地區街面小商戶比較多,特別是廣靈二路、廣靈四路、涼城路、車站北路等路段。隨著返滬人員的陸續到來,一些沿街商戶的開門營業,疫情防控到了關鍵階段。虹口城管涼城中隊隊長高蓓華說,路長上崗後,已對自己負責的相關道路實行了全面排摸,重點排查各自崗段內已經開業的商戶,仔細詢問商戶身體健康狀況和離滬返滬路徑情況,做到商戶經營人員情況心中清楚。同時,依託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店一檔”數據庫,加強動態管控。

其中,涼城路貫穿整個涼城新村轄區,相對較長。為此,涼城城管中隊設置了2位路長,向涼城路段147家沿街店鋪挨家挨戶上門發放《沿街商戶衛生健康防護提示單》,並收取回執,告知防疫要求,通過每日填寫“街面道路排摸表”,瞭解商戶經營業態、開業停業現狀、經營人員健康信息、落實防疫措施等基本情況。

创新“疫情通”信息收集手段,虹口城管实施“路长制”管理模式

為進一步完善防控體系,虹口區城管執法局創新開發了“防疫通”二維碼,路長走訪店鋪時,同時要求經營者掃“二維碼”,填寫健康狀況、返滬行程等信息,從而將城管的相關防疫工作納入到“智慧城管”體系當中。

路長韓晨晨、季忠斌在涼城路的排查中發現,某餐飲店悄悄恢復了營業,於是進店詢問經營者個人信息,是否屬於外來人員,從何處來滬等相關情況,結合“外來人員登記表”的人員記錄,未發現該經營者的登記信息。於是,兩位路長在“智慧城管”APP中的“一店一檔”查看,對照了營業執照上的信息,發現登記的負責人也並非目前的實際經營者。路長聯繫了營業執照上的負責人,該負責人稱自己將該店租給現經營者,以為他只要從外地回來後自己隔離14天就可以開門營業了。瞭解情況後,兩位路長對其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告知其每位從外地返滬的人員都需要前往相關部門在“外來人員登記表”上如實登記人員情況,如聯繫方式,暫住地址等信息,向街道等部門提出申請,辦理相關手續,並按照城管、市場監督等部門的要求做好防疫工作,配齊防疫工具,落實防疫措施後方可恢復營業。

據悉,在路長制的具體運行過程中,還實施了與市場監督等多部門聯動的組織運行體系,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防疫防控工作實效。路長對巡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及時進行反饋,並移交各職能部門進行處置,使防疫防控管理無空白、責任無盲區、監管全覆蓋。

创新“疫情通”信息收集手段,虹口城管实施“路长制”管理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